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平天國推翻了清朝,後面中國的結局會是什麼樣?

StrickEurkea


既然是開腦洞的問題,那就要基於原有條件進行符合邏輯的推演了。

太平天國推翻了清朝,中國疆域內會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清朝的八旗軍和綠營兵都無法對抗太平軍,因此,如果太平天國推翻了清朝,那說明清朝沒有下放財政軍等權力給到地方。

太平軍兵分兩路,一路北上,一路西征。最終大約能恢復明朝疆域的樣子。因為草原、西域和高原,是在大清的古典帝國智慧下融入大清的。

原來的大清疆域,將分裂為太平天國、北清(包含東北、內蒙古)、外蒙古、西域、青藏高原五個部分。

太平天國在統一中原的過程中,很可能:

  • 格局擴大。它能把滿清趕出中原,一定是內部有了認識上的飛躍。從原來的小富即安,變得包容四海。因此,它的格局一定會變大,不會再耽於享樂。

  • 效能變強。太平天國依靠的拜上帝教,雖然是不正宗的基督教,但是他在起事之後能迅速席捲江南,很重要的一點是他的組織方式簡單高效率,效能也很高。

  • 富有遠見。如果他能統一中原,那麼他一定是有遠見、有戰略。僅僅依靠生猛、勇氣只能贏得一時,無法長久。就像滿清入主中原時那樣,後來要實現穩定統治,滿清學會了很多,進行了很深的自我變革。太平天國也將像歷代開國那樣,逐漸變得睿智有遠見。

清廷呢,則帶著一些滿族殘餘逃跑到東北(包括內蒙古)。清廷經過此次巨大失敗,可能給他們帶去的變化包括:

  • 冗餘變少。絕大部分滿族人逃不出去,逃到東北的滿人將變得精幹。

  • 丟掉了意識形態壓力。清朝統治全國時,其意識形態(辮子相關、文字獄等)的弦繃得非常緊,清廷也在這上面花了很多精力,現在可以丟掉了,輕裝上陣。

  • 提升效率。再也養不起冗官冗員了,做事效率大大提高,包括決策也將如此。

外蒙古:將被沙俄吞併。原來的蒙古部落是被大清養起來的,那時候大清有錢。現在自身都難保了,蒙古就不願意跟著大清混了。

西域:也將被沙俄吞併。道理與蒙古類似。外蒙古和西域很可能被沙俄稱為“黃俄羅斯”。

青藏高原:將成為英國的殖民地。這一點也不多解釋了。

此時的中國大地,變成這幅模樣:

重點:北清政權和中國(太平天國)將分別如何發展演化?

北清政權:

清廷經過了失去大半個天下的教訓,雖然可能變得簡潔高效了。但我們不要忘了另一點,原來清朝有錢有實力能整合內蒙古。現在一下子失去了人口最多也最富庶的地方,失去了原有的優勢和力量,內蒙古的離心力就將大大加強。

北清政權很可能類似於北元政權,陷入內部分裂狀態。尤其此時已經有了國際大國力量的接入。

最可能介入的就是兩個國家,一個是沙俄,另一個是英國。

當時的國際背景是:英國與俄國在亞歐大路上抗衡。一個要從南方海洋深入亞歐大陸內地,另一個要從內地向海洋延伸。雙方最終在各個地方打動勢力均衡之後才會形成穩定局面。比如中亞地區,英國和俄國的力量,在阿富汗這裡形成了均衡,最後留了一個瓦罕走廊的分界線。確保雙方不再進行無謂的爭奪。

而在面對北清政權時,沙俄很可能在佔有外蒙的情況下,進一步挑動內蒙分裂力量,很可能很快就把內蒙也挖出去。

北清剩下的地盤就只有東北了。此時英國人將出場,遏制俄國進一步擴張的勢頭,保住北清剩餘的地盤。

即使在英國人的幫助下,北清因為人口太少(幾百萬級別)、地方太小、開發程度低(原來處於封禁狀態),而失去了重要性,將成為英國一塊貿易價值不大的半殖民地。

中國(太平天國):

前面我們分析過,太平天國既然能推翻清朝,建立全國政權,那麼太平天國內部一定經歷了世界觀和組織上的轉變,從狹隘變得開放。

而英法等列強尤其是英國見到太平天國成功了,則很可能真正從宗教、制度等方面向太平天國提供幫助,以便讓太平天國融入英國人主導的世界體系。

這裡交代一下,為什麼這種可能性很大。

因為自從1805年英國確立了絕對的海上優勢之後,英國就在全球推行英國主導下的國際秩序體系,英國此時還不是以暴力佔領的方式建立世界帝國。真正的帝國主義瓜分狂潮是19世紀最後幾年由德國等後起帝國掀起的,英國那時才加入直接佔領的隊伍。

因此,英國很大可能是:願意扶持太平天國,使中國融入英國主導的世界體系。這一方面可以讓太平天國親英,讓太平天國成為英國的市場;另一方面讓太平天國強大一些,可以共同抵抗俄國的擴張。

分析完外部條件,我們再來看太平天國的內部可能性。

太平天國在經歷過觀念和組織變革後,很大可能也將願意融入世界體系,擁抱工業革命。因為即使在太平天國早期,他們也積極使用西洋火器。現在既然建立了全國政權,那麼如何既能實現對內穩定有效的統治,又能在國際環境中立足,這將是太平天國勝利後重點要考慮的事情。

因此,太平天國有兩種可能:

  • 維持以拜上帝教為主導的政治結構(做了一些符合人性的調整),但擁抱工業革命。

  • 或者是:融入真正的基督教,同時擁抱工業革命。

無論哪一種情況,趕跑了滿清的太平天國都將比真實歷史中的清朝更早地開始工業革命。

那樣一來的話,中國(太平天國)很快將變成亞洲一等一的強國。假以時日(30年吧),中國也會成為世界列強。那時,收回外蒙和西域、收回西藏,徹底掃滅北清都是很可能的事情。

但是,那樣的中國(太平天國)還是我們心中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嗎?

