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案例一:广州侦破首宗毒品案件下游犯罪洗钱案,填补了广州市禁毒部门涉毒洗钱调查的空白

为有效应对当前出现通过转账、投资、债务重组等方式“漂白”涉毒资产的难题,实现毒品、毒资双向全链条打击,广州警方结合禁毒执法的实际情况,通过毒品案件犯罪财富调查工作积累的实战经验,探索出一条打击毒品下游犯罪的工作模式。近日,广州警方经过一年缜密侦查,破获一宗毒品下游犯罪洗钱案,抓获涉嫌洗钱罪的犯罪嫌疑人2名,查获涉案资金800多万元。

2018年11月,在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的指挥协调下,广州警方联合广西、云南等地禁毒部门,侦破了一宗公安部毒品目标案,全链条摧毁了一条“境外—云南—广西—广东”的海洛因贩运通道,缴获海洛因81公斤,是近3年以来广州市单案缴获海洛因最多的案件。案件侦破后,为摧毁毒贩经济基础,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广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联合法制支队和增城区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统筹开展该案的犯罪财富调查工作。经分析研判,专案组发现,该案中主要犯罪嫌疑人刘某名下个人财产几乎为零,明显不符合常理。为此,专案组按照工作流程要求,展开深入调查,发现刘某的前妻杨某和其兄弟刘某军有掩饰、隐瞒毒资的重大嫌疑。专案组立即前往云南保山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取证工作,查知杨某是刘某离异妻子,但两人仍旧同居生活,并在2019年4月生下刘某的第二个儿子。后在保山警方和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警方查明,2018年9月2日,刘某完成毒品交易获取毒资人民币约200万元,返回云南后要求杨某将部分毒资分散存入杨某名下账户。2018年9月3日至4日,杨某携带资金分别前往6家银行,将人民币165万元存入其名下账户。综合已查明的刘某贩毒事实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在2018年期间,杨某在以个人名义开设的多个账户内,先后存入刘某提供的涉案资金达人民币800万元以上。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警方根据发现的重要证据,证实刘某军在明知刘某是贩毒人员且没有正当收入情况的前提下,勾结同案杨某通过编造虚假投资、资金来源等方式掩饰隐瞒刘某犯罪所得,其行为已涉嫌构成洗钱罪。2019年9月26日,警方将涉嫌洗钱罪的杨某、刘某军2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该案的成功查处,是将涉毒洗钱犯罪调查划归禁毒部门以来,广州侦破的首宗毒品案件下游犯罪洗钱案,填补了广州市禁毒部门涉毒洗钱调查的空白,该案也是自2016年广州警方实施犯罪财富调查工作措施以来取得的重大战果。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刘某的养蜂场

该案洗钱犯罪手法多样,一是购置固定资产。杨某在收取上述涉案资金后,在刘某的指使下,于2018年7月份先后购买别墅一套(成交价人民币450万元)和商铺一个(成交价人民币200万元),其间以使用他人账户对冲转账、刷卡套现等方式,实现掩饰隐瞒毒资来源以及属性。二是故意转移涉案资金。刘某于2018年9月11日被广州警方抓获后,杨某伙同刘某军共同将刘某存入杨某名下的200余万元毒资通过地下钱庄转移。后经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调查,相关涉案资金再经过地下钱庄多次转账后,最终转向刘某军亲属名下,以掩饰隐瞒资金来源与性质。三是故意变卖涉案资产。刘某被抓获后,杨某与刘某军通过房屋中介低价变卖别墅,套取毒资现金。后因该房产已被公安机关即时查封导致交易取消。四是虚构债权债务转移资产。2018年11月,刘某军与杨某签订虚假借贷合同和收条,后刘某军以杨某无法偿还虚构的人民币200万元债务为由,要求杨某将其名下商铺转让给刘某军抵债,以掩饰隐瞒商铺购买资金来源与性质。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刘某用毒资开的超市

警方表示,虽然该案洗钱花样百出,但终究难逃法网。广州市将按照犯罪财富调查的理念和工作要求,对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财物的毒品下游犯罪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全力实现毒品、毒资双向全链条打击。

