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那些死於兒子手中的帝王,兩個和兒媳婦有關

在中國歷史上有過83個王朝,559個帝王,他們有的英明神武,有的昏庸殘暴,但都共同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一般來說,帝王都是在去世後將皇位傳給自己選定的接班人,也就是太子。不過,卻並非每個帝王都能夠善始善終,直到去世才被動交出皇位。出於奪權、自保、仇恨等目的,我國曆史上弒父奪位的例子有著不少。

中國歷史上那些死於兒子手中的帝王,兩個和兒媳婦有關

根據統計,我國曆史上被兒子弒殺的帝王約有八位,如果更加嚴謹一些那就是至少有六位。這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傳聞中隋煬帝楊廣弒父篡權的故事了,不過它並不見於正史,真實性存疑。

如果我們總覽這幾處殺父"案件",我們會發現,其中有兩位被害的君主,他們的遇害都和兒媳婦有關,這兩位君主便是梁太祖朱溫和夏景帝李元昊。

首先,我們看看朱溫,他出身貧寒,從小就立志當個大英雄,但也因此不喜歡從事耕作。長大一些後,朱溫的家鄉遭遇饑荒,饑民們都跟隨黃巢發動了反唐起義,這其中就有朱溫的身影。在黃巢手下,朱溫得到了展現軍事才能的機會,但不久後黃巢起義走向失敗,朱溫看清形勢適時投靠了朝廷,被封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

這之後,朱溫便以朝廷給的封地為中心,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最終用武力推翻了唐王朝,建立了後梁。

朱溫自從原配夫人張氏去世後,便在男女方面十分放縱。甚至,因為諸子在外鎮守,朱溫常常召他們的妻妾到宮中與之私通。


中國歷史上那些死於兒子手中的帝王,兩個和兒媳婦有關

令人驚訝的是,朱溫的兒子們為了能夠討取歡心將來繼承大統,竟然主動將妻子奉上。

在眾多兒媳婦中,朱溫養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最為貌美。再加上朱友文本人有才幹,又年長成熟,朱溫便新生傳位之意。

然而,這一想法被另一個兒子朱友珪的妻子張氏告知了丈夫,朱友珪為了不讓大權旁落,自己落得被清理的下場,便聯合與自己有舊的宮中守將,連夜將朱溫謀害,並偽造遺詔立自己為帝。

中國歷史上那些死於兒子手中的帝王,兩個和兒媳婦有關

繼位後的朱友珪治國無道,引起了以朱友貞為首的其他弟兄的討伐,最終兵敗身死。

第二位帝王是李元昊,他出身党項貴族,家中世代鎮守西北,在今天陝西、寧夏等地有很大的勢力。年輕時的李元昊,便展現出了令人驚訝的成熟和見地,常常令父親感到驚訝。此外,他還"通兵法,精《野戰歌》及《太乙金鑑訣》。遇戰鬥,謀勇為諸將先。"總之,這樣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物,自然是註定會在亂世中有所作為。


中國歷史上那些死於兒子手中的帝王,兩個和兒媳婦有關

當時,李元昊父親李德明只是西北眾多勢力中的一個,實力並不算最為強大。而李元昊憑藉過人的膽略協助父親一方面四處征伐,一方面與遼國結交,還成功娶到了遼國宗室的女子興平公主,以牢固雙方的關係。

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李德明去世,李元昊成為新任首領,而這位未滿三十歲的年輕領袖所思考的,是早日稱帝建國。

中國歷史上那些死於兒子手中的帝王,兩個和兒媳婦有關

繼位之初,遼國遣使封其為西夏王,而宋朝來使封其為西平王,李元昊得到兩大勢力的封賞卻並不高興,他認為得到封賞終究是臣,唯有自己稱帝才能改變自己的身份。於是,李元昊拋棄"李"這個李唐皇室賜予的姓,改姓"嵬名"、改名"曩霄",並開展了一系列移風易俗的行動,宣佈和中原王朝脫離干係。


宋景祐五年(1038),李元昊正式稱帝,建立大夏,並改元為"天授禮法延祚"。如果只是稱王,宋朝還能勉強接受,但想要稱帝和皇帝平起平坐,這當然是不現實的,所以宋廷拒絕承認西夏的合法性,並與之爆發了多次戰爭。李元昊先後擊敗宋軍、遼軍,才算是得以從宋遼對峙的形勢中分一杯羹,在西北站穩腳跟。


中國歷史上那些死於兒子手中的帝王,兩個和兒媳婦有關

政權穩固後,李元昊開始志得意滿,他認為自己功勞已經非常大,便整日不理朝政,和妃嬪們日夜嬉戲。

如果只是縱情聲色,那麼以他開國之君的權威,人們還不會有什麼怨言。但李元昊先是為次子寧令哥求娶了一個名叫沒移氏的女子,後來見其年輕漂亮,便不由分說將其納入宮中,還封為皇后,這當然傷害了寧令哥的尊嚴。

寧令哥遭遇父親的奪愛,心中本已經憤怒異常,這時大臣沒藏訛龐又火上澆油,用語言刺激他。

最終,頭腦發熱的寧令哥闖入宮中,用長戈削去了李元昊的鼻子。儘管李元昊身死,但寧令哥也因弒父罪被殺,皇位被勸說寧令哥弒父的權臣沒藏訛龐成功傳給了自己的外甥李諒祚。

(古今事特邀作者文蹤旅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