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何保命的,李世民如何善後的?

靜說歷史


題主也太狠了吧,李世民為啥要務必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那是因為只要有一個逃脫,李世民就很可能就要必須選擇弒父,這個罪名要比弒兄殺弟嚴重多了。

在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已經成為了唯一一個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其他的弟弟有一個人敢給他爭嗎?送到手上都不敢接。李淵還能如何?難道還能重新奪過權利?再把李世民殺了?且不說奪回權利困難重重,再看看李世民也已經是唯一的嫡子了。最重要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李淵在楊廣的打壓下都能忍氣吞聲那麼多年,還能忍不下這口氣?


玄武門之變設計的很巧妙,首先李世民向李淵密奏太子和齊王淫亂後宮。

第一,這事無論真假,都不可能公諸於眾。這也成了此次事變能做的如此保密的原因之一。而且李淵可能是為了更保密,反正當天他在湖上划船。

第二,李淵無論信還是不信,必然會召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宮對質。而且李淵也必然會召心腹重臣商議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在李世民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後,命尉遲恭帶著兩個人的人頭傳視太子和齊王府的府兵,於是東宮和齊王的人馬一鬨而散。李世民親自帶人入宮去見李淵,命令尉遲恭接管了宮中的防務。尉遲恭披甲執銳鮮血淋漓的去見李淵,明眼人都看的出來一言不合就要動手。


李淵困到湖中,面前又是一身煞氣的尉遲恭,能怎麼辦?而朝廷中能說上話的重臣剛好都被李淵召了過來,裴寂,裴矩,蕭瑀、陳叔達、封德彝等被好傢伙都是大魚,被一網打盡。

這都李淵心腹,這些人要麼主動表態支持李世民,要麼死。

就算李淵以後想翻盤,還是要靠這些人不是,結果呢?他們現在必須要首先表態支持李世民。這些人多機靈啊,分分鐘把太子和齊王說的如何不堪,結果要討論的事也不用討論了,什麼罪名都往上安。


這以後還怎麼翻盤,你們是首昌之人,即便翻盤了秋後算帳沒道理不辦首昌之人啊?陛下可以說是收到奸臣矇蔽,那大臣被矇蔽只有死路一條。否則你不辦叛軍首昌之人,如何名正言順的翻盤?如何宣佈別人是叛軍?這一下等於斷了李淵的後路。

李世民逼迫李淵下令對太子和齊王定罪,以謀反罪將太子和齊王家中的男丁全部誅殺,女子沒入李世民的後宮。其中就有著名的楊妃,到死她也沒有一個封號。

做完這些,就已經妥當了。李淵也沒機會翻盤了,罪是他和他的心腹大臣定的,李世民又有平亂大功。李淵還能怎麼辦?對於一個沒有機會翻盤的人,李世民在狠毒也不至於趕盡殺絕吧。


漁耕樵讀


依據一些線索,玄武門事件發生之後,李淵並不是沒有反抗。李淵是開國皇帝,也有一定的雄才,怎麼可能坐以待斃,任由李世民肆意妄為?當時,他的禁衛軍很可能與李世民的王宮勇士進行了殊死搏鬥,但最終歸於失敗。莫高窟曾經發現了很多古代文獻,被斯坦因博士盜運到歐洲。其中有一部文獻編號為S.2630,內容就描述了唐太宗李世民與玄武門之變。王國維研究了這部文獻,將它命名為《唐太宗入冥記》。

那麼,這部《唐太宗入冥記》說了什麼故事呢?是這樣說的。說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後,突然有一天死掉了,魂魄迷迷糊糊的來到了冥界。正巧,他遇見了冥界的一個判官,叫做崔子玉的。這個崔子玉就自報家門,說認識陛下。這個崔子玉在冥界很有權勢,但他在陽間卻是李世民的官僚,大概是縣尉這樣的芝麻小官。白天,崔子玉就在陽間上班,做他的小官,夜裡面就來做冥界判官。但是,崔子玉很不知足,他就想和李世民做交易,答應想辦法讓他還陽,李世民承諾回陽後提拔重用崔子玉,給他高官厚祿。

崔子玉就說,陛下,我給你提一個問題,如果你可以解答,我就立馬送你還陽。如果你解答不了,您一輩子就留下這裡了。李世民聽了嚇得半死,哆哆嗦嗦說,您一定要提一個簡單的問題,朕不會虧待你。

