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出廠時胎壓都比標準值要高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新車出廠時胎壓都比標準值要高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汽車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家在購買新車時,都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新車的輪胎壓力很高,在4s店交車時才會給調整到正常的胎壓,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汽車在新車出廠時,輪胎的氣壓都打的比較高,比如正常胎壓是2.3bar,但是新車會打到3.2bar左右。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汽車長期停放時輪胎髮生不可逆的失圓變形,導致車輪動平衡失效。

新車出廠時胎壓都比標準值要高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大家知道,汽車的重量是由輪胎承受的。那麼這四條輪胎接觸地面的部位面積能有多大呢?大約只有一張A4紙那麼大。所以,輪胎接觸地面的部分受力是很大的。而汽車從製造廠到4s店再到消費者手中,停放的時間是很長的,有些甚至會停放半年以上。如果輪胎長期不運轉,這個力始終作用在輪胎的一個部位,輪胎局部就會產生不可逆的塑性形變。汽車停放的時間越長,變形部位越不易恢復,使輪胎四周的重量分佈發生變化,滾動半徑不均勻,造成輪胎動不平衡,汽車高速行駛會發生車身抖振,輪胎異常磨損等故障,威脅我們的駕駛安全。

新車出廠時胎壓都比標準值要高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情況的發生,在新車出廠時把輪胎的氣壓調高一些,這樣汽車即使長期停放,輪胎的變形也不大,就可以有效避免上述的故障。等到汽車銷售到顧客的手中,再由4s店把胎壓調整到正常值。也有些4s店在售車時並不會告訴顧客這件事,而是等汽車行駛一段時間後,甚至一直等到汽車做首保時才把胎壓調整下來。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輪胎有充足的伸展時間,在運行中自動調整到最佳的形態。在這段時間內行駛會有些顛,不過不要緊,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