【警方提示】不要轻易将身份证和资金账户提供给他人,也不要轻易为他人转移不明资金,以免为他人利用而涉嫌洗钱犯罪;更不要明知他人的财产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协助其转换或转移财物。


案例二:毒贩潜逃多年,与世隔绝,终究难逃法网

2019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云剑”追逃工作,在此次追逃中,禁毒支队共有多名对象。这些在逃人员中,大多都是潜伏了9年以上。面对此次追逃任务,禁毒支队成立专门小组梳理各在逃人员情况,分析历史旧案,研究制定了追逃工作思路。2019年12月底,追逃组顺利完成“云剑”追逃任务。

此次追逃行动中,最大收获莫过于破获一起多年未决的制毒案件。2011年,禁毒支队侦办一起特大制毒案件,由于当时毒贩反侦查意识强等原因,只抓获制贩毒团伙的香港老板和骨干成员多名,其中包括一名制毒师傅冯某,而在制毒工厂内的多名制毒师傅四散而逃。当年,办案大队通过追查分析,确认了一名制毒师傅容某,立即将容某列为全国网上在逃人员,并开展了多年的追逃工作,但仍未有收获。

面对一起悬而未决的制毒案件,潜逃多年制毒犯罪嫌疑人毫无踪迹,追逃组经过详细的分析,初步判断容某应该躲藏在广东肇庆老家一带。追逃初期,追逃组通过大量走访,对容某家人亲属等进行劝逃,但并未有收效,相关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之后,追逃组调整思路,翻阅大量的陈年档案资料,并对当年抓获并判刑的骨干成员之一陈某再次进行全面调查,终于解密当年参与制毒的人员身份。原来,10年前的一个春节后,陈某伙同冯某、容某、麦某、莫某等四个表兄弟共5人,一同前往广东惠州制毒,后在警方收网时逃跑。了解情况后,追逃组将视角转向当年未纳入视线的麦某。在对麦某进行追踪抓捕中,追逃组翻过山岭,越过江海,直至在珠江口一条渔船上抓获麦某。当年四表兄弟逃离后,麦某为躲避警方追捕,一直躲藏在船上,以船运打渔为生。麦某到案后,追逃组马不停蹄,迅速开展各项工作,追查到容某在当年逃离制毒工厂后,一直躲藏在肇庆老家的大山丛林中,以种植皇帝柑为生,依山涧搭棚为窝点,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追逃组赶往肇庆,翻过容家后山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终将容某抓获,当时的容某已经灰头土脸,头发蓬乱。随即,追逃组在另一名制毒嫌疑人的女儿家中,将躲藏在床底下的莫某抓获。至此,该起制毒案的制毒师傅全部到案。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案例三:小案件大作为,探索出具有广州特色的“集群打零”战法

2019年,广州警方加大对零包贩毒活动的打击力度,最大限度地萎缩毒品消费市场,切断毒品犯罪活动的终端供应链条。在打击零包贩毒活动工作中,总结探索出具有广州特色的“集群打零”战法,成为禁毒打击工作新亮点。近日,禁毒支队以番禺区为主战场,围绕黄某贩卖毒品案展开的“集群打零”工作取得重大战果,全案共破获“集群打零”案件33起,抓获贩毒嫌疑人37名,查处吸毒违法人员120名,处置容留他人吸毒人员3名。

2019年6月13日,番禺区公安分局民警根据线索,在番禺区石碁镇抓获一名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的男子刘某,并在其住处搜到疑似毒品大麻叶两小包0.31克、疑似冰毒20多包79.33克。经调查,嫌疑人刘某持有的毒品来自于一个外号叫“阿福”的人,真名黄某,在番禺区活动多年,有多次吸贩毒前科。7月中旬,警方通过围绕黄某侦查,发现多名涉毒人员和大量吸毒下家。警方对涉毒下家进行收网,抓获25人。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较为清晰的涉毒团伙架构。该团伙主要由黄某指挥,黄某利用身患严重疾病,肆无忌惮地进行零包毒品贩卖活动。“马仔”王某听从黄某安排,把毒品送给下家,同伙周某、王某负责联系其他下家并贩卖毒品。12月初,专案组侦查发现黄某准备和广西上家张某购买毒品,于是决定对该案件的嫌疑人进行收网,抓获黄某,缴获毒品约300克,张某也随即落网。