這裡有一個嚴峻的問題:信奉基督教(或拜上帝教)的太平天國政權,還是我們心中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嗎?

中國作為唯一一個傳續至今文明沒斷的古國,其意義在於: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文化等一脈相承,一直不間斷地被中國人繼承了下來。

當初曾國藩在《討粵匪檄》中重點提到了太平天國對中國傳統的威脅是顛覆性的,曾國藩也以此號召天下士人起來反抗。

但如果太平天國統治了中國,並在全國實行了宗教(基督教或者拜上帝教)制度,徹底拋棄了儒家那一套,那彼時的中國還是中國嗎?中國延續幾千年的文明,到此時算是斷了,還是沒斷呢?這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完)

凌煙閣論史歡迎你點贊、評論、轉發、關注,有不同看法也歡迎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這個問題應該改為:倘若太平天國推翻了清帝國,後面中國怎麼發展?我們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儘管這個分析將會令人腦洞大開,但絕非毫無邏輯。

首先,太平天國運動發生於1851-1864年間。其範圍波及幾乎南中國全部省份,其兵威在鼎盛之際甚至直達直隸。在此期間,太平軍建立了政權,頒佈了意在建設無人不保暖、無處不均勻的《天朝田畝制度》,在後期還立洪仁玕為幹王,主持內政,通過了一些重視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決定。頗有一些新意。不過後來太平軍內訌,高層彼此攻擊,最終敗於曾國藩之手,十餘年的革命運動成了一場悲壯的歷史悲劇。

假如太平軍勝利了,推翻了清帝國,會怎樣?這首先意味著,清帝國用來真大太平軍的那些勢力都失敗了,這些勢力都是誰呢?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鴻章。是後來整個大清用於維護穩定的支柱性的軍事力量湘軍、淮軍等漢族武裝。假如太平軍勝了,這些勢力肯定是敗了,那麼,這些勢力會不會投降太平軍?不會的。因為太平軍的意識形態是拜上帝教,在曾國藩等人看來是赤裸裸的對中化道德文章的徹底顛覆。怎麼辦?很可能會抵抗到底。不僅是對一種新政治勢力的抵抗,更是對一種外來文化的頑固抵抗。那麼,中國會怎樣發展?熟悉歷史的讀者大概會浮現出明亡後大德高賢隱沒山林從事反清活動的印象。沒錯,假如太平軍勝了,清帝國亡了,在中華腹地,必有一大批士人學子、地主武裝,對太平天國政權展開曠日持久的抗爭。然則天平天國會不會像清帝國初期接受漢文化那樣放棄拜上帝教,重回中華正統文化上來?恐怕夠嗆。因為拜上帝教是他們用以組織行事的基本依靠。由此,天平天國將在最發達的地區陷入文化衝突之中。而結合當時的世界形勢,這種衝突不僅不可能快速得到解決,反而會令中國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從而提前進入20世紀初期軍閥割據的時代。

其二,假如太平軍勝利了,它內部的權力鬥爭會不會避免?根據歷史來看,它要勝利,就必需要團結,因此,肯定是先維持了團結,然後才能戰勝清帝國。但是清帝國滅亡之後呢?太平軍不是一直有著先進思想武裝的部隊,太平軍的領導層也並沒有統一的政治思想認識,甚至在如何建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種根本性問題上,也是大相徑庭。這意味著,太平天國的分裂是必然的。即便在戰爭年代出於戰爭的壓力維持了團結,其分裂也會在戰爭結束之後迅速到來。結果會怎樣?必然是要比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那個更大規模的內戰、純屬於太平天國內部的混亂的內戰。其波及範圍只會更廣,因而受牽連的人更會更多。

其三,太平軍會不會克獲清帝國全境,領有外蒙古、新疆、西藏和東北?可能性幾乎為零。太平軍兵源多來自南方,尤其是廣西、兩湖、安徽等華南地區。其兵種以步兵為主,同時有較大規模的水兵,可以說,極其適宜在南中國作戰,然而並不天然適宜在廣袤的沙漠和高原上馳騁。即便發動如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左宗棠平定新疆的遠征,太平軍也缺乏如同左宗棠那樣的後勤保障,因此,起碼新疆不會被太平軍領有。而蒙古,兼含內外蒙古和東北,因為在地形上與東北連為一體,同時,東北作為滿清的龍興之地,尚未湧入大量的漢人進行開發,從傳統中國士人的看法來說,這些地方,連同西藏,很難被太平軍的高層視為理所應當囊括於中的中國領土。因此,假如太平軍推翻了清帝國,很可能,上述這些地方都將不復為中國所有。中亞的浩瀚國必將崛起,吞併新疆,成為英帝國在亞洲腹地的忠誠楔子;西藏必然會在英帝國的扶持下變成一個獨立王國;內外蒙古呢,則將可能成為沙俄,包括後來的蘇聯的忠誠盟友。甚至滿清,也有可能從北京退居東北,臣服於沙俄。或者在後來日本的威脅下,與日本結盟,甚至臣服於日本。