接下來,崔子玉就問,武德九年,李世民你為什麼殺兄於前殿,為什麼囚慈父於後宮?李世民一聽,啞口無言,沉默了半天,說他實在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崔子玉看他威脅李世民的目的達到了,於是替他出謀劃策,解決了這個問題,讓他順利通過了冥界的拷問。作為交換,李世民答應給他一個陽世的高官做做。



當然,這個故事是虛構,不過這個故事來源於當時唐朝民間話本。這也證明,李世民“囚慈父於後宮”,並不是空穴來風,在民間早就流傳開了。但是,所有的正史都沒有記載這個事件,這可能與李世民修改起居注有關係。在李世民之前,還沒有一個君主要看起居注,但他是頭一個。他為何要看?很可能就是為了纂改歷史資料,把他逼迫父親的事情掩蓋掉。

在史書上,還有關於李世民逼迫李淵的暗示。比如,《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裡面,說李世民起兵之後,“流矢及於內殿”。內殿,不就是李淵居住的皇宮嗎?箭都射到皇宮裡面去了,這意味著什麼?真相很可能是,李世民拿下玄武門之後,又撲向皇宮,迅速控制了李淵,逼迫他交出皇權。李淵失去人身自由,被迫答應。不久,李世民即位。而李淵惶恐的過下半生。


懷疑探索者


<strong>

史書記載,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除掉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之後,立即派大將尉遲敬德進入皇宮“護駕”,而此時,唐高祖李淵正在泛舟遊玩呢。他問身邊的大臣裴寂(曾經積極支持李淵起兵,位至宰相,後來被李世民發配了)自己此時應該怎麼辦才好。裴寂說:“太子和齊王本來就對我大唐開國沒做出什麼貢獻,既然秦王現在已經殺了他們,您應該把權力讓出來,如此才是天下歸心。”

李淵對這個建議深表贊同,便在宮中召見了李世民,而李世民見了父親之後“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李淵此時說了九個字:“近日來,幾有投杼之惑”。

投杼之惑是一個成語,其主人公是曾子。曾子是春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除了我們比較瞭解的曾子殺豬的故事,還有一個曾子殺人。話說某天突然有人闖入曾子家中,告訴曾子的母親說她兒子殺人了,曾母完全不信,繼續織布;不一會,又有一個人過來傳達了同樣的消息,曾母聽說之後,立即扔掉杼(即織布用的梭子)翻牆逃跑了。

李淵在此時說出這個典故,顯示出了他的大智慧:我看好你,並且早就表示過要立你為太子了,但是李建成為首的很多大臣都整天找茬,在我面前說你的壞話,他們這些糟老頭子真是壞的很。哎呀,我也是老糊塗了,怎麼就相信了他們的鬼話呢!

如此一來,李淵就避免了事態的繼續惡化,他當然也知道此時自己的抵抗是無謂的,所以不如順水推舟,在保全自己的同時給兒子留個好點的名聲,畢竟以後他們是要上史書的啊!

在玄武門之變發生三個月之後,李淵便選擇了禪位,自己當太上皇去了。


國史通論


李淵應該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會刀兵相見,自相殘殺,玄武門之變就像是一柄重錘打在了大唐這位開國皇帝的心上。

玄武門之變發生時,李淵還在想著怎麼化解太子和秦王之間的矛盾,殊不知兩兄弟已經在外面殺紅了眼。等到尉遲恭帶著滿身的血衝到李淵跟前時,李淵才知道發生了什麼,“太子謀反,已被秦王誅殺,我奉秦王之命特來保護陛下”。



尉遲恭此時來的目的不為別的,一是控制住李淵,當然名義上是保護;二是跟李淵“借要”調兵的手諭和信物,這樣秦王就可以指揮京城周邊的部隊了。李淵明白自己已經是大勢已去,只能交出軍政大權,三天後,立李世民為太子,為了顯示自己已無心國事,還下詔:“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兩個月後,禪位給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自此,李世民全面的接手了大唐的江山。



李世民對自己這位太上皇父親還是挺好的,起碼錶面功夫做得很足。李淵不願意去九成宮避暑,於是李世民為他修建大明宮作為李淵的避暑場所;在宴請吉利等人的宴會上,自己坐在下首對李淵稱臣,李淵大概這個時候才稍微的放下了心結。



其實李世民就一條原則,只要李淵不碰一切政事,那我們就什麼都好。


歷史伶俜者


自古關於玄武門之變的爭議就有很多,今天我打算為唐太宗李世民正一下名,仔細分析玄武門之變中李淵以及李世民的所作所為。


一、李淵如何保命?

