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主流时代,选择高成长科技股的一些核心观点

“股市”永远有说不完的“故事”,自从2018年国务院宣布《中国制造2025》将从六个方面全面深入推动实施以来,整个A股市场上的科技股开始书写科技股的“故事”,从2018年的5G概念股,华为概念股,芯片概念股到2019年年底的科技下游应用行业概念股,伴随《中国制造2025》的推广,科技股连续两年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那么我可以断言2020年科技股仍然继续书写自己的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A股创奇。

科技主流时代,选择高成长科技股的一些核心观点


从连续两年的科技股交易逻辑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科技股从平均上看上涨幅度是非常的大,但是如果具体到个股和板块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没有出现普涨格局,在面对这样的分化格局下,做好科技股的分析和研判工作就变的格外重要了。而今天本文的重点就是告诉大家如何在科技行业选择具有高成长的个股。

第一:核心技术

科技行业作为一个高门槛的行业,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公司可以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形成非常高的行业壁垒,让自己的竞争者永远找不到竞争方案。所以,对于科技行业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

这里我们可以参照一下美国科技股的情况。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随之美国科技股进入了全面的上升周期,一直上涨到2001年美国科技股泡沫开始。在科技股泡沫出现之后一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上市公司(微软,谷歌等)表现出了强有力的市场支持,并且一直存活到现在。但是其中打肿脸充胖子的科技股到泡沫结束全部破发,甚至被强制退市。

当然中国也是如此,中国2000年从“前PC时代”进入了“后PC时代”,伴随着科技革新的进步,整个中国市场无论是从管理层还是到企业家格外的重视科技行业,于是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及中华大地。当然虽然科技公司非常多,但是真正掌握核心科技的就没有多少,到现在为止老牌科技股真正留下来只有清华同方,方正科技,北方华创,同方集团,东软集团,中信通讯等一些真正拥有核心科技的上市企业。

所以这里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科技股作为一个高成长的行业,投资者要选择投资,一定要选择掌握核心科技的上市公司。

第二:科研人员占比与科研投入费用

在我看来科研人员占比和科研投入费用的高低是衡量一家上市科技企业是否具有高成长能力的重要指标,因为科技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永远没有行业成熟的时候,所以一家科技企业要想不断的突破,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员和科研费用的投资来不断革新技术,领跑行业。

至于怎么去看一家上市企业的科研人员占比和科研投入费用,这个非常简单,只需要打开你要查看的上市企业的官网就可以看到,目前该企业具有多少个科技人员,企业总员工有多少,然后计算出科研人员占比是多少。

科研投入费用直接使用股票看盘软件上的F9键,找到利润表一栏,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本季度投入的科研费用是多少。下面是中兴通讯F9键查到的科研费用投入情况。

科技主流时代,选择高成长科技股的一些核心观点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单独看科研费用的投入数值是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因为每一家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是不同的,所以这里需要看研发投入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

第三:规模化的生产模式

主要看主营业务生产模式是否为规模化生产,因为科技行业产业链衔接非常紧密,只有通过规模化生产才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收益,进而促使企业拿出来更多的钱投入到研发之中,这样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

反观如果一家企业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而是单一靠一个产品获利,那么后期增长风险会非常的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上游供应商提价,公司自己又没有技术做,只能硬着头皮去买,结果就是生产投入成本大幅度提高。

第二:下游需求减少,由于公司是只靠一个产品获利的,那么随着市场供给的不断增加,市场徐需求则会出现饱和状况,那么此时销售就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产品大幅度的积压。

所以规模化生产对于一家科技公司能否高成长是特别的重要,这里一定不要小看,一旦出现恶性循环,那么增长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第四:需求市场空间大

产品变成钱的核心是需求,一个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将会制约企业的销售情况。也许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说销售人员也很重要,确实是的销售人员的能力同样很重要,但是相比市场需求空间来看的话,销售人员的能力则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试想一下,你现在让全球销售能力最强的人去销售BB机,他的业绩会好吗?无论结果如何,这里始终要打上一个问好。

所以,在判断一家企业是否能成为高成长股的时候一定要看这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未来的市场需求空间。

第四:前十大流通股东

一只股票的大部分筹码主要是由前十大流通股东所持有,那么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这只股票的涨跌。所以,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变动情况和持股情况也是我们选择高成长股要去重视的一点。

其实在说到重视前十大流通股的时候也许很多人确实认为没什么意义,因为前十大流通股只有在季报和年报,半年报中中我们才能发现变化。其实这确实不假,但是我要说的是关注前十大流通股情况别不是去跟踪所有的前十大流通股东,而是重点去关注以下这些信息。

1. 前十大流通股东为基金,则说明这家企业成长性相对会比较高,因为基金,尤其是大型公募基金,如中金和汇金这些在投资科技股的时候必然会选择高成长的上市企业。

2. 持股最多的基金在下一个季报公布中的增持和减持情况,一只大型的基金公司投资上市公司必然进行过严密的计划和调查分析的,那么才会去大规模的买入,但是如果买入最的一家基金公司选择了在下一个季报公布的时候减持,这个时候则就要格外小心了。

3. 关注季报中的新进基金后续的表现,一家这家基金公司是否与上市公司有关联交易等等。

4. 前十大流通股中散户投资占比最多的不要去考虑,毕竟散户和专业的基金公司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既然从2018年到2019年,科技行业的炒作仍然是围绕产业链展开,那么在选择科技行业的成长股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去了解科技行业产业链。通过对于科技行业产业链的了解,然后按照各个产业链所包含的个股,按照上面提到的科技股高成长分析方法,把每一个产业链里面具有高成长的股票挑选出来,最为自己的备用股票池跟踪,等到技术面买点出现。

下面是整个A股市场科技产业链框架图。

科技主流时代,选择高成长科技股的一些核心观点


好了,以上这些就是选择高成长科技股的基本上逻辑和框架,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要想实实在在的按照逻辑去分析众多科技股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