當然也有一種大開腦洞的可能,那就是滿清退居東北後,放棄既有的僵化的政治治理模式,積極與國際社會接觸,君臣勵精圖治,率先實施維新改革,把東北三省建成了一個率先實現早期工業化的小強國,於是並朝鮮,佔蒙古,重新入關,再奪天下。這樣的話,很可能是滿清的維新改革與同期日本的明治維新同步進行,但滿清的改革因為已經戰敗的緣故,包袱相對更少,因而成就可能更大。而隨著滿清改革的成功,入關恢復清帝國就成為不二之選。這時候,日本改革的活力也已經激發,經海洋向東亞大陸進軍就成為必選之一。於是,在東亞地區,就會出現清日兩強對決,都想瓜分太平天國的局面。至於誰負誰勝,那就要看誰的改革更為徹底,誰的戰力更為強大,誰的國際支持更為顯赫了。不過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隨著滿清退入關外,很難說在那個時候已經頗有獨立思想的優秀的非滿裔智識和精英會自然而然地追隨。而缺了非滿裔精英的支撐,尤其是來自兩廣、江浙、兩湖地區的漢人智識和精英,僅靠已經過了二百年寄生生活的八旗子弟,這個退居東三省的滿清政權,是根本不大可能重新崛起的,就像退出大都的元帝國再也沒有恢復帝國氣象一樣。

但是,不管這些局面如何發展,中國腹地中的革命潮頭都是無可避免的,太平軍的勝利有可能會讓中國實施更為主動的開放政策,從而加速消除守舊文化在新一代年輕人身上覆興的可能性,更加輕易地接受外來事物,尤其是與宗教和宗教改革有關的歐洲新事物。而這些新事物又將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用以改造太平天國社會的有力武器,進而激起太平天國內部更為深刻的新舊矛盾。這些內部矛盾,連同外部國際競爭壓力,一道將中國這塊大地上的革命浪潮推向極致。經過若干年甚至是十幾年、幾十年的革命運動,整個東亞最終還是可能要回到革命統一一切的軌道上來。


稷離


太平天國如果真的推翻清朝,那後續中國歷史也許會被改寫,但是太平天國不能真正佔領完當時清帝國全境,他的國政主流思想在當時中國根本就站不住腳。天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眼光和能力本身就帶有侷限性,他的皇上帝信仰只能在沿海地區和長江以南起作用,而在守舊的北方不行,北方內陸的封建地主沒有被西方思想所侵蝕,一直保有中國古老傳統思想,洪秀全北征軍一支,如果真的打敗清軍,圍攻北京,咸豐帝也許會像躲避英法聯軍一樣躲到北方,哪裡會有更強悍的蒙古鐵騎等候著他,清軍仗著地大物博,會拖垮太平軍,洪秀全不是朱元璋,他沒有長遠的打算,只圖眼前的富貴,驕奢淫逸的生活腐蝕了他的鬥志,導致北征軍孤軍深入,陷入四面埋伏,在北京附近全軍戰死。可以說當時太平軍是戰鬥力最頑強的,他們既然能打到北京附近將領肯定有勇猛過人之處,北方八旗軍在當時已沒有披堅執銳的軍威。同樣石達開在太平軍中也算奇才,西循進入四川境內,與清軍對決,太平天國剛興起,佔領南京後,向四面擴張,看似順利,有取大清天下,可是內部集團卻出現裂痕,漸漸撕碎這個新興政權。清軍將這一支支孤軍深入的太平軍給個個殲滅,後來都集結在長江流域,緊緊卡住他的咽喉,使其沒有喘息之機,在曾國藩的圍攻下,太平軍就這樣轉攻為守,領土越來越小,天京陷落,洪秀全病亡,不久他的王朝和他一樣,走完短短的十來年。



這場短短的十來年的戰爭使有史以來中國傷亡最嚴重,相當於二戰傷亡人數,悲劇的王朝,最終走向悲劇的結局,曾經開創輝煌的開國元勳都紛紛戰死,俘虜的都沒有好結果,就連小皇帝洪天貴福也慘遭清軍毒手。洪秀全生前享樂的,死後卻被挖出來當炮灰,這樣的結局從來沒有想到。李自成都比他強,最起碼到最後和清軍戰鬥到底,而洪秀全呢?在歷代農民起義的英雄輩上算他條件好,可是卻沒有遠見。洪秀全本身小農思想嚴重,小富即安,他想用宗教的外衣包裹自己,可還是暴露了他的致命弱點。


在當時若想成功戰勝清朝,只有聯合外夷,列強英國在那時也很關注太平天國,畢竟他們所做的正是歐洲所希望的,建立東方上帝國,英國曾經主動提出聯合對付大清措施,可被洪秀全拒絕了,其中平分中國,有明顯的侵略野心,等於引狼入室,太平天國在當時還是明智的,但可怕的結果確是英國聯合大清對付他。大清為此也付出慘重代價,和俄國媾和,他喪失了東北大片領土,中國由此進入割讓領土的喪國辱權時期,太平天國加速了清朝滅亡,也使清朝無能為力對付外夷。即便太平天國推翻清朝,結局可能會更慘,中國四分五裂局面會出現,新疆地區軍閥乘勝孤立,西藏佛教深厚根本就不容洋教,外蒙再遭俄國策劃,也許悲劇更早一點來臨,太平天國最多隻會維持半壁江山,相當於明朝後期。他的本質和後來民國是有區別的,封建王朝取代不了資本主義的先進性,最終還是被取代。