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將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殺死,當時情況萬分危急。

建成殘忍,豈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跡。若非太宗逆取順守,積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堅持小節,必虧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煬帝,亦不及矣。—《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傳》

在玄武門之變那種危險的形勢中,李淵雖然成為一個極度危險的人物,但是並不需要保命,最開始李世民叫尉遲恭帶領人馬去保護李淵,雖然很多人分析說這是為了逼宮李淵,但是保護之名也是有的。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當時玄武門一片混亂,城外李建成黨羽還在拼命,城內除了李世民的人還有一些搞不清楚是敵是友的侍衛存在,很難保證李淵的安全,當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護李淵,要是李淵一死,李世民殺父罪名怎麼也無法洗脫,想要成為太子或者皇帝則名不正言不順,換言之,天下豪傑也不會同意,到時候必然有很多人以討伐李世民為由起義。

歷史上這樣的事件很多,比如宇文化及殺死楊廣,後來竇建德就以討伐宇文化及為由將宇文化及處死,雖然不是父子關係,但是這種民不正言不順的奪權方式得不到大家認可。

李世民深知這些道理,所以斷然不會輕易走錯最關鍵的一步。要說殺死李淵,就更加不可能,一個是沒有必要,一個是不能殺,畢竟父子之情還是有的。我想要是換做常人,早就把李淵一刀斃命,當初打江山的時候李淵答應日後讓李世民做太子,等到江山打下來又讓李建成做太子,出爾反爾,只是李世民大度。

立嫡以長,禮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隱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勢逼,必不相容。—《資治通鑑》

李淵眼看尉遲恭帶著人馬前來,自己大概問了一下情況:“門外叛亂者何人?”,尉遲恭告訴他是太子李建成與李元吉叛亂,李世民正在平叛。接著尉遲恭又請求李淵交出禁軍兵權讓李世民調動以平叛亂。

話說到這種份上,李淵自然知道該幹什麼,於是下了兩道聖旨,將禁軍兵權全部交給李世民,禁軍隨便李世民調動,這樣一來玄武門之變算是基本成功,沒有什麼懸念。

轉瞬李世民來到李淵身邊,不僅沒有什麼高姿態,還“跪而吮其上乳”,希望李淵原諒自己。一個父親在經受自己兩個兒子死去之後,那種父愛氾濫,自然是捨不得對李世民怎麼樣的。李淵並不是不敢,當時他打李世民幾下也沒什麼,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教育,沒人會說他,但是李淵明白自己已經沒有任何選擇,他只有李世民一個嫡子,不讓他做太子還有誰呢?

緊接著李淵做的事情就是讓李世民成為太子,幫助李世民瞭解三個月朝中政務,然後禪位給李世民,自己光榮退休,安心當自己的太上皇。李淵晚年還生下很多孩子,其中有些後來給李世民帶來很多麻煩,比如最小的兒子李元嬰,相當調皮,後來讓李世民很是繁瑣。


二、李世民如何善後?

玄武門之變基本事情處理完後,李世民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善後,穩定政權,既然要穩定政權,李建成之前的黨羽必須拉攏納入自己麾下,於是李世民將馮立委以重任,接下里是薛萬徹、還有李建成的謀臣魏徵等人,都相繼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這種不計前嫌的大度,是一般君王做不到的,很多君王都是採取殘忍的屠殺來達到最終穩定,李世民卻以仁義和德來服眾,足以見得李世民的厲害之處。

將大臣安頓好後,李世民還要籠絡貴族,比如弘農楊氏還有山東門閥鄭氏,他們要怎麼去籠絡呢?弘農楊氏中有個女兒是李元吉的老婆,也就是楊氏,李世民為了籠絡他們家族,把楊氏納入宮中,佔為己有,表面上很多人覺得李世民好色殘忍,實際上這樣做也是為了維持政治穩定,拉攏楊氏,對整個大唐江山社稷都有好處。



