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最另类的一部年度电影榜单

接下来,就是写起来过瘾,但是容易招致秃头和杠精的年度盘点系列了。



跟往年一样,我的盘点榜单大概有年度电影十佳,年度华语十佳,年度剧集,年度十佳冷片等等。


年度恐怖片今年怕是选不出来了,5部估计都选不出来。


其实,每年这个时候选十佳都很心虚的,因为颁奖季很多片子还没出来,很多片子都很有“十佳”像,比如《1917》,《隐秘的生活》、《小妇人》、《布鲁克林秘案》、《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还有非常期待的日本电影《默片解说员》。


但没办法,要是真等到3月才选年度十佳,好像也怪怪的。


最后,我想说一下好电影的标准。


我当然同意电影是一项主观的艺术,观众喜欢不喜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个人生活经历及文化口味,比如,我向来对欧洲宗教题材的电影无感,因为实在是缺乏认同,难以理解。


但是,电影本身的好坏,跟文学音乐等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一样,一定是有金线的,也一直是有一套专业的评价体系的。


在我心目中,这个评价体系首先是各大A级电影节,其次是MT、烂番茄,以及各大专业电影媒体的评价,然后就是更加大众化的豆瓣、imdb的评分。


这些综合起来,就可以理性地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


如果一部电影在以上评价体系都获得高分,而你却觉得一般般,甚至很烂。那一定是你没有理解到他作为电影艺术的好。


注意,是“电影艺术“的好。


电影艺术的“好”跟纪录片、跟电视剧、跟小说的“好”,不是同一种“好”。


很多人把这几种艺术形式混淆了。


如果你认同电影在娱乐功效之外,总还有其他那么一点点艺术感召力,如果我们想成为稍微高阶一点点的影迷,那我们除了在电影里寻找简单的“共情”之外,除了试图在电影里看到一个精彩的故事之外,一定还得努力去感受一点其他东西。


独属于电影而非其他艺术形式的东西。


对此,影评人塞人总结的非常好,“我之所以会对电影产生难以抑制的兴趣,应不是它会成为我心情的参照物,或某类时政的晴雨表,让我年少时求归宿的心态得以安放。而是当一束光亮起,又一点点地缓缓隐去时。我知道一个陌生的世界就在忽明忽灭间,以孤独对应孤独,然后独立成章,然后如烟似霞般散去。”


不是寻找共情,还去试着理解那诸多存在的,反复的,小众的,陌生的人和情感。


来,我的2019年度十佳电影奉上。


NO.1 寄生虫

这可能是最另类的一部年度电影榜单

在几乎所有的电影节、电影媒体、影评人和业内人士的2019电影榜单中,奉俊昊的《寄生虫》都是年度最佳的存在。


从技法上(摄影、灯光、场景、台词、表演、人物塑造、剧本的节奏)来说,这几乎是一部完美的电影。我相信很多学电影的和从事电影行业的人,都会把《寄生虫》当成教科书来一帧一帧拆解研究。


更难能可贵的是,电影还非常具有通俗趣味。也就是说,丝毫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


这也是奉俊昊最厉害的地方。要知道,对于大师而言,想让观众看不懂太容易了。


可或许就是因为过于通俗,让很多影迷把这部电影当成一部纯粹悬疑片来参照,或者完全从故事角度去评价这部电影。


比如就有人说,“剧本有漏洞,有钱人会那么傻吗?”


我只能说,有点糟蹋了好东西。


在我心目中,《寄生虫》就是2019年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作品。而且,把它跟2018年的《燃烧》做对比,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NO.2 爱尔兰人


这可能是最另类的一部年度电影榜单


我没有写这部电影,也不打算写了,因为我感觉通过文字,很难表达出这部电影的好。


我起初以为电影是一部现代化的《教父》,看完发现,其实不是。


《教父》是把人物的标签化做的极致,我们想起教父,就想起他的姿态,他的名言,他的气场。


但《爱尔兰人》不同,老马是自己推翻了自己, 霸气的人会突然死掉,忠诚的人也会背叛,除了死亡,人生没有任何东西是确定的。


每个大人物在最初风光出场时,老马都给了他一段冷静的标注。“这位,三年后,死后暗杀,身中七枪”。


电影3个半小时,一开始入戏有点慢,但后面我都是眼睛不眨地一口气看完。


尤其是后40分钟,仿佛自己也老到步履蹒跚坐在养老院等死了。


很适合在一个悠闲寂寞的晚上,二刷这部电影。


NO.3 婚姻故事


这可能是最另类的一部年度电影榜单


前不久刚刚写过的,你们应该还记得。


婚姻题材何其多,但我最爱的是这部,原因我说的很清楚了,不是因为演技,不是因为台词写的好,不是因为那场堪称名局的吵架戏。


而是因为,这部电影是在越过婚姻里的男和女,在探讨婚姻本身。


NO.4 我们都是小僵尸

这可能是最另类的一部年度电影榜单


从故事本身到视听语言到电影的三观,都大胆到让我“消化不良”的电影。


在大家对电影艺术的持续创新整体悲观的形势下,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惊喜非常多。