后通过延伸打击,警方先后抓获贩毒嫌疑人37名,查处吸毒违法人员120名,处置容留他人吸毒人员3名,破获“集群打零”案件33起。


案例四:“集群打零”行动取得重大战果,摧毁一条从广西经清远到广州的吸贩毒组织网络

广州禁毒部门以创新工作机制为依托,切断毒品供应市场和萎缩毒品消费市场为主线,深挖吸贩毒网络,取得重大战果。2019年12月,禁毒支队、荔湾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及花地、多宝等派出所三级联动,对“集群打零—谢某贩卖毒品案”的吸贩毒网络组织收网行动,先后抓获涉案嫌疑人127名,缴获毒品607克,缴获、冻结涉案资金人民币60余万元。该案打掉12个涉案团伙,摧毁从吸食到贩卖七个层级,实现链条打击,摧毁了一条从广西经广东清远到广州的吸贩毒组织网络。

2019年9月,花地派出所根据线索,抓获贩毒犯罪嫌疑人谢某。结合信息分析与审讯情况,警方发现了谢某上家陈某,通过一个月的侦查,掌握到其同伙邓某、张某,及其上家石某。警方分四个组,分别对陈某等4人展开侦查。随着调查的深入,禁毒支队敏锐发现,该案件线索涉及人员较多,涉毒网络庞大,地域跨度较大,随即实施市、区、派出所三级案件捆绑机制,以对该案毒品消费人群进行“滚雪球”循环打击。10月中旬,禁毒支队联合市公安局相关部门,以及各区公安分局、派出所,对该案全力开展上下延伸、左右拓展,从中梳理出包括83名涉毒人员在内的庞大吸贩毒网络,基本摸清了该零包贩毒团伙的组织结构、人员身份、活动地点、交易规律等情况。

10月22、23日,专案组在前期侦查掌握核心团伙成员活动窝点和埋“地雷”(放毒品)点,做好相关证据固定的基础上,对该贩毒网络进行合理切割、分片收网,组织联合行动对成员进行抓捕。

专案组连夜奔赴清远,对石某展开调查并对其涉案网络深入经营。石某是一名活跃在清远郊区一带的贩毒人员,下家众多,分布在广州、清远等地。经侦查研判,警方发现,石某的毒品来源于广西籍男子蓝某,蓝某基本每周从广西贵港途经平南、贺州、连山,将毒品送至清远某宾馆落脚,再贩卖给石某,数量每次50克至700克不等。石某在收到蓝某的毒品后,马上将毒品拆散卖给下家。11月17日,专案组决定在清远对前期侦查的石某下家展开收网。广州与清远警方在清远展开统一收网行动,当晚在清远郊区抓获石某妻子黄某,缴获黄某从清远转移回老家的冰毒500克、现金人民币13000元以及存有毒资40多万元的银行卡10张。与此同时,在清远陆续抓获贩卖毒品的嫌疑人何某等人,缴获冰毒23克,在广州抓获涉嫌帮忙转移毒赃的黄某的弟弟,缴获毒资3万余元及涉案银行卡3张。

12月3日至7日,广州警方分别在佛山、广州抓获吴某等涉案人员。

12月11日,专案组前往广西展开进一步侦查。在广西梧州、贵港、来宾三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辗转1000多公里,经过六天六夜艰苦奋战,将盘踞梧州、贵港、来宾等地的涉案人员悉数抓捕归案。


案例五:破获7宗系列重特大毒品案件,深挖五个环节七个层级的广西灵山籍涉毒组织网络

2019年,广州警方继续强化打击,牢牢掌控“全链条”歼灭地缘性毒品犯罪的主动权,以突出的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籍外流贩毒群体为重点,以省部目标案件为牵引,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打击高潮,破获7宗系列重特大毒品案件,摧毁分别以廖某、刘某等人为首的重大贩毒团伙7个,抓获灵山籍重大涉毒嫌疑人84名,缴获各类毒品13公斤。沉重打击了灵山籍外流毒品犯罪集团,有效缓解了广州市毒品中转集散问题,呈现出“流通海洛因价格上升50%,灵山外流贩毒群体在广州活跃度同比下降21.2%”的积极态势。

