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是用来反超的”又来了,如果不能休息,那还要什么寒假?

每次到了暑假或者是寒假,公众号,朋友圈,总会出现这样的文章《X假是不是用来休息的,而是用来反超的》,其内容基本如出一辙,用一些励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寒暑假应该拼命赶超,很多人赢在假期,很多人输在假期。然后就会举出一些学霸的例子,告诉我们,学霸们大年三十一吃完饺子就是看书刷题,大年初一鞭炮响起之时,他们还是在做题,除了输液,一年到头连病假都不请。

“寒假是用来反超的”又来了,如果不能休息,那还要什么寒假?


最后,文章会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领先不是因为他比别人多长了一个脑子,而是因为他与别人早已不在一条起跑线上了。在假期中放弃休息,拼命刷题,能实现弯道超车,这便是所谓的假期反超。这样的文章往往能够引起大量的转发和共鸣,老师们转发在班级群,家长们转发到朋友圈,更有很多家长拿着文章对这孩子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似乎是找到了让孩子假期拼命看书刷题的理论依据。

现在的孩子假期轻松吗?并不!学校老师在放假之前都会布置比较多的寒假作业的,语文,数学,外语,抄写,背诵,心得体会,还有日记,实践等等等等,这些作业只怕就够学生们喝一壶的,而且这必须要完成的,不然开学的时候没法交代。显然,这些作业并不是“学霸”们假期反超的法宝,因为这是大家都要完成的,要想实现假期“抢跑”,那就必须去刷一些其他的题,上一些额外的辅导班,完成比别人更多的作业。

“寒假是用来反超的”又来了,如果不能休息,那还要什么寒假?


要完成这么多的作业,看这么多的书,哪里还有时间休息呢?所以就出现了“大年三十把网线拔掉”,“一个寒假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学习”“走路都在小跑”的“学霸”们,这也正是很多家长,老师愿意看到的,认为这便是一个好学生的表现,是勤奋刻苦的表现,这样就能“赢在假期”。

那么问题来了,“寒假”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刷题,看书的吗?如果是这样,那还要什么寒假呢?如果学生比上学还累,不能得到休息,那干嘛要放假呢?我们当然不能否定那些寒假自愿看书,刷题的孩子们的努力,拼搏奋斗的人总是让大家尊重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放弃休息的时间去刷题呢?成长的过程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况且“学霸”也并不是只有拼命刷题这一款,有的学霸假期也不见刷题,同样能考得好成绩。

“寒假是用来反超的”又来了,如果不能休息,那还要什么寒假?


“天才在于勤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些道理都没有错,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孩子毕竟也不是学习的机器,也是需要休息的。机器不是也需要保养吗?我的孩子在一所重点中学念高中,平时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早上六点起床,到晚上十一点才能休息。得益于现在的减负政策,所以高一高二寒假是不补课的,我唯恐他在假期被别人拉下,想过让他寒假去上个补习班什么的,孩子说:“我之所以在这么中的学习压力下还没有崩溃,就是因为有假期这个”盼头“,一想到假期可以休息,就不觉得那么苦了,现在你把这点盼头都搞没了,那我还有什么乐趣呢?”他这么一说,我彻底放弃了让他寒假上补习班的念头,毕竟孩子的身心健康比成绩重要多了。

这相信也是很多孩子的心声,假期就是用来调整的,用来休息的,学习当然不能放下,假期作业必须完成,但是为了反超,剥夺他们休息的权利,很多时候可能适得其反。人生是一场长跑,身心的健康才是孩子今后最大的财富。现在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越来越多元化,考上“清北”的“学霸”固然是人才,健康阳光,有一技之长的人何尝不是人才呢?

“寒假是用来反超的”又来了,如果不能休息,那还要什么寒假?


寒假当然不能把学习抛在一边,但是也没有必要用“反超”的鸡汤把孩子困在书桌前,寒假不仅仅有学习刷题,更应该有休息和放松,应该有其乐融融的过年的氛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