龍文說史


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前,我要先闡明一個道理,那就是太平天國絕對不會成功。

你要相信歷史淘汰率,太平天國最終在茫茫歷史長河中灰飛煙滅,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所謂天下,有德者居之,不是一句妄談。太平天國的覆滅如是,清王朝後來的覆滅亦如是。

靠著基本驢唇不對馬嘴的教義,還有一個可以判定為邪教的“拜上帝教”,蠱惑無辜,揭竿而起。更為致命的是,農民階級的先天侷限性。太平天國起義帶有舊式農民戰爭的烙印。農民階級的分散性、守舊性,以及眼光短淺等毛病,在太平軍中都有突出表現。許多太平軍將士參加革命都是出於生活所迫,希望改變貧窮落後的經濟地位。用太平天國名將李秀成的話說,當時太平軍將領號召“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可以“同家食飯”。這和舊式農民起義者的動機是一致的。許多太平軍將士在參加革命隊伍時,就是抱著當將軍、當丞相、當夫人的目的來的。

至於洪秀全這枚起義者,究竟是英雄還是變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們懂得,所以太平天國是絕對不會成功的,被歷史淘汰是定數。

其次,雖然歷史不容假設,但是如果其成功了,中國會怎樣?試著討論一下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不能避免封建社會傳統起義模式的窠臼,歷史上再高明的農民領袖也只能按照封建國家的軌道行事。洪秀全本來是要建立一個新朝代新國家,但在永安封王時連一個合適的名稱也找不到,只好“姑從凡間歪例”,把左輔、右弼、前導、後護各軍師都封王,稱為王爺,並相應地制訂《太平禮制》來規定各級官員的尊卑和特權。洪秀全還在《天父詩》中公開宣揚封建道德中的三綱五常,說什麼“只有媳錯無爺錯、只有臣錯無主錯”。可以預見,由於歷史和階級的侷限,太平天國的政權形式一經沿著封建政權的軌道走下去。

政教合一的封建政權模式在中國水土不服,如果太平天國統一中國,神權左右皇權導致核心矛盾會進一步顯現出來。歷代農民起義常有披著宗教外衣,即以神的意志和形式來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如張角以太平道為號召,朱元璋信奉白蓮教等等。但當這些宗教組織演化成農民起義,特別是建立了農民政權,或農民起義領袖稱王稱帝之後,一般都放棄宗教組織,專心進行奪取政權或發展革命勢力的鬥爭,如朱元璋稱帝之後,立即取締白蓮教,禁止其活動。而洪秀全則在建都南京之後,仍然依賴拜上帝教,教權就成了爭權奪利的工具。而且還有否定孔子、否定儒學、顛覆中國文化傳統的一系列作為,註定這個政權會在沿著歷史軌道前行的路上陷入越來越大的迷惘。

內部政權奪利,天京事變後,由於原先的天兄代言人蕭朝貴在長沙犧牲,天父代言人楊秀清又在事變中被韋昌輝所殺。所謂天父、天兄人格化本來就是個騙局,楊秀清被殺更是騙局的暴露,太平天國出現了空前的信仰危機。如果太平天國統一了天下,嚴重的信仰危機仍然不可避免,可能會導致分散主義滋生,使太平天國一步一步走向低谷,難有回天之力,最可怕的是,中國仍然會陷入四分五裂,各種勢力割據為王的混亂狀態。

雖然它主張對外開放、發展本國商業和對外貿易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舊式農民戰爭的侷限,但是其前提是基於西方一廂情願的以為洪秀全的太平天國信仰與西方一致,而一旦發現洪秀全所謂的拜上帝教同天主教根本不是一回事兒的時候,西方對其好感蕩然無存。且西方迫切需要打開中國市場,瓜分中國的核心利益不會因為中國誰上臺而發生變化,將來面對衝突的時候,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是否還能對西方抱有開放心態,就另當別論了。

總之,如果太平天國如果真的取代了清朝,這種核心本質上仍舊按照舊有模式組建的政權,可能在應對西方列強的入侵時的能力還不如清政府,其信仰危機帶來的隱患甚至可能過早的將中國推向更大的分裂和混亂,一盤散沙沒有強權政府約束的中國,在面對西方入侵時更沒有還手之力,中國可能真的成為完全的殖民地,而連半殖民半封建都不可得。


如果您對歷史感興趣,歡迎關注【聆雨軒史海探秘】,為您呈現不一樣的歷史真相。


聆雨軒史海探秘


太平天國推翻清朝,只是一種假說,不是事實。假如太平天國播翻了清朝,按洪秀全、楊秀清那種統治水平,比清朝統治者強不得哪去。

其一、太平天國沒有更好的統治綱領,註定了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封建王朝更替,和中國五千年來的封建王朝更替沒有什麼區別,只是一個統治階級代替另一個統治階級,人民仍然水深火熱,不能推動社會進步;

其二、太平天國信奉拜上帝教,這是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一個變種,如果太平天國打下了江山,很有可能舉國信奉拜上帝教。中國成為一個宗教大國;

其三、洪秀全是一個荒淫無道的君王,楊秀清是個沒有水平有野心的殘暴王爺,很可能發生內亂,太平天國照樣是個短命王朝;

其四、太平天國農民軍的戰鬥力並不強,雖然比八旗子弟強點,但連淮軍、湘軍都不是對手,估計打不過新疆、西藏、寧夏、蒙古還有八國聯軍這些武裝,估計很可能使中國陷入軍閥內戰,比民國時期還要亂。辛亥革命可能就提前了。