2019年5月,广州警方通过深度研判和深挖扩线,发现了一个以施某为首的灵山籍涉毒组织网络。鉴于案情重大,在省公安厅禁毒局的指导协调下,穗钦两地成立联合专案组,开展跨省(区)联侦联控工作。经过两个月侦查,专案组查明,该犯罪集团长期以东南亚某国为毒品来源地,频繁遥控“马仔”往返于粤桂两地贩运毒品,运作毒品海洛因交易,出货量相对较大,出货速度快,分段实施、钱货分离等特点明显。专案组通过进一步的追踪、摸查,掌握到该组织网络分多个层级,各层级间有自己的“供销”渠道和毒品仓库。专案组对各层级的成员身份、落脚点及仓库位置等情况,逐一摸排确定。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警方抓捕涉毒嫌疑人

7月15日至8月26日,在省公安厅禁毒局指挥协调下,广州禁毒部门联合广东佛山、东莞及广西钦州、崇左警方,侦破公安部目标毒品案件,在粤桂两地抓获以张某、施某等人为首的广西灵山、宁明籍涉毒嫌疑人17名,缴获毒品海洛因2.45公斤,实现了从“底层吸毒者—零包贩卖—‘分销商’—‘批发商’—边境货源”五个环节七个层级的全链条打击,摧毁了一条从“东南亚—崇左—钦州—东莞、广州”的走私贩毒通道。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警方缴获的毒品

广州警方将继续联手各地警方,深化“请进来、打出去”战略,通过全链条打击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外流贩毒人员的打击力度,加大资源整合,使跨市、跨省区的联合打击行动实现效益最大化,彻底扫除毒害。


案例六:专案经营实现战果最大化,侦破年度单案“缴获毒品、查扣涉毒资产”最多的毒品案件

2019年3月,增城区公安分局在禁毒支队的指导下,联合深圳警方抓获贩毒嫌疑人张某,当场从其驾驶的车辆内缴获毒品冰毒41公斤。随后,禁毒支队会同增城区公安分局联合广铁公安成立专案组,在省公安厅禁毒局的协调指导下,对张某案件展开多层延伸侦查工作,联合广东揭阳警方侦破一宗省毒品目标案件,先后抓获19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约78公斤,捣毁一个位于福建省的制毒工场。该案系2019年度广州警方侦破单案“缴获毒品、查扣涉毒资产”最多的毒品案件。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警方缴获的冰毒

由于在张某驾驶的车辆中缴获毒品数量巨大,专案组判断张某背后尚有作案团伙运作。由于前期还不掌握案件的关键线索,专案组决定在先前侦破一特大贩卖毒品案的基础上,继续发挥信息主导作用,围绕综合数据,对毒品运输、毒品交易、毒资交接等历史犯罪环节进行“逐帧”往前还原,逐步形成指向幕后主犯的完整证据链。经过持续半个多月的调查取证,专案组成功还原了张某大部分毒品上家以及下家人员身份,并从中发现一条关于源头制毒工场的信息。为贯彻省公安厅“请进来,打出去”的战略,实现全链条打击,在省公安厅禁毒局的指挥协调下,专案组与揭阳警方联合侦查制毒工场案件。4月13日,两地警方在福建省捣毁制毒工厂1处,抓获陈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冰毒约30公斤。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警方缴获的冰毒

捣毁制毒工场后,专案组准备对余下团伙成员进行统一收网。同一时间,天河区公安分局对2月侦破的一宗零包贩毒案件延伸扩线,发现一个以李某等人为主的本地贩毒团伙,且与张某贩毒团伙存在密切关联。4月至9月,在省公安厅禁毒局的统筹协调下,专案组先后在天河区、惠州市和湛江市等地抓获刘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至此,张某毒品犯罪团伙的19名成员悉数落网。为实现禁毒社会效益最大化,5月,天河区公安分局在禁毒支队的支持指导下,围绕李某等已到案人员信息开展专项行动,通过深挖扩线,实现对广州市活跃的毒品消费人群“滚雪球”式的循环打击。行动期间,合计抓获涉毒嫌疑人21人,实现“幕后毒枭—中间分销—底层吸毒人员”的全链条打击。

