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點家長做到位,“熊孩子”也能變“乖寶寶”,家長別不在意

央視一紀錄片《零零後》曾用事實告訴我們,越是缺乏對孩子陪伴的家庭,孩子越是偏執、不服管教,很可能會使孩子成為一個“熊孩子”。在全民“抵制”熊孩子的時代,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能毫無作為,

窮養富養孩子都不如教養孩子。


這4點家長做到位,“熊孩子”也能變“乖寶寶”,家長別不在意


一 、“熊孩子”的家長都有哪些表現?

1.工作忙碌,家務繁忙,缺席孩子的成長

許多家長都會以這樣的理由來搪塞自己的孩子:爸爸/媽媽是為了讓你有更好的生活,才努力工作的,回來後工作很累了,你要體諒爸爸/媽媽哦。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也會稍縱即逝,金錢並不能彌補家長的缺席。


這4點家長做到位,“熊孩子”也能變“乖寶寶”,家長別不在意


2.過度溺愛孩子,事事遷就孩子

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當成皇帝一樣養著,事事都依著孩子,無論是對還是錯。缺乏對孩子的認知能力的培養,過度溺愛著孩子。

長期下去,孩子無論是在外面還是在家裡稍有不如意,都會亂髮脾氣,以自我為中心。


這4點家長做到位,“熊孩子”也能變“乖寶寶”,家長別不在意


3.家長自身道德素質低,給了孩子一個錯誤的榜樣

有些家長自身道德素質低,漠視法紀規則,缺失公德素養。而如同一張白紙的孩子們在這種的“耳濡目染”下,在心裡默認了這些行為是正確的,也學會了家長的不文明行為。




孩子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除了他自身的約束努力,還需要家長對他們的正確教育。那麼家長又要從哪些方面來教育孩子呢?

二、家長需要如何教育“熊孩子”

1.陪伴孩子成長,從小教育對與錯

孩子變為“熊孩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不在身邊,沒有人教育他們。在家長從小的陪伴與呵護下成長的孩子,內心善良柔軟,會懂得愛與感恩,因為他們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

而在陪伴過程中,父母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性格,告訴他們什麼行為是對、什麼是錯。這樣孩子從小就會對一件事情有著基本的評判標準,心裡也有著自己的一杆秤,會下意識地約束與管理自己。


這4點家長做到位,“熊孩子”也能變“乖寶寶”,家長別不在意


2.正確指出孩子錯誤,寬容耐心地去引導

孩子犯了錯就一味指責,只會使孩子內心恐懼,加重孩子心理負擔。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該先了解事情經過,適當地降低自己的身份,站在孩子的角度誘導啟發孩子,

反思錯誤行為,找出錯誤原因,最後共同地找到一個解決方法,循循善誘地讓孩子主動要求接受懲罰。這樣一來孩子對錯誤有了明確的認識,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也會逐漸提高,再犯類似錯誤的幾率會越來越低。


這4點家長做到位,“熊孩子”也能變“乖寶寶”,家長別不在意


3.不溺愛孩子,過度約束,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孩子是家裡的寶,的確需要精心呵護,但是家長們要時刻注意“呵護”不能過了頭。要儘早讓孩子知道原則和底線。

幫孩子要有限度,要給孩子自己發展的空間,逐步擺脫對家裡人的依賴。能做的都讓他自己做,不能做的也要讓孩子學著做。這樣一來,孩子會越來越有責任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4點家長做到位,“熊孩子”也能變“乖寶寶”,家長別不在意


4.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家庭教育家長便是核心,自己無意識錯誤的行為極有可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孩子們在父母的陪伴下,在耳濡目染中,也會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4點家長做到位,“熊孩子”也能變“乖寶寶”,家長別不在意


“熊孩子”不是天生就是“熊孩子”的,當家長的教育方法有問題時,要從自身找出原因,找對方法,從根本上下手。魯迅先生曾說過:“教育植根於愛。”教育孩子要從小開始,從愛出發。小筆記給大家推薦一套<strong>《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十大品格培養主題,教寶寶做人見人愛的自己。通過可愛經典的人物故事,和美輪美奐的精彩畫面,告訴孩子們成長之中最重要的十件事。

還有一套<strong>《陪你長大》系列繪本共30冊,內容分為人際交往(情商)、語言、健康、藝術、科學5個部分,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