其五、太平天國如果戰勝清朝,實際上是中國的災難,是禍不是福。因為太平天國的戰鬥力差,洪秀全的目光短淺,所以中國的國土面積應該比清朝小得多。但那時侯其他國家正是工業革命階段,非常強大,中國和歐州一樣被分裂成七八塊也不是不可能。那正好中了亡我之心不死的西方資本主義的意,中國可能還不如現在的印度。


歷史春秋網


一個大概的推測是:

可能會進入另一個“傳統社會模式”的循環,但遲早如同清政府對外無力一樣,被打得“滿地找牙”,割地賠款。

可以確認的是,太平天國起事雖然一定程度上藉助了被“中國化、儒家化”西方宗教的外衣,但整體上依舊延續著傳統農民起義的老模式(壓迫•反抗),沒有給中國社會機體提供一股“新鮮血液”。

太平天國高層依賴於“樸素平均主義、建立美好天國”的幼稚期待,發動底層民眾,而無確切的政治綱領。永安建制後,大部分締造者生出驕奢淫逸之氣,沒有在體制設計上有所事功,而耽於“靡靡之音”。


而且,開國軍功集團之間由於沒有合理的機制,內鬥頻仍,互相傾軋,動輒負氣出走,發生流血-清洗事件。這些弊端無疑大大損耗了內在的凝聚力和軍事戰略運思。

稍舉一例。1856年,東王楊秀清假裝“天父下凡”迫天王將自己由“九千歲”封為“萬歲”。北王韋昌輝心中不悅,請求天王洪秀全誅殺東王,天王礙於各種情況和制衡考慮,並未首肯。後來,陳承瑢向天王告密,謂東王有弒君篡位之企圖,天王密詔北王、翼王及燕王秦日綱剷除東王。



以北王為首的一眾血洗了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家人被殺,東王幕府部屬、他們的家人及其他軍民共2萬多人亦被殺,史稱“天京事變”。翼王石達開抵天京後,責備韋昌輝濫殺,二人不歡而散。石達開當夜逃出金陵城外。其後在天王洪秀全的密令下,韋昌輝盡殺翼王府中家屬。

天王洪秀全本身的判斷力失去了敏銳性。石達開悲憤難當,又在安徽舉兵靖難,上書天王,請必殺北王以平民憤。天王見全體軍民都支持石達開,遂下詔誅韋。11月,石達開奉詔回京,被軍民尊為“義王”,合朝同舉“提理政務”,洪秀全礙於眾議,被迫詔準。他不計私怨,追究屠殺責任時只懲首惡,不咎部屬,北王親族也得到保護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來。

軍事實際情況是,儘管武昌在石達開回京後不久即因糧盡援絕而陷落,但在石達開的部署下,太平軍穩守要隘,伺機反攻,陳玉成、李秀成、楊輔清、石鎮吉等後起之秀開始走上一線,獨當一面,內訌造成的被動局面才逐漸得到扭轉。洪為了牽制石達開,多封親族子弟為王,制衡石達開。


試問,如此看來,一群眼界低沉的“烏合之眾”,毫無章法,粗暴排外,也是恪守天朝意識,閉關鎖國。與清廷“禁教與防夷”如出一轍。除了反叛政府,逞一時之快,又如何能建立一個新氣象的政權呢?

這不是近代歷史的出路,陳舊理念建構起來的政府,無法適應明末以來“全球化”這一歷史大潮流。某種程度上講,陳腐也是太平天國無法成功的內在原因。

歷史無法假設,結局已經鑄成。但就是假設了,也依舊殘酷。妄圖阻撓洪流者,或為先驅,或為衛道,或乃國賊。

歷史細節肅穆而激盪。


秦右史


洪秀全表示:呃...這個問題真沒想過。

從1853年殺入南京,洪秀全的後半生就只專注於兩件事,一是享受,二是玩命享受。推翻清朝什麼的,沒想過,不存在的!

關於太平天國能不能推翻清朝的問題,靜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進行過詳細分析:

  • 首先,太平天國是農民起義,沒有長遠而堅定的目標,註定了在取得一點成績時容易驕傲自滿,失去一擁而上的進取精神導致最後的失敗;

  • 其次,太平天國自南向北進攻清朝,我國曆史上除了朱元璋,從沒有自南向北取得王朝統一的案例;

  • 再次,西方列強的到來增加了清末變數,列強站隊清朝直接導致太平天國被聯合絞殺。

  • 最後,太平天國反孔反封,這意味著太平天國不可能團結廣大士紳和地主階層,單打獨鬥的結局就是沒有結局。

所以,太平天國推翻清朝,不是很難成功,而是壓根就不可能成功。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萬一清朝的君臣見到耶穌以後全部當場去世,皈依耶穌而去,太平天國是一定能夠推翻清朝的!

那麼,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國的發展將何去何從呢?靜夜史認為無外乎以下幾種結局:

1、衣冠不存,文明盡毀

太平天國席捲東南半壁,給江南人民帶來的最大改變不是解放,而是“解脫”,高達上億人的傷亡,直接導致富庶了上千年的江南地區生靈塗炭,社會出現巨大倒退。這個給我國近代史帶來一絲進步意義的農民起義,搭上了無數老百姓的身家性命。

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籠絡了大量的廣西人。然後,他的團隊裹挾著成千上萬廣西子弟的身家,千里轉戰,最終打進了南京城!

