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熊孩子,在校乖寶寶,孩子有"雙重性格"的成因和解決方法

有位家長給我發私信說,因為工作繁忙不得不把孩子送去託兒所,而為了孩子的安全和教育等因素方面的擔憂,她所選擇的這家託兒所也是在向身邊人打聽,經過重重詢問後確定下來的。

託兒所環境很好,設備也很齊全,如果有需要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絡實時監控託兒所中的情況,最重要的是老師很溫柔慈善,會很有耐心的照看孩子。

因為熟知自家孩子的性格,很活潑好動,所以這位家長還很擔心孩子在託兒所會不會惹麻煩給老師添亂,在把孩子送去託兒所的第一天,她一下班就趕去託兒所,甚至早已做好了向老師賠罪的準備,卻不曾想老師看到她後,一直在誇讚自家孩子聽話懂事。

"寶寶在這裡很乖,中午吃飯會把飯都吃完,午休的時候也很安靜的入睡,一起互動的時候也聽從老師的安排,和同學們相處的也很好。"

這一連串的誇讚把身為孩子家長的她聽的一愣一愣的,不禁心生懷疑老師是不是認錯小孩了。

可再三確認下,老師誇讚的就是自家孩子,這令她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不禁心生喜悅的想果然把孩子送去託兒所真的是有幫助的,這不,孩子就變得聽話懂事了。

然而…還未開心多久,孩子就"原形畢露"了,一到家,又變成了"混世小魔王"的狀態。

這就令這位家長很疑惑,為什麼孩子在學校和家裡的表現就呈現出天壤之別的差異呢?

其實很多家長都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彷彿具有雙重人格,在校乖寶寶,在家熊孩子,這令很多家長都產生了疑惑,為什麼孩子會有如此大的表現差異?

這其實跟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係,今天我們就倆聊聊孩子為什麼會展現出雙重性格的成因以及解決方法。

在家熊孩子,在校乖寶寶,孩子有

一:孩子的雙重性格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環境

孩子的性格塑造主要還是受到後天成長環境的影響作用,性格是具有可塑性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於孩子而言,性格具有多變性和可塑性,且在不同的場合下表現也是和正常的一種情況。

其實孩子展現出雙重性格,也是體現出了性格的社會屬性,是孩子逐步適應環境變化和社會生活的表現。

這不難理解,我們可以從自己出發,當我們離開家庭,從親人或者所熟悉的人身邊離開,來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這個時候的我們是拘束的,在言行舉止等方面都會多加註意,害怕自己會出現差錯,同時,也會觀察周圍的環境,以此來斷定自己應該進行什麼樣子的應對方法。

孩子也是如此,而且孩子比我們成年人更加的敏感謹慎,離開了父母的陪伴和照顧,孩子可以說是沒有了一個可以依賴的對象,他們對於周身事物都保持警惕的態度,也不敢造次惹麻煩,所以很多家長就會看到為什麼孩子在家總是調皮搗蛋,但是在外人面前或者在新環境中,就表現得很安靜老實。

孩子所展露出的第二重性格,其實是為了適應新的環境,是一種成長的體現。

在各自的小社會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行為方式也肯定是存在著差異的,當然也會有不同的規則,這就需要孩子在不同的生活場景中不得不帶上"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適應環境的變化。

所以,在家和在學校,在不同的地點,孩子會根據群體特徵做出相應的調整。

但是,雙重性格的成因有很多,孩子展現出雙重性格的可能性也有很多,家長們不能一概而論,要對其中的原因進行分析,避免雙重性格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

在家熊孩子,在校乖寶寶,孩子有

二:孩子缺乏安全感可能會展現出雙重性格

為什麼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很肆意的展現自我,但是在外人面前就表現的很拘謹且小心翼翼呢?

這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的表現,家長要引起重視。

前段時間大火的家庭劇《小歡喜》大家應該多多少少有點耳聞,其所講述的是介個孩子在高考期間所發生的事情,而其中林磊兒這一角色,讓很多人表示心疼。

在劇情中,因母親過世而寄宿在北京的阿姨家中的林磊兒,因為安全感的額缺乏和出於對自身的保護,他總是把懂事識趣放在第一位,學習好,懂禮貌,為人和善,各方面的表現,儼然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般的存在。

而這其實只是他的一種"掩飾",因為在他眼裡,表弟是其父母疼愛的,這令他很羨慕,同時也對親情非常的渴望和嚮往,因此他常常會對著手機對已經過世的母親說話,來對自己達到慰藉,這些場景也讓觀眾們潸然淚下。

可就是這樣表現內斂安靜的林磊兒,在一次醉酒後卻展現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一面。

他在醉酒後模仿董文潔教訓方一凡的模樣,不僅讓劇情中的人們都忍俊不禁,也令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捧腹大笑。

林磊兒在外人面前表現出的是大人們喜歡的乖巧模樣,但其實內心壓抑著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真性情。

而孩子總是壓抑著自己的真性情是一件好事麼?這肯是給予否定的,這是一種對自我的束縛,會導致很多事情並不是自己所心甘情願的,長此以往出現的負面情緒可能機會積攢,對孩子自身身心造成傷害,而且終有一天會爆發。

有的時候,孩子的雙重性格,其實是對自己的保護,是一種對真實自我的壓抑,是安全感確實的表現。

在家熊孩子,在校乖寶寶,孩子有

三:家長的教育錯誤讓孩子出現雙重性格

有的時候,家長的溺愛也會導致孩子出現雙重性格,這是因為家長的縱容讓孩子失去了底線意識,在家裡有父母的溺愛導致其無法無天,變得驕縱無禮且目中無人。

這樣的孩子,在家裡就是一個"窩裡橫",但一出門,沒有了家長的縱容以及保護,就不得不收斂自身的行為。

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在學校裡有老師的管教就會表現的很乖,但是在家長面前就"顯露原形",依舊是那個調皮搗蛋的小魔王。

再有就是,如果一個家庭中的氛圍是緊張且父母之間經常出現矛盾爭吵的,這對孩子的性格塑造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孩子的性格會變得很膽小怯弱,因為害怕家長會遷怒於自身,所以不得不畏手畏腳的,學會了察言觀色。

所在在一個新的環境,面對陌生人,孩子也是不敢展現自我,很怕會在他人心中落下不好的印象,很怕會給他人惹麻煩。

所以當家長們發現孩子有出現雙重性格的情況,就要及時的和孩子進行溝通,找到解決方法。

在家熊孩子,在校乖寶寶,孩子有

四:如何緩解孩子雙重性格的情況?

1.孩子要學會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所以家長要接納孩子的不足之處,並且也讓孩子認識到這一點,並且發展自身的優勢之處。當孩子能夠正確的認識到自己,並且具備一技之長,孩子是更加自信勇敢的,在新的環境總也會更有發言的機會,對人際交往的進行有很大幫助。

2.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安全感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家長們就要注重維護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即使有矛盾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展露,要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關心和愛護,在有愛的環境中孩子會更加願意展示自我,並且也會更加有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外界的困難和挑戰。

3.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孩子在外表現的很拘謹,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其不具備獨立自理的能力,這也是警示家長們不要對孩子過分的溺愛,要讓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孩子進行獨立能力上的訓練和提升。

同時家長也不要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裡,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接觸外面的人和物,鍛鍊孩子的環境適應能力以及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提升,讓孩子的眼界更加寬廣,不要總是侷限在一個狹小的範圍之內。

"雙重性格"的根源在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和教育,家長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要從小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真誠的個性,鼓勵孩子展現在真實的自我。


在家熊孩子,在校乖寶寶,孩子有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