其次是鄭氏家族,這個家族原本一直支持李建成,因為其女兒鄭觀音就是太子妃,所以如今李世民要拉攏他們,才能促進穩定。但是李世民不能繼續把鄭觀音佔為己有,他採取的措施是對山東門閥貴族中的成員委以重任,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庇護,這樣一來,山東門閥就繼續支持李世民。

朝中軍心穩定,朝外政治穩定,整個玄武門之變以及李世民的上位過程算是完美收工。


結語

從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所有處理事情的方法來看,這樣的君主絕對是一個合格之人,要說他殺了哥哥弟弟,處於那種環境之下,誰都會那樣選擇!



嗔痴歷史觀


《弒兄殺弟 強納弟媳 一代明君? 》

弒兄殺弟---玄武門之變

唐高祖李淵背叛老表隋煬帝在太原起兵後,建立大唐王朝後,封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公元626年,大唐帝國剛剛成立八年,在大唐帝國都城長安一場政變正在悄悄醞釀,為了爭奪至高無上的帝位,在皇城宣武門大唐帝國的第二個皇子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取得了帝國實際上的最高權力。

太上皇--李淵

天下兩封--儲位之爭愈演愈烈,李淵為了安撫李世民“天下都是一家,東都和西都兩地,路程很近,只要我想念你,便可動身前往,你不用煩惱悲傷。”把天下做了兒戲一般,玄武門之變後作為一個五十八歲的老人,實際上失去了對國家的控制,為了自保。

1:態度端正,及時認慫,李淵聽聞玄武門之變後,對尉遲恭說,“好!這正是我素來的心願啊。”

2:及時放權:政變之後,高祖及時放權任命政變功宇文士及為中書令,封德彝為右僕射(亦相當於宰相);又以前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為御史大夫,前任中書舍人顏師古、劉林甫為中書侍郎,左衛副率侯君集為左衛將軍,左虞候段志玄為驍衛將軍,副護軍薛萬徹為右領軍將軍,右內副率張公謹為左武候將軍,右監門率長孫安業為右監門將軍,右內副率李客師為領左右軍將軍,把國家軍政大權完全交給李世民和他的手下。

3:避居別宮:自古皇家寡親情,兄弟相殘,父子相殺也是平常事情,政變之後李淵作為一個歷經風雨血腥的人自然懂得不要繼續在自己兒子面前晃悠,於是李淵主動遷宮弘義宮,後來改名為大安宮,謝絕外交以安兒子的心,於是做了三年的太上皇后離世。

李世民

1,為政變正名--讓尉遲恭取得高祖手諭為政變取得合理性,在第三天就立自己為唐太子。

2,把持軍權--讓高祖下詔書:“從今天起,軍隊和國家的各項事務,無論大小,全部委託太子處理和決定,然後再報告給朕。”節制天下軍權和把持全國朝政。

3,赦免太子黨舊部安撫人心;李世民頒佈太子令:“玄武門之變以前與東宮和齊王府有牽連的人、與太子謀反有牽連的人,一概不允許相互告發,對違反規定的人以誣告罪論處。”安撫了太子舊部。

4:重建父子情; 。李世民殺了親哥哥和弟弟後,他爹李淵傳召了他。李世民為表歉意,跪在父親面前並吸吮了他爹的乳頭,痛哭很久,而且對他老爹十分體貼。

5;盡殺子侄;李世民政變之後為除掉後患,痛下殺手殺了李建成的兒子安陸王李承道、河東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訓、汝南王李承明、鉅鹿王李承義,李元吉的兒子梁郡王李承業、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江夏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等幼兒,強納兄弟妻妾入宮。

我是長得很老很帥的老龍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有關必回),各位小主評論區再見。


老龍史社


玄武門之變是一招險棋,李世民險勝,這場血腥的殺戮在不同的史書記載中,呈現不同的面目,歷來為評論家所爭論不休,那麼事情的真相如何呢?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的下場如何?李世民是怎麼善後的?