一路上,洪秀全和他的幾十個老婆們幹仗,東王楊秀清等人除了日理萬機指揮作戰,還要抽空弄個“天父下凡”教訓一下洪秀全的老婆們。然後,平息了家庭矛盾的洪秀全即興抒發了N首打油詩,告誡自己的手下不要搞對象,要聚精會神搞鬥爭,一心一意去造反,將天國的事業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就是這樣一個妖言惑眾的邪教集團,硬是撐了整整14年。佔據南方半壁江山就給南方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巨大災難。要是推翻了清朝,那麼整個長城以內的區域勢必要遭到毀滅性的災難。

洪秀全剛到南京時,曾給他施洗的傳教士羅孝全千里迢迢來看望自己的得意門生。但是當他知道自己的學生是耶穌的弟弟時,這個滿心歡喜的老師感覺受到了巨大的侮辱和欺騙,遂離開南京開始宣傳太平天國的本質。

畢竟太平天國不是真正的基督教國家,可是這也不是我國的本土政權啊。這個畸形的政權反孔反封,卻自創了一套鬼神理論的體系。

作為自己的繼承人,洪秀全給幼天王洪天貴福配了四個老婆,並給他進行天國主義教育,基本都是《洪天王打油詩300首》這樣的理論。這導致這個孩子在被俘後,就只知道隨口一首打油詩,讓清朝官員哭笑不得。

清朝入關後,強制推行的剃髮易服,絕對是中華文明的一次巨大倒退。但是相比於清朝的倒退,太平天國直接就給毀滅一切了。

這樣一個可怕的政權,沒有消滅清朝佔據漢地是歷史之幸。

2、版圖撕裂,印度第二

對於一個政權而言,將威信維繫在一個虛無縹緲的宗教上,本來就是一個極度冒險的事情。果然1856年“天京事變”後,拜上帝教哪些鬼神理論失去了理論基礎,衰亡不可避免地開始了。

所以,太平天國註定是不可能長久的,即使推翻了清朝,即使沒有了外部的入侵,內部的固有階級矛盾,也足以將這個虛幻的國度打得粉碎。

這也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矛盾遲早會爆發,所以太平天國不可能長期保持攻佔南京前的那種昂揚鬥志,這意味著太平天國即使推翻清朝,也不可能有精力佔據清朝版圖的所有土地。

而如果清朝像元朝一樣“全身而退”回到關外,太平天國是不可能像朱元璋建立明朝一樣進行長期對峙的。

而此時太平天國面臨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 首先,沙俄已經蠶食外東北和外西北。如果太平天國不能像清朝安撫蒙古各部一樣搞定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各部,沙俄很可能會再接再厲,提前實現所謂的“黃俄羅斯”計劃,長城以北將盡為沙俄所有;

  • 其次,此時的英國已經於1859年鎮壓了“印度民族大起義”,實現了對印度全境的殖民,它的下一個目標是將觸角伸向青藏高原。英國對青藏垂涎已久,如果太平天國能夠堅持到19世紀80年代,就要面對英國大舉進攻西藏的問題。在英國殖民者到來時,如果太平天國不能及時對西藏進行支持和管理,青藏高原危矣!<strong>

  • 再次,日本從1668年進行明治維新,1872年大舉進犯寶島。另有1858年,法國開始了對安南的入侵。東南沿海的漫長海岸線成為列強的登陸場,太平天國如果不能解決列強的海上入侵,漢地十八省被殖民只是時間問題。

  • 最後,退回關外的清朝如果勾結列強捲土重來,那麼太平天國無論如何也是無法抵擋的。

概括起來就是,太平天國即使推翻了清朝,也只是佔據了漢地十八省。在周邊勢力的虎視眈眈下,太平天國想要撐下來幾乎不可能!屆時我國將會四分五裂,淪為和印度一樣的殖民地。

所以,太平天國的失敗,是真正的華夏之幸!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如果太平天國推翻了滿清會更慘,會被分成多個國家,如陝西穆斯林國,雲南蘇丹國,廣州後明國,新疆和卓國,東北後清國,等等

當時中國存在的很多個鬧事的團體了。

西邊回族人鬧事,已經殺了漢人一千多萬。

雲南回族人杜文秀鬧,已經被土耳其封為蘇丹了。

廣東,天地會。

上海,小刀會紅燈會

四川,藍大藍二。

新疆,和卓鬧分裂

而外面一群虎視眈眈的外國侵略者,正好趁亂咬上自己的一口美食,例如日本跟俄羅斯。

一句話,當時中國就一鍋粥。

太平天國有本事的話,把北京佔了以後。別的地方呢?

這些團體佔著一個地方,繼續的鬧。以太平天國當時的能力,根本就不可能一時半會平息的了這種情況。而且境外還有虎視眈眈的一群餓狼。

滿清政府也不可能這麼容易的讓你給推翻了。東北是他們龍興之地,他們跑回東北去了,東北肯定就分裂出去了。

而且各個地方都有忠於滿清,二百來年的根基,不謂不牢。在那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之下。中國只可能分裂成渣一樣。

我雲南大理兒女。肯定就是黃阿啦!

別整天的罵慈禧,至少慈禧還把中國保存完整的統一的樣子交給民國的手上。民國就藉著這個完整的軀殼對抗了日本人。不然以太平天國那種樣子,連湖南人都不服他,更別說北方人了!