该案涉毒犯罪财富调查工作同步开展。为彻底切断毒品犯罪的根基,从根本上击垮外流贩毒的运作能力和再犯罪可能,禁毒支队联合增城区公安分局成立了专门的财富调查小组,安排专人加大对团伙成员存款、股票、证券及房产、车辆等涉毒资产的调查和取证力度,多次前往武汉、长沙、北京多地进行资产的查扣工作。经过仔细调查,财富调查小组对张某等人的涉案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全案扣押涉案财物折合人民币3000余万元,查封涉案房产3处,扣押涉案车辆5辆,彻底摧毁了该团伙的再犯能力。


案例七:联合多地警方,破获一宗网络售卖管制药品的部目标毒品案

2019年5月23日,在公安部禁毒局、省公安厅禁毒局指挥协调下,广州警方联合中山、哈尔滨和浙江警方,侦破一宗部目标毒品案件,摧毁一个从境外走私国家管制精神药品,通过网络销售的贩卖毒品团伙,抓获陈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疑似国家管制精神药品约4625粒。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警方缴获的精神药品

3月中旬,广州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利用QQ通过支付宝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贩卖“聪明药”,该药可能是含有哌甲酯的国家管制类精神药品“利他林”。广州警方抽调多个部门警力和番禺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组成专案组,对这一线索展开分析、研判和侦查工作。

专案组针对互联网涉毒犯罪特点,开展了大量调查工作。经过近两个月的侦查和研判,警方逐渐摸清了这个团伙的架构和犯罪行为方式:该团伙以李某两兄弟、屈某为主要骨干,由陈某等人从境外购买国家管制精神药品“利他林”,通过行李夹藏等方式走私入境后,交由李某、屈某等人,再以网上“贴吧”、微商等渠道向全国多地进行贩卖。

5月21日,专案组侦查获悉,李某再次接收了一批陈某从境外走私入境的国家管制精神药品,据此,警方确定采取多地联合收网行动。5月23日,在公安部禁毒局、省公安厅禁毒局指挥协调下,广东广州、中山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浙江省绍兴市三省四市警方组成三个抓捕小组,展开收网抓捕行动。15时许,中山抓捕组在中山市东凤镇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兄弟俩和屈某、廖某,并在李某经营的饮食店内搜获疑似管制药品3130粒,在其弟弟李某租住的出租屋内缴获疑似管制药品1495粒,以及其他疑似精神药品3765粒。与此同时,绍兴抓捕组在浙江省绍兴市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等。17时许,哈尔滨抓捕组在哈尔滨市抓获犯罪嫌疑人金某。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警方缴获的精神药品

根据公安部毒品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这种叫做“聪明药”的药品,其主要成份是哌甲酯。世界各国都将哌甲酯列为管制药品,我国早在1996年便将它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名单进行严格管理。

【延伸阅读】哌甲酯,属于国家列管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常见类型为“利他林”“阿莫达”和“专注达”,俗称“聪明药”,是处方药,不得擅自买卖。


案例八:破获贩卖大麻系列组织网络案,摧毁4个盘踞在广州的国内和国外毒贩相互勾结的毒品犯罪网络

针对广州市的毒品大麻犯罪活动,广州警方通过分析评估涉大麻犯罪毒品群体规模和结构,并根据工作机制,锁定大麻涉毒团伙和犯罪规律,针对不同的涉毒群体,有效实施精确打击战术,有力震慑涉大麻犯罪群体,遏制涉大麻毒品犯罪的发展势头。2019年,广州警方破获贩卖大麻系列组织网络案,摧毁了4个盘踞在广州的国内和国外毒贩相互勾结的毒品犯罪网络,全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8人(外国籍16人、中国籍72人),缴获毒品大麻共约22.9公斤。该系列组织网络案,对从吸毒人员、毒品贩卖中介、大麻“分销商”到大麻“批发商”实现了全链条打击。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警方查获的大麻