虽然是个丧故事,但其实最终散发出浓烈的讽刺意味,当代人一看就懂的那种。


NO.5 小丑


这可能是最另类的一部年度电影榜单


这部就不用多说了,我想说的都也都写过了。


我想提醒的是,不要把小丑看成是一部控诉型电影,它只是一则当代底层崩溃者的人物侧写。


不是要你认同这种崩溃,是要你知道总有人在发生崩溃。


“我们每个人都至少会做一天的小丑”。


NO.6 南方车站的聚会


这可能是最另类的一部年度电影榜单


我心目中,今年我看过的最佳华语电影。


原因也很简单,他非常“电影”。


我某种程度上同意,这部电影的形式超过了内容,但我不同意这是个坏故事。


电影的故事和人物是刻意被修剪很冷淡很简洁,而已。


一个好故事确实非常重要,但之于电影而言,故事不应该成为电影的全部。


“电影感”有时候更重要。


而这正是华语电影最稀奇的东西。


这就是为何我选《南方车站的聚会》而不是《少年的你》入年度十佳的原因。


NO.7 狂野生活


这可能是最另类的一部年度电影榜单


这部就完完全全是我的私人口味。


电影描述的,就完全是前面提到的,某种隐秘的、私人的、无法定义的情感及情绪。


“我的父亲突然不愿意回去工作了,他也不愿意面对深爱但破碎的母亲,他要去火场救火,没什么薪水,一呆就三个月,很大可能会死掉。”


我不敢矫情地说,我也常常陷入某种和男主角相似的慌乱、逃离的情绪,但我确实在电影里某个瞬间,被共振到了。


此外,我还被电影里14岁少年的那种局促不安和不知所措所打动。


NO.8 灯塔


这可能是最另类的一部年度电影榜单


本来一直想着写这部片,但实在有点难写。


是一部观影过程有点艰涩,大量隐喻很难全部领悟,但你又时刻被电影冲击着的另类惊悚片。


一个沉默消瘦的中年男人,因为没有言说的种种原因,来到孤岛灯塔工作三个月,而原本的灯塔看守人,却对他报以时而热情时而敌意的暧昧态度。


在这极致的寂寞、压抑、被压榨之中,他开始产生各种黑暗、淫邪的臆想,亦真亦幻,而他的幻想最终和灯塔融为一体,和大海融为一体。


密闭空间,黑白映画,仅有两个演员,各种隐晦的前后矛盾的对白。


让观众在焦虑中跟着剧情走。


极其先锋的视听,加上充满不确定性的故事,再加上两位主演癫狂的表演,让《灯塔》成为2019年印象最深刻的电影之一。


NO.9 来了


这可能是最另类的一部年度电影榜单


大约是2019年最喜欢的恐怖片。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大神导演中岛哲也的恐怖力作。


故事也非常硬核,不故弄玄虚。


恶魔、邪灵、附身、驱魔、残暴杀戮。


说是日本版的《遗传厄运》也不为过。


把妻夫木聪拦腰砍断的镜头让我惊呆了。


而且,电影的色调是流光溢彩的“广告色”。


没错,不是黑暗压抑的邪恶,是明眸皓齿的邪恶。


NO.10 玩具总动员4


这可能是最另类的一部年度电影榜单


这些年,不停有人说皮克斯不行了,我的感觉却恰恰相反,皮克斯把其他所有动画公司甩的越来越远了。


不是技术上,是主题上。


玩4,跟2018年的破2主题一脉相承,是一部教孩子和大人如何告别的电影。


当我们的所爱(子女、挚友、爱人、事业),被更有趣的人和世界吸引走了,我们该如何独自面对接下来的孤独世界呢?


电影中,胡迪面对的尴尬和冲击,每个大人都心有戚戚吧。


最好的,是电影的结尾。


这个表面温馨的结局,其实是皮克斯给观众的一个温情善意的谎言而已,一个逃离、放弃的借口而已。


如果对抗不了世界,那就能给自己一个借口逃离吧。


以上。


你今年最喜欢的电影是哪部?理由是什么?留言板里说来听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