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盟軍諾曼底登陸之前,納粹德國是如何準備防禦工事的?

成雪濤


二戰中盟軍諾曼底登陸之前,由於德國人意識到對蘇作戰後,不得不向東線投入更多兵力,導致西線守軍兵力較少。為了防止英美盟軍在背後捅刀子,德國西部需要一條堅固的防線來防止盟軍登陸歐洲大陸,同時降低兵力的投入。德國遂修建了大西洋壁壘來。

1942年7月20日,希特勒下令從挪威北部至西班牙海岸構築,一條由1.5萬個堅固支撐點組成,長達2700公里的防線,這就是所謂的大西洋壁壘。為此納粹德國徵召了25萬勞工,勞工們一星期工作滿七天,一天12小時,沒有休息。德國耗費100多萬噸的鋼鐵,灌注2000萬立方的混凝土。

大西洋堡壘建設的目的就是防止盟軍在歐洲的登陸,所以說德國人在佈置這條防線時非常上心,他們在其中佈置了不計其數的重型火炮、高規格碉堡,這其中也穿插佈置有大面積的雷區、人造沼澤、反坦克路障、鐵絲網和防登陸壕溝等。這些東西可以輕鬆劃破登陸艇,再配合守備人員的還擊,盟軍登陸部隊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而希特勒和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也將其,吹噓成“不倒防線”,一度給予其充分的肯定與信心。

大西洋堡壘雖然被納粹高層吹噓到了天上,但它其實就是一個紙老虎。1943年11月,希特勒派隆美爾元帥到西線徹底鑑定和加強“大西洋壁壘”海防。結果隆美爾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大西洋壁壘”,與其說是不可逾越的工事,不如說是吹噓宣傳的產物。沿岸只有少數地段修築了一批相距很遠的堅固支撐點,多數地段的防禦設施不是形同虛設就是根本就沒有修築。於是,隆美爾立即著手加強“大西洋壁壘”的防禦工事。不過由於時間短促,再加之德國對盟軍登陸地點錯誤的判斷,使得隆美爾的防禦設施建設計劃遠沒完成,諾曼底登陸行動就開始了。

此外,1942年,一名名叫雷內·杜歇(René Duchez)的法國油漆工意外偷得德軍整個大西洋壁壘設計圖,並將它交給盟軍,使“大西洋壁壘”的主要防禦工事早已被盟軍所洞悉。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非常歡迎大家來吐槽!!!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盡最大努力詳盡透徹的回答每一道問題。(當然有時可能篇幅有點長)。希望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的“關注”。


東斯坦因


德軍在大西洋沿岸為了防止盟軍登陸的防禦工事,稱為大西洋壁壘,也叫大西洋牆。根據統計,“未完工”的大西洋壁壘一共用了超過170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以及超過120萬噸鋼材,總共投入了37億帝國馬克。每年德國以及佔領區內所生產鋼材的5%,大概都用在了大西洋壁壘工事的建造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它只不過是重蹈了老對手法國“馬奇諾防線”的覆轍,大西洋壁壘最為堅固,完善的地段位於英吉利海峽最狹窄處的加來,但大家都知道,盟軍從未考慮在這裡登陸。

大西洋壁壘的最初構想,來自於閃擊法國之後,即將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當時在加來附近,德軍部署了9個鐵道炮兵團,為了容納這些鐵道大炮免遭英國空軍襲擊,德國陸軍工兵開始在加來附近開始修建大型火炮掩體工事,這也可以被看做是為日後大西洋壁壘挖下的第一鍬土,由陸軍第104炮兵司令部指揮。根據計算,裝備的280毫米K5E大炮,其射程可以覆蓋英國南部海岸的多佛,福克斯通附近。隨著海獅行動的擱淺,以及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實施,這些鐵道大炮中的大部分被陸續撤走,掩體工事的修建也被暫停。

不過,1941年,英國特種部隊commando開始針對挪威進行了一系列襲擾破壞行動,1941年12月14日,希特勒下令在大西洋沿岸修建“西壁”,當時的構想並不是建造一座綿延成百上千公里的連續海岸壁壘工事,而是在一些戰略要地建造獨立的堡壘工事,比如挪威和荷蘭海岸,法國沿海反而並不是高優先戰備地區,然而很快,英國特種部隊的襲擾就蔓延到了法國,比如1942年初,commando突擊隊夜襲了位於bruneval的德軍雷達站,奪走了一部德國先進的維爾茨堡雷達,另外由於珍珠港事件前後,德國正式對美宣戰,以及東線戰事迅速進入了相持階段,具有戰略眼光的希特勒立刻判定,盟軍最終將會以英國為跳板,在歐洲大陸法國海岸實施大規模登陸行動,開闢所謂的第二戰場。3月23日,希特勒簽發了“第四十號元首令”,正式宣佈在法國大西洋沿岸修造“大西洋壁壘”,這一任務就落在了新任帝國軍工部長阿爾伯特.斯佩爾身上,而具體負責實施的,則是“托特組織”,納粹德國最大的軍事化建築勞工組織。

