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W:重大事件快评:管理层“辞旧迎新”,为小米2020开好头

国信证券1月6日发布对小米集团-W的研报,摘要如下:

事项:

2020年1月2日,雷军宣布:原联想集团副总裁加盟小米集团,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负责手机产品规划。2020年1月4日,常程微博宣布,已经规划完小米集团2020年产品。国信观点:1.科技型公司的管理层重要性远超其它行业,巴菲特的“只投傻瓜都能管理好的企业”的投资理念,只能用于非科技行企业。2.2020年小米集团新副总裁常程上任,将会增强小米的产品层面的优势。3.以及2019年末管理层大调整,将是2020年小米集团业绩增长的最大推动力。评论:科技型公司的管理层重要性远超其它行业首先,表明我们的观点——科技型公司的管理层重要性远超其它行业。虽然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只投傻瓜都能管理好的企业,这条理念只能用于非科技行企业。巴菲特的投资集中于消费、金融等非科技型企业,近期投资的苹果公司也是按照消费公司的选股逻辑看中的。要投资科技公司,管理层的重要性排第一位。其次,科技型公司更换管理层大概率是公司的转折点。因为科技公司是技术和产品创新驱动的,所以,以管理层为代表的关键人员的技术和产品潜力将成为公司发展的关键。英特尔是前车之鉴英特尔反面案例——在2005年之前的CEO都是技术型的,2005年任命销售型CEO欧德宁,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2006年英特尔将通信与手机应用处理器部门的XScale业务以约6亿美元出售给Marvell,当时XScale开发了一款基于ARM架构的手机芯片。2007年拒绝为苹果提供手机处理器,从此英特尔错失移动互联网发展红利。虽然在欧德宁上任的2005~2013年里英特尔的收入从388亿美元增长到527亿美元,但是市值只增长了17%。英特尔正面案例——2013年英特尔新任技术型CEO科再奇,科再奇任职的5年时间里,英特尔的股价上升157%。技术型的CEO科再奇带领英特尔向数据型、人工智能公司转型。2013年~2018年,英特尔向数据型、人工智能型公司的措施有:2014年收购智能手表商BasisScience。2015年收购头显设备厂商Recon、收购FPGA公司Altera欲将CPU和FPGA结合布局人工智能。2016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看好众多新任管理层,维持“买入”评级科技型公司的管理层重要性远超其它行业,巴菲特的“只投傻瓜都能管理好的企业”的投资理念,只能用于非科技行企业。2020年小米集团新副总裁常程上任,将会增强小米的产品层面的优势。以及2019年末管理层大调整,将是2020年小米集团业绩增长的最大推动力。预计公司明年业绩走出低谷,估值也会有提升。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9~2021年收入分别为2051亿元/2562亿元/3171亿元,增速分别为17.3%/24.9%/23.8%,2019~2021净利润分别102亿元/136亿元/181亿元,增速分别为19.3%/33.3%/33.4%。公司合理估值范围20~22倍市盈率,2020年净利润对应股价13.4~14.8元港币,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竞争格局发生变化,5G手机销量不及预期。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