2019年初,广州警方获悉,有贩卖大麻组织网络利用互联网进行贩毒。市公安局高度重视,指示由禁毒支队统筹,并联合相关警种部门组成系列案联合专案组,开展专案打击。

2019年1月,禁毒支队联合荔湾区公安分局经过近两个月的研判和排查,一个利用网络平台招揽生意,并利用国外的一些互联网聊天软件交友平台贩卖毒品大麻的组织团伙网络浮出水面。3月至8月,在固定前期证据的情况下,专案组对该案进行收网,破获省目标贩卖大麻案,在广州、清远等地共抓获并依法刑事拘留贩卖大麻团伙成员10人,缴获毒品大麻约1600克,摧毁了以吴某、郭某、邹某等人为首的,通过网络贩卖、由物流寄递送货的跨省市贩卖毒品大麻团伙。

6月,禁毒支队联合天河区公安分局及时固定前期证据,逐步摸清盘踞在天河区的贩卖毒品大麻团伙网络。6月27日,专案组周密部署收网行动,连续奋战三天三夜,抓获包括主要人员廖某在内的吸贩毒嫌疑人共32人,缴获毒品大麻近4100克,案值达714000余元人民币。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警方查获藏在冰箱里的大麻

禁毒支队联合花都区公安分局经过近半年的侦查工作,排查出该团伙的成员信息和层级关系,并掌握其毒品交易规律。10月,专案组抓获嫌疑人13人,查获毒品大麻16.61公斤、海洛因1.85公斤及其它毒品一批。

7月,禁毒支队联合从化区公安分局抓获多名吸食大麻人员,继续深挖大麻毒品来源,对该案开展延伸打击。专案组通过对涉案人员进行深入分析,向上向下排查出多名涉毒人员。10月至12月,对该案涉毒人员开展“滚雪球”式的收网打击行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全案累计抓获33名涉毒人员,对从吸毒人员、毒品贩卖中介、大麻“分销商”到大麻“批发商”实现了全链条打击。


案例九:侦破一起特大“止咳水”贩毒案,乡村卫生站两年开出37200瓶“止咳水”

2019年4月,从化区公安分局接区药监部门提供线索显示,江埔街一乡村卫生站曾大量购入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俗称“止咳水”,属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与当地日常就诊用量明显不符,且在该卫生站现场发现大量疑似伪造的处方单,存在非法销售国家管制精神药品嫌疑。接报后,从化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案件进行调查。

经初查,该乡村卫生站仅有医生朱某一人,日常工作均由其负责。经对朱某进行询问,其坚称“止咳水”是按要求开给了病人,但面对办案民警提出的如此大的购入量与一个乡村卫生站的就诊用量明显不符的问题,朱某始终闪烁其词,无法自圆其说。由于购买和贩卖“止咳水”的行为均发生在2015年至2017年之间,时间间隔较长,且在该卫生站并未缴获“止咳水”实物。另外,该案为从化警方经办的第一宗涉“止咳水”毒品案件,在广州地区也较为罕见,案件侦办无经验可循,给专案组带来很大困难。

专案组迎难而上,拓宽侦查思路,多次赴广东湛江、深圳、佛山等地,一方面仔细调查“止咳水”来源,全面收集销售“止咳水”医药公司的相关资料和工作人员证人证言,另一方面深入分析调查“止咳水”去向,对嫌疑人的资金往来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调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侦查和信息研判,专案组锁定接收朱某“止咳水”的下家人员钟某和居间介绍并从中获利的医药公司业务员林某。6月25日,专案组民警经长期蹲点守候,在深圳市龙岗区抓获嫌疑人钟某。6月27日,在佛山警方的大力支持下,民警又在禅城区抓获嫌疑人林某。

经查明,朱某凭借自身经营乡村卫生站,具备购买二类精神药品资质的便利,通过医药公司业务员林某介绍,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多次向医药公司大量购入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共计37200余瓶。但该药品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开给就诊病人,而是朱某通过搜寻本村人员花名册,伪造处方单后,成批量直接转卖给深圳的钟某,再通过钟某流入非法渠道。林某、朱某和钟某均从中赚取差价,谋取非法利益,涉案金额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依法逮捕。

警方提醒,发现有非法出售“止咳水”的,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在娱乐休闲场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提供“止咳水”,都要提高警惕。