而太平天國本身代表的是一種宗教。對孔孟之道特別的反感,燒孔廟之類的。在士紳階級裡面相當沒有好感,不可能去支持他。

就是得到天下也要得到士紳的支持,這還要下一番狠功夫。這要有時間。而這時間之內,外國的那些侵略者會讓你閒著嗎?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看看當時太平天國怎樣的表現。它是一個以宗教為精神力量的團體,在當時已經以民主國家自由為主題的世界環境內,它不是促進社會的發展,是搞社會的倒退。

歧視剝削婦女,不尊重知識分子。所謂的分田地,均田地,通通都說一套做一套。更是以宗教來愚昧人民,而且用外國的宗教來取代中國的儒學,在中國的北方和中原地區,很多人士都反感的。

若換一個領導人,不要洪秀全。也許能佔據半壁河山。但是江山很亂,在亂的情況之下,他不可能去改造一個社會,就接受個新生的事物。

一個太平天國死了1億多人,一個亂世對老百姓來說,那就是一個災難,是還不可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也不能可能跟上發達國家腳步的,只能被別人國家劃分成幾段。

不然這麼多人維護清政府幹嘛?

穩定才是第一位,和諧才是萬能的,團結才是力量,千古不變。

只有團結的情況之下才能對付外來的敵人。沒有團結的情況之下,外來敵人怎麼對付,只能被別人瓜分。

所以大家別被情緒所掌控,認為滿清是外來的,怎麼怎的。當時中國的士紳大部分百姓大腦裡面絕對裝的不是s,他們清楚該怎麼做。一將功成萬骨枯,對我們這些老百姓來說,和平發展才是最根本的!


蓉兒是妹紙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洪秀全表示:呃...這個問題真沒想過。

從1853年殺入南京,洪秀全的後半生就只專注於兩件事,一是享受,二是玩命享受。推翻清朝什麼的,沒想過,不存在的!

關於太平天國能不能推翻清朝的問題,靜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進行過詳細分析:

  • 首先,太平天國是農民起義,沒有長遠而堅定的目標,註定了在取得一點成績時容易驕傲自滿,失去一擁而上的進取精神導致最後的失敗;

  • 其次,太平天國自南向北進攻清朝,我國曆史上除了朱元璋,從沒有自南向北取得王朝統一的案例;

  • 再次,西方列強的到來增加了清末變數,列強站隊清朝直接導致太平天國被聯合絞殺。

  • 最後,太平天國反孔反封,這意味著太平天國不可能團結廣大士紳和地主階層,單打獨鬥的結局就是沒有結局。

所以,太平天國推翻清朝,不是很難成功,而是壓根就不可能成功。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萬一清朝的君臣見到耶穌以後全部當場去世,皈依耶穌而去,太平天國是一定能夠推翻清朝的!

那麼,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國的發展將何去何從呢?靜夜史認為無外乎以下幾種結局

1、衣冠不存,文明盡毀

太平天國席捲東南半壁,給江南人民帶來的最大改變不是解放,而是“解脫”,高達上億人的傷亡,直接導致富庶了上千年的江南地區生靈塗炭,社會出現巨大倒退。這個給我國近代史帶來一絲進步意義的農民起義,搭上了無數老百姓的身家性命。

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籠絡了大量的廣西人。然後,他的團隊裹挾著成千上萬廣西子弟的身家,千里轉戰,最終打進了南京城

一路上,洪秀全和他的幾十個老婆們幹仗,東王楊秀清等人除了日理萬機指揮作戰,還要抽空弄個“天父下凡”教訓一下洪秀全的老婆們。然後,平息了家庭矛盾的洪秀全即興抒發了N首打油詩,告誡自己的手下不要搞對象,要聚精會神搞鬥爭,一心一意去造反,將天國的事業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就是這樣一個妖言惑眾的邪教集團,硬是撐了整整14年。佔據南方半壁江山就給南方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巨大災難。要是推翻了清朝,那麼整個長城以內的區域勢必要遭到毀滅性的災難

洪秀全剛到南京時,曾給他施洗的傳教士羅孝全千里迢迢來看望自己的得意門生。但是當他知道自己的學生是耶穌的弟弟時,這個滿心歡喜的老師感覺受到了巨大的侮辱和欺騙,遂離開南京開始宣傳太平天國的本質。

畢竟太平天國不是真正的基督教國家,可是這也不是我國的本土政權啊。這個畸形的政權反孔反封,卻自創了一套鬼神理論的體系

作為自己的繼承人,洪秀全給幼天王洪天貴福配了四個老婆,並給他進行天國主義教育,基本都是《洪天王打油詩300首》這樣的理論。這導致這個孩子在被俘後,就只知道隨口一首打油詩,讓清朝官員哭笑不得。

清朝入關後,強制推行的剃髮易服,絕對是中華文明的一次巨大倒退。但是相比於清朝的倒退,太平天國直接就給毀滅一切了。

這樣一個可怕的政權,沒有消滅清朝佔據漢地是歷史之幸

2、版圖撕裂,印度第二

對於一個政權而言,將威信維繫在一個虛無縹緲的宗教上,本來就是一個極度冒險的事情。果然1856年“天京事變”後,拜上帝教哪些鬼神理論失去了理論基礎,衰亡不可避免地開始了。

所以,太平天國註定是不可能長久的,即使推翻了清朝,即使沒有了外部的入侵,內部的固有階級矛盾,也足以將這個虛幻的國度打得粉碎

這也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矛盾遲早會爆發,所以太平天國不可能長期保持攻佔南京前的那種昂揚鬥志,這意味著太平天國即使推翻清朝,也不可能有精力佔據清朝版圖的所有土地。

而如果清朝像元朝一樣“全身而退”回到關外,太平天國是不可能像朱元璋建立明朝一樣進行長期對峙的。

而此時太平天國面臨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 首先,沙俄已經蠶食外東北和外西北。如果太平天國不能像清朝安撫蒙古各部一樣搞定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各部,沙俄很可能會再接再厲,提前實現所謂的“黃俄羅斯”計劃,長城以北將盡為沙俄所有;

