雪月交光夜,瑶台云作冰

文 | 烟雨客



大雪、深寒……在古人的笔下,仿佛能够听得见风声,感受得到寒意。

一些人看来,李商隐的是有时晦涩难懂,不知所云。只要理解李商隐当时身处的环境,我们就能明白他如此表达,是有着无可奈何的深意的。尤其是他的无题诗,更是字字难以索解,不好琢磨。

烟雨夜读 | 雪月交光夜,瑶台云作冰


看看这首《无题》,写的就是跟大雪有关的事。

无题

唐 李商隐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云浆还没喝,已经结成了冰。雪月交光之夜,还要再上瑶台十二层,所谓何事?为何写这么不知所云的诗?

关于本诗的解释,有学者认为应该是写给宋华阳姐妹的情诗,因为她们是修道之人,因此认为紫府仙人便是这几个姐妹无疑……也有版本的解说认为本诗的精髓在于逻辑上的说不通,及其由此而来的朦胧之美。


烟雨夜读 | 雪月交光夜,瑶台云作冰


或许,李商隐借着冰清玉洁的世界,表达心中对美好的向往吧。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唐 李白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

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

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雪夜怀友。李白的朋友王十二写了一首题为《寒夜独酌有怀》的诗赠给李白,李白便写了这首答诗,酣畅淋漓地抒发情怀。


烟雨夜读 | 雪月交光夜,瑶台云作冰


大雪纷飞的时节,格外令人怀念。一切美好,一切往事,一切幽情,都值得倾诉,值得友人共语,可是这样的人在哪里?大雪有信,故人无踪。

北风行

唐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句燕山雪花大如席,可见雪花之大,天气之冷,天寒地冻,征人思妇,他们的心是不是更冷?北风雨雪恨难裁,漫天风雪,谁又能裁得了呢?


烟雨夜读 | 雪月交光夜,瑶台云作冰


王琦这样注解:“鲍照有《北风行》,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李白拟之而作。”大胆创造,别出新意,被誉为“擅奇古今”(胡应麟《诗薮》)。《北风行》就属于这后一类。它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赋予了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才高八斗的曹植,写过五首《朔风诗》。

朔风诗之二

魏晋 曹植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

别如俯仰。脱若三秋。

昔我初迁。朱华未晞。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是表达时光的变幻之快,还是内心无法排遣的苦闷?时光荏苒,从太和元年徙封浚仪至此复还雍丘,这一别正如一俯一仰,相隔看起来并不太久,可却像过去了漫长的三年。当时“初迁”,雍丘还是百花盛开的春日;重返故地,已是“素雪云飞”的寒冬……

心中的悲伤,也只有冷冽的雪花,能够懂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