一開始,希特勒的設想非常宏大,大西洋壁壘將從挪威海岸一直綿延到法國與西班牙邊界交界處,總長3800公里,共有15000個碉堡,1942年8月,盟軍奇襲迪耶普,結果以慘敗告終。然而雙方從中獲得的教訓並不完全相同,盟軍吸取的教訓是,即使看上去防守薄弱的港口,也是難以攻克的要塞和天塹,所以日後的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必須選擇那些港口以外的海灘灘頭地帶進行。而德國方面則認為,正因為迪耶普的防禦堡壘與工事並不完善,尚且能夠對盟軍造成如此大的殺傷,所以加固法國大西洋沿岸各港口,使之成為更強的要塞,是重中之重.......於是敦刻爾克,加來,瑟堡,都被陸續岸防要塞化。

在這種錯誤思想指導下,直到1943年中葉,法國北部大西洋沿岸上的大片海灘,基本還處於不設防狀態,後來隨著德國陸軍的岸炮部隊的進駐和工事修建,才逐漸“連成”一條斷斷續續的防線,大概一個海岸岸炮連的火力,就能覆蓋據點左右大約十公里的海岸線,由於戰爭形勢的惡化,大西洋壁壘的海岸炮大多是繳獲的法國,蘇聯火炮,可謂“萬國造”,集中於加來半島和上諾曼底。而在科唐坦半島的下諾曼底地區,平均每87公里的海岸線才有一個炮兵連......另外,岸防工事中必須配屬陸軍部隊,才能對盟國的偷襲滲透和大規模登陸行動進行有效的攔截和反擊。大西洋壁壘沿岸的海岸線首先被分成若干個師級海岸防禦區,每個區再細分為若干個團級海岸防禦區,最後細分到營級和連級。然而,此時法國境內大西洋沿岸除了海岸炮兵碉堡,也只有少數簡單的單兵掩體和防禦支撐點,顯然是不夠用。另外,由於東線戰事消耗太大,海岸上的步兵師不夠分派,理論上一個步兵師的防禦正面是6到10公里,可在諾曼底,每個步兵師的防禦正面達到了50到100公里......

在這一時期,法國大西洋沿岸的德國陸軍防守部隊主要是第15集團軍,負責從勒阿弗爾到安特衛普附近的防禦,第七集團軍負責下諾曼底到布列塔尼,第1集團軍負責從南特到巴約納。頭兩支部隊將是抵抗盟軍進攻的主力,在1942年的大西洋壁壘建造計劃中,15000個堡壘中的11000多個,都在15,7兩個集團軍防區內。另外由於第三帝國盤根錯節的內部組織和官僚主義,直到1943年5月,才正式成立一個統一負責大西洋壁壘的防禦工程司令部。當然,陸軍工程師和海軍,以及托特組織自身的工程師之間分歧很大,比如岸炮碉堡的設立,海軍認為,基於地中海地區兩棲反登陸作戰的經驗,岸炮工事應該部署在海灘上,用以回擊盟軍海軍艦艇對登陸部隊的炮火支援,編組方式是4到6個岸炮碉堡工事一字排開,中間以電纜互相通信,然後由一個裝備了火炮測距儀器的“指揮堡”統一指揮。但陸軍反對說,部署的距離海岸過近,會讓這些火炮成為敵軍艦艇的固定靶子,也容易被登陸的敵軍步兵或者裝甲車輛襲擊和佔領。陸軍的意見是,岸炮應該主要用於壓制敵人的登陸艇和登錄部隊,所以該佈置在距離灘頭較遠的距離上。

海軍的岸炮炮塔,有一些是取自因英國皇家海軍封鎖而無法出海作戰的德國戰艦,連炮塔一起放置在厚重的基座上,比如取自格奈森瑙號戰列巡洋艦和塞德里茨號巡洋艦的主炮炮塔,還有來自繳獲的未完工法國戰列艦讓.巴爾號的380毫米雙聯炮塔。

大西洋壁壘上最為堅固,完善的炮臺,當屬部署在加來的“林德曼”炮臺,3門克虜伯406毫米SKC 34火炮,本來是為德國海軍下一級主力戰列艦製造的主炮,後來因計劃中止而改為岸防炮臺主炮。每門炮擁有一個獨立的S100堡壘掩體工事,耗費混凝土17000立方米,掩體內的火炮還擁有一個sheissgerust39型鋼裝甲炮塔。炮塔內,發電機,通風機以及其他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在整個二戰期間,三座“林德曼”一共發射炮彈2450發,目標分別是通過英吉利海峽的盟軍船隊,英國南海岸炮臺,以及多佛港口設施。盟軍利用自己的岸炮和轟炸機對三座林德曼炮臺進行過1600次攻擊,但依舊未能摧毀它堅固的外殼,最終在1944年9月,三座炮臺被登陸的加拿大軍隊佔領。