  • 其次,此時的英國已經於1859年鎮壓了“印度民族大起義”,實現了對印度全境的殖民,它的下一個目標是將觸角伸向青藏高原。英國對青藏垂涎已久,如果太平天國能夠堅持到19世紀80年代,就要面對英國大舉進攻西藏的問題。在英國殖民者到來時,如果太平天國不能及時對西藏進行支持和管理,青藏高原危矣

  • 再次,日本從1668年進行明治維新,1872年大舉進犯寶島。另有1858年,法國開始了對安南的入侵。東南沿海的漫長海岸線成為列強的登陸場,太平天國如果不能解決列強的海上入侵,漢地十八省被殖民只是時間問題。

  • 最後,退回關外的清朝如果勾結列強捲土重來,那麼太平天國無論如何也是無法抵擋的。

概括起來就是,太平天國即使推翻了清朝,也只是佔據了漢地十八省。在周邊勢力的虎視眈眈下,太平天國想要撐下來幾乎不可能!屆時我國將會四分五裂,淪為和印度一樣的殖民地。所以,太平天國的失敗,是真正的華夏之幸!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長安視界


如果太平天國推翻了清朝,首先出現的一個結果是:滿洲人被大量屠殺;漢族人全部剪掉辮子。

先來看看太平天國列出的滿清十大罪狀:

“夫中國有中國之形象,今滿洲悉令削髮,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為禽獸也。

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今滿洲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

中國有中國之人倫,前偽妖康熙暗令韃子一人管十家,淫亂中國之女子,是欲中國之人盡為胡種也。

中國有中國之配偶,今滿洲妖魔悉收中國之美姬為奴為妾,三千粉黛,皆為羯狗所汙,百萬紅顏,競與騷狐同寢,言之慟心,談之汙舌,是盡中國之女子而玷辱之也。

中國有中國之制度,今滿洲造為妖魔條律,使我中國之人無能脫其網羅,無所措其手足,是盡中國之男兒而脅制之也。

中國有中國之語言,今滿洲造為京腔,更中國音,是欲以胡言胡語惑中國也。

凡有水旱,略不憐恤,坐視其餓莩流離,暴露如莽,是欲我中國之人稀少也。

滿洲又縱貪官汙吏,佈滿天下,使剝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國之人貧窮也。

官以賄得,刑以錢免,富兒當權,豪傑絕望,是使我中國之英俊抑鬱而死也。

凡有起義興復中國者,動誣以謀反大逆,夷其九族,是欲絕我中國英雄之謀也。”

要注意,洪秀全等人從一開始就切實貫徹“屠滿”政策。楊秀清在《奉天討胡檄》中,就自封為“開國平滿大將軍”,並公開宣稱:“誓屠八旗,以安九有。”後來,天王府正殿上的對聯是這麼寫的:

“維皇大德日生,用夏變夷,待驅歐美非奧四洲人,歸我版圖一乃統。

於文止戈為武,撥亂反正,盡沒藍白紅黃八旗籍,列諸藩服千斯年。”

有史料記載說,太平軍所到之處,“殺戮滿人,寸草不留”。這些記載都出自清人之手,自然有誇大之嫌,但太平天國奉行“屠滿”政策之堅決,由此可見一斑。

但是,太平天國雖然打著拜上帝的旗號,表面上是搞政教合一,其實骨子裡仍然是要當帝王,等級意識、奢靡之風有過之而無不及。

比如,天王大轎64人抬,東王48人,兩司馬4人。百姓不得穿紅、黃衣服,違者殺。

天王是太陽、王后是月亮、副月亮。

宣傳“四海之內皆兄弟,上帝視之皆赤子”,定都後,將總督府、將軍府佔為王府,大興土木,大批男女勞役,諸王均有千人以上的侍從,各王均有王府和六部。

濫封王,1864,天國有2700個王。

許多太平天國官員以顯示威風,講究排場為能事,進出隨從成陣,旗幟如雲,華蓋擋道,儀仗隊3000人。

換句話說,太平天國在當時沒有跳出傳統帝王思維,中國仍在皇朝更迭裡兜圈子。

當然,這裡有一個變數,就是洪仁玕,他在後期還是比較受重視的。如果他能掌權,又能發掘一批人才,按照《資政新篇》的路子來,倒是真有可能將中國引向現代化之路。

另外,太平天國與西方的基督教不是一回事,列強曾紛紛遣使到天京,但得出的結論是,雙方不可能合作,才轉而支持清廷。

假如太平天國真的推翻了清廷,同樣要面臨西方國家的入侵,勢必要與外國開戰,在剛剛推翻清廷、實力被大量消耗的情況下,結局很難預料。

要麼拼死一戰,徹底實現民族獨立;要麼改變策略,暫時妥協,埋頭搞發展;要麼戰敗,滿清遺老重新被扶植上臺。

最後,還有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錢穆曾經說:“如果太平天國成功了,那麼中國歷史全部就失敗了。”換言之,任何妄想中斷傳統文化的政權,勢必遭到歷史拋棄。

洪秀全個人是反孔的,但主要是因為拜上帝教反對偶像崇拜,其實他骨子裡還是一個儒生。李秀成在自己統治區域內,早就開始推行儒化政策了。

所以,太平天國如果能夠成功,在宗教上繼續打著拜上帝旗號,但在文化內核上,恐怕仍舊要回歸儒學。如何將二者恰當融合,是當權者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祥說近代史”問答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