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acd的角度理解震盪,這樣你就不會迷糊了

從macd的角度理解震盪,這樣你就不會迷糊了

當DIF與DEA走平時,從價格上看行情屬於橫向震盪。可以出現0軸或其上下。K線組合的重心,可水平,也可上行或下行。無論是什麼狀態,都表明現在是動能釋放與積累的過程,行情由不穩定轉為穩定,再趨向不穩定。

在震盪市中,K線每次攻擊震盪區間的上下沿後,無果而向重心迴歸。重心的是力量的彙集地,從重心處,向上下兩沿的攻擊是確定的,而從兩沿向重心迴歸,在震盪初期也是一定的,但總有一天會擊穿邊沿。

怎麼利用這段震盪市。對於長線投資者,這裡需要減倉觀望。比如一波跌勢下來,創出低點後反彈,之後再跌,破不破前低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後面是否還會反彈,如果又出現反彈,那麼震盪行情開始了。兩個低點出來,有了下邊沿,現在就等反彈高點出來,在二次反彈開始時,逐步減持空單。二高點出來後,上邊沿也有了,大體的震盪區間就出來了,可以是楔形,旗形,三角,矩形等等,都不礙事,只為說明,後面是震盪市,而且要持續一段時間了。

從macd的角度理解震盪,這樣你就不會迷糊了

震盪市中,不要主觀認為行情會向哪個方向走(估計很多人都自覺不自覺的主觀臆測),甚至在震盪初期,挨著上下沿向重心做迴歸都會更安全。在震盪後期(判斷後期時點,可依據均線系統,短中期均線距離逐漸縮小甚至粘合,也可根據量能,不斷縮小。或者根據上下沿形態,也是不斷收斂中),即將選擇方向,安全的做法是等突破確認,假突破已經是家常便飯了,等確認後再進場也不晚。

剛突破時,再看DIF與DEA,可能還是平的,因為震盪期或許很長,對於均值計算的DIF和DEA,需要K線大幅波動,或是突破後反覆確認,才會程發散形態。比如震盪後跌破下沿,並快速跌出一個很大的幅度,可DIF才剛開始下行,這段踏空了嗎,不完全是,能量才剛開始釋放,後市多數會反抽找確認,DIF保持向下敞口,反彈確認不是假突破,再跌,此時開空加倉,是比較安全的。有朋友會說,確認跌破,當然是跌,不看MACD不也行嗎?MACD的作用是告訴你還有多少能量沒放出來,再次下行的空間遠會超你的預期(當然,最好別有預期)。

從macd的角度理解震盪,這樣你就不會迷糊了

至於第一次跌破,可不可以做,答案是可以。假突破不是不能抓,是要明確,第一次突破是需要回撤確認的。也有一次突破就成功的,如果不做,會不會踏空。這裡要考量震盪的時間,對於前一段趨勢,如果盤整時間短,那麼一次突破的期望會大些,可以理解為趨勢中的短暫停歇,如果持續時間長,那麼需要確認的期望就更大,因為積累的力量很強,主力在啟動新行情前可以做誘多或誘空,洗掉浮籌。而且長期的震盪整理後的突破,也不一定是按原趨勢方向。坊間有很多經驗總結,比如就盤必跌,或者漲跌多大空間,就橫盤多長時間等等,這是經驗,但不代表未來一定會這樣。跌多了,出現震盪,可以漲,還可以繼續跌,什麼叫跌多了?為什麼一定要漲?什麼又叫漲多了?為什麼一定要跌?(有點跑題,只是有感於鐵礦石的走勢,在600,700,800摸頂的人很多,理由就是漲的太多了,可結果呢,現在900左右,還敢摸頂嗎?會不會到1000甚至更高?)。

對於DIF和DEA走平時的位置,是在0軸或其上下,這裡要說明的是,位置不太重要。只是表明當前整體是強勢還是弱勢,強勢一定看多嗎?弱勢一定看空嗎?當然在預測時,需要順勢思維,但最好不要把這個思維落實在操作上,學會等待機會,簡單說,儘量不要左側交易,雖然這樣顯的水平很高,但你需要對你的資金負責,何苦去堵槍眼呢。

DIF與DEA有走平開始發散時,才是新行情爆發的時候,這中間K線需要確認,再沿突破方向運行,才是合理的進場點,K線與MACD的相互確認,也是符合道氏理論的。在震盪期間,怎麼做都可以,從兩沿向重心做,從重心向兩沿做,高拋低吸,都可以,只是在沒有效突破前,別主觀認為自己在做趨勢單就行。下次再說DIF與DEA發散時,也就是加速度大於0時的做法,以及背離的應用。

從macd的角度理解震盪,這樣你就不會迷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