德國陸軍認為,海軍岸防炮部隊的碉堡和炮盾各種,反而限制了火炮的射擊角度和射界,所以他們更青睞露天炮兵陣地,通常是一個馬蹄型,由水泥澆築而成的無遮蓋炮兵工事,炮兵本身則會躲避在旁邊的避彈碉堡內。當然,在迪耶普之戰後,德國陸軍在大西洋沿岸也修建了一批火炮專用碉堡,唯一不同的是碉堡側後開有門廊,火炮平時安放在碉堡後的半地下掩體中,戰時才拖入碉堡就位。

在工事防護強度方面,由於物資緊缺,大西洋壁壘上的混凝土碉堡厚度通常為2米,防護等級B級,可以抗擊210毫米口徑下以及500公斤下航空炸彈的直接襲擊,只有少數關鍵位置的大型碉堡和指揮中心的防護等級是A,混凝土厚度達到3.5米。

截止1944年3月,大西洋壁壘擁有的工事包括:H621型掩體1033個,H622型掩體1103個,H668九人制碉堡213各個,H607彈藥庫190個,H134彈藥庫323個,救護醫療所171個,通訊中心36個,指揮所192個,炮兵觀測所134個,h669野戰炮臺374座,H612野戰炮臺317座,H630機槍掩體277個,H667反坦克炮臺344個,H671野戰炮臺188座,H634機槍射擊臺120座......碉堡總計達到6106個。

當然,大多數德軍高級將領認為,指望這條漫長而脆弱的防線徹底阻擋盟軍的大規模登陸是不現實的,它的現實意義在於,延長了駐守在裡面的那些德軍二流步兵師的抵抗時間,從而能夠把盟軍登陸部隊拖延到後方的裝甲機械化主力趕到灘頭地區。

到了1943年秋天,希特勒越來越感覺到盟軍的登陸迫在眉睫,也對大西洋壁壘緩慢的進度不滿,特地命令負責法國境內海岸防務的西線B集團軍群總司令“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總體負責大西洋壁壘的建設。隆美爾認為,灘頭陣地至為重要,絕對不能被放棄,所以長期被忽視的海灘防禦被提上了日程:水雷和障礙物可以迫使盟軍步兵在距離海岸很遠的地方就走下登陸艇,在這段漫長的跋涉中,正好成為岸防部隊交叉火力的獵物。截止1944年六月,德軍在法國海岸線上已經埋設了將近420萬顆地雷,防止了51.7萬處灘頭障礙設施,其中超過3萬處連有餌雷,包括由五根鋼柱組成的四面體金字塔狀障礙物,部分已經用鐵絲網連接在一起作為步兵難以逾越的障礙,然後還有一排排波浪形排列的金屬欄杆,其鋒利的尖頭可以像開罐頭刀那樣切開盟軍登陸艇的底部使其動彈不得,在科唐坦半島的許多地方,德軍工程部隊掘開了運河,使得適合盟軍空降兵著陸的一些地點變成了沼澤,隆美爾的另一個天才設想是在這些地段設立10英尺高的尖銳木樁,之間用繩網連接,再放置上由繳獲的法軍炮彈改裝的地雷,然而物資與人力的缺乏,使得這些“隆美爾蘆筍”只有小部分,大約五百萬根得以安置。


用戶69792950182


這方面可以說在納粹德國當時的條件下,把戰略防禦放在了和戰略進攻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論是防禦設施的數量和質量等等方面,都幾乎做到了極致。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看法,也是我們從大量的歷史文件和史料記載中的數據總結匯總而來的。在戰爭之初的齊格菲防線,就是聞名遐邇的法國“馬奇諾防線”無法與之相比的。從防線長度和內部防禦設施、武器配置、防禦設施內、外部架構等等方面都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法國“馬奇諾防線”遠遠遜色於齊格菲防線,同時從炮位設置和步兵調配機動等方面,也反映出了當時德軍高層作戰思想和戰略眼光、戰術運用等方面明顯優於法軍。另外就是更加誇張和宏大的“大西洋壁壘”了!居然延綿大西洋海岸3000餘公里,可謂是驚為天人。都是客觀上來說,純粹的這種依賴固定防禦設施被動防守的思維模式,在一戰中被各國重視並進行了大規模運用,而在20年後的二戰戰場上,這種理念已經顯得落後陳舊,無論武器發展和戰術研判的進步發展,依靠大型永固型堡壘式的防禦設施達成戰略目標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了!與在二戰後期從被閒置廢棄狀態下倉促啟用的齊格菲防線相比,馬奇諾防線幾乎就是任何作用都沒有起到不說,還成了被後人詬病嘲笑的存在。


老蔡bobo


當然是隆美爾指揮修築的大西洋堡壘啊


長島戰艦


在諾曼底造了15641個掩體,799座鋼筋水泥炮臺,埋了8百萬個地雷,主要防禦量為第七集團軍的六個步兵師,兵力不到9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