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成果丰硕

大益阳客户端讯(记者 江怀远 卢鹏翔 通讯员 曹剑锋) 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1000余名民营企业家赴贫困村以购代捐、消费扶贫近2000万元;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凯特密欧等企业、商会将工厂办在贫困村,让贫困户在家门口脱贫;通过直接帮扶,益阳市福建商会向安化县江溪村捐助10万元产业扶贫奖励资金,北京、上海、深圳、东莞、珠海五地益阳商会为益阳精准扶贫和爱心公益事业捐款75万元……

2019年,在市工商联的发动和引导下,我市民营企业积极筹集帮扶资金,探索帮扶模式,汇聚帮扶力量,全市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助推扶贫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市工商联系统共有25家直属商协会、20家异地益阳商会、627家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现金捐款3500多万元,先后与250个贫困村(占全市贫困村总数73.5%)有效对接,累计投入8.1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约3.9万人。这是自2016年以来,我市民营企业在精准扶贫领域交出的又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产业扶贫方面,我市民营企业打造了六大可复制项目。通过有效服务,整合各类资源,各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创业创新才能,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43家企业参与产业帮扶项目62个,投入资金1.5亿元。引导湖南凯特密欧服饰、湖南鑫泰股份、湖南风河竹业和电子行业商会等,打造了服装、苎麻、茶、竹、电子、生态等6大可复制的帮扶产业,进行重点推广,这些产业均可为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以上。其中,湖南凯特密欧服饰有限公司在13个贫困村设立了扶贫车间,安排生产订单,并按合同回收加工产品,解决就业340人,员工月均工资2340元左右,每年可为贫困村增加村集体收入5多万元。

智力扶贫方面,民营企业已造福千家万户。一方面,民营企业结合企业员工技能和市场劳务需求,在贫困村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等技能培训近100场次,培训上万贫困群众。如汉森制药、八角茶业、云上茶业等多次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培训贫困村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注重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持,市工商联建立贫困学子数据库,推荐给企业家和商会进行结对资助,1000多名贫困学子学业得到保障。宇晶股份、兆天集团捐资250万元在安化县梅城镇贫困村建希望小学,深圳市益阳商会捐资20万元在桃江县武潭镇罗家坪中学设立奖学基金,为贫困家庭的孩子送去希望。

就业扶贫方面,民营企业为贫困户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市工商联主动当好“总包头”,鼓励企业面向帮扶对象招收员工,帮助实现贫困户稳定就业增收。益阳管子包装有限公司通过与原企业所在地沧水铺镇灵宝山村对接后,将村上的300多名闲散劳动力训练成工人;益阳申湘别克汽车帮助解决就业200余人。截至目前,市工商联会员企业就业扶贫和异地招工安置就业人员近9169人,发放工资总额5.6亿元。

消费扶贫的方式在我市广受欢迎,并得到省工商联高度认可。2018年10月17日,我市在全省率先举行消费扶贫启动仪式,组织200名民营企业家,分成14组奔赴42个贫困村采购贫困户农副产品。当天采购总价值近40万元的农副产品,与贫困村、贫困户达成猪、牛、羊、大米、鸡等收购意向达600万元。2019年11月28日,市工商联组织20多名爱心企业家,驱车来到安化县金田社区村采购和预购农副产品60多万元。另外,益阳市工商联发挥会员企业、商会协会市场开拓能力以及渠道信息优势和自身需求,以代销、委托加工、开通农企直通车等帮助帮扶贫困村对接外部市场,带动贫困户增收。

我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成果丰硕

展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