2019年广州市打击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含可待因“止咳水”

【延伸阅读】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包括了口服溶液剂、糖浆剂,因含有可待因、麻黄碱成分,长期滥用可形成心理依赖,戒断症状类似海洛因毒品,会对人体脏器或器官造成损害,使之功能减退;会对脑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出现神智失常、昏迷、心跳停止引致死亡等生理危害,还会导致心理行为异常及人格异化和社会功能退化,出现自闭、自杀等问题。

《关于将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的公告》规定,国家从2015年5月1日起将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进行管理。《刑法》规定“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提供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因此,非法贩卖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水”,即可构成贩卖毒品罪。


案例十:“以毒养黑、以黑护毒”,一特大涉黑涉毒团伙被摧

海珠区公安分局全力开展缉毒扫黑工作,近期侦破了全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首宗既涉黑又涉毒的重大案件,打掉了以杨某兄弟为首的涉黑涉毒团伙,抓获嫌疑人28名,缴获各类毒品约1.2公斤,共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金1325万元,扣押路虎、奔驰牌汽车各1辆,查获砍刀等作案工具一批。

2018年7月,海珠区公安分局通过排查和分析,初步掌握杨某两兄弟等人长期在海珠区康乐、鹭江一带贩卖毒品,且垄断了附近城中村地区的零包贩毒。由于杨某等人的贩毒活动涉及众多外来涉毒人员,团伙组织成分复杂,海珠区公安分局成立由禁毒、刑警、网警大队精干力量组成的专案组开展专案侦查。专案组以杨某团伙的组织架构、毒品犯罪活动规律、毒品来源及居住落脚点等为重点,迅速展开缜密侦查。历经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和深度经营,专案组发现了以杨某兄弟为首涉毒团伙的大量涉黑线索。鉴于案件既涉毒又涉黑,案情重大复杂,海珠区公安分局将情况报告市公安局。市公安局将杨某等人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上报省公安厅,确立为目标案件,全力组织攻坚破案。

专案组从外围吸毒人员入手,先后抓获20余名吸毒人员,深入了解该团伙的贩毒活动规律。该团伙组织严密,组织领导者、骨干成员、“马仔”等层级分明,并吸收了一些社会劣迹人员加入,盘踞康乐、鹭江一带,从事贩卖毒品、抢劫、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等不法行为。团伙内部保安人员以打击毒品犯罪为幌子,打压贩毒“同行”,杨某(弟)等人经常携带手铐、警棍、约束带等工具,对团伙外的涉毒人员进行抢劫、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并将抢劫所得毒品贩卖获利,逐步垄断了海珠区中部地区的毒品交易。

该团伙作案手段狡猾,为躲避侦查打击,在运毒、贩卖等方面严密分工合作,致使侦查工作面临重重困难,专案组多次通宵埋伏布控都无功而返。面对困境,专案组及时调整侦查策略,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全面收集该团伙的犯罪证据。

财富调查,厘清团伙组织架构。专案组对贩毒“上下家”、“马仔”成员等关键人员进行全面核查,加大对嫌疑人涉毒犯罪财富调查。经过半年多的艰苦侦查,专案组终于查清了该涉黑涉毒团伙的架构,该团伙以杨某(兄)为组织领导者,以杨某(弟)为团伙骨干成员,以丘某、王某等人为“马仔”。明确了该团伙“以毒养黑、以黑护毒”的特征和团伙成员的落脚点,为收网抓捕和审讯取证打下了坚实基础。

把握战机,团伙成员落入法网。2019年2月14日,专案组侦查发现,杨某(弟)伙同张某等人从上家罗某处购买的1公斤毒品已运抵广州。专案组展开追踪侦查,迅速确定其毒品藏匿于鹭江村某出租屋。专案组抓住这一战机,立即安排民警赶赴贵州、湖北、安徽等地,对涉案人员布控并待命实施统一抓捕。2月27日深夜,抓捕条件已成熟,在省公安厅禁毒局、市公安局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海珠区公安分局抽调警力组成20个抓捕小组,同时对各地的团伙成员实施同步抓捕,经过通宵达旦的连续作战,一举将杨某等2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

来源 | 广州市禁毒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