根據《舊唐書》和《資治通鑑》的記載——

事發之時,李淵正在湖上泛舟,尉遲敬德直接闖入,李淵大驚,厲聲質問他為什麼而來?難道要謀反嗎?尉遲敬德說了幾句話,讓李淵如五雷轟頂,什麼也聽不見了。原來李世民誅殺了太子和李元吉,說他們無德無功,卻霸佔著位置狼狽為奸。

事情已成定局,李淵也是老狐狸,豈有負隅頑抗的道理,他說:“善!此吾之夙心也。”

李淵從起事到建國,當上皇帝都58歲的,他什麼樣的血雨腥風沒經歷過?玄武門這樣的事情,他經歷了好幾回了。權力比春藥厲害,在權力面前,人往往都還不如禽獸,別說是殺兄弟,弒父也是常有的事,李淵當然不能找死。

其實在玄武門之前,李淵做了很多“和事佬”的工作,他甚至想把大唐分成兩半,一人一半,當然那是開玩笑,那不是拿江山當兒戲嗎?

說起李世民如何善後,第一,就是問李淵要一個“處罰”,什麼“處罰”呢?當時秦王的兵馬和建成元吉的兵馬還在糾纏,“敬德請降手敕,令諸軍並受秦王處分,上從之。”

也就是說,這種不疼不癢,各打五十大板的“處罰”,其實是變相宣佈了政變的合法性。李淵都出了手諭了,說明這場政變,是在李淵的允許下進行的,這對李世民坐穩帝位大有好處。

第二,李世民對李淵,在眾人的目光下表明瞭“孝心”——“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這段只可意會,李世民的表演天賦也是沒誰了,放在現在能拿幾個小金人。

三天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他終於走到了夢寐以求的權力的巔峰。

當李世民坐穩權力核心的寶座後,他第一件事就是殺人。他把建成元吉的兒子全部殺光,很多才一兩歲,顯示了一個君主的殘忍。

李建成的六子(一子夭亡)——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訓、李承明、李承義均被處死。李元吉五子李承業、李承獎、李承裕、李承鸞、李承度也全部被斬首。

李元吉死的時候才二十四歲,他的兒子可想而知沒多大,李世民的舉動是非常殘忍的。

殺完之後呢?

賞,封賞,大肆封賞。拉攏,再拉攏,繼續拉攏。

比如魏徵,本是李建成的洗馬,李世民“不計前嫌”,繼續重用,大加重用,魏徵後來成為諫官錚臣,說白了就是給李世民漲點粉絲,讓李世民的歷史形象沒那麼黑。僅一個魏徵,就把李世民洗得很白,更不要說還有其他的原太子的人馬,都為太宗所用了。

政變功臣也都得到封賞,很多人成了凌煙閣的功臣,功臣之路果然也是累累白骨鋪就的,究竟在哪個方面有“功”,就不用多說了。

有的人會問,李淵是如何保住性命的?這也屬於玄武門之變的善後問題,李世民如何善後他的父親的?

李淵的下場還不錯,活了很大年齡,一方面李世民並未難為他,另一方面他竭力維持父子和好的局面,願意做戲,還尊他為“太上皇”。

貞觀三年,對於李淵是很重要的年份,李世民允許李淵”遷宮“——也就是說,放鬆了對他的管制。李淵遷宮弘義宮,後來改名為大安宮,大安宮在宮城西面,位置偏遠,比較狹窄,但李淵自得其樂,因為他獲得了自由。

“自由”此刻對於曾經在權力核心血雨腥風爭奪過,又在寶座上體驗過的太上皇李淵而言,成為他人生最寶貴的東西。

貞觀四年,李世民捉住頡利可汗,在大安宮大宴群臣,李淵說:”當年高祖被圍困白登城,這種恥辱他一生也未能報,我兒子能一舉剿滅突厥,證明我眼光是對的,我可高枕無憂了。“

這番面面俱圓的官腔打完,接下來就進入了愉快的父子融融的局面,李淵彈奏起琵琶,李淵起身翩翩起舞,眾人山呼萬歲。

後來李世民要幫李淵抬轎,這場戲做得很足。

值得一提的是,李淵的晚年還是比較安逸的,他心裡憤懣不憤懣不好說,面子上還是豁達通達的,反正他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對政治也沒野心了。

李淵晚年的時候,他幼年的子女都守在他身邊,他享受了天倫之樂,而且他也不缺少女人,日子過得還是蠻滋潤的,一直活到七十歲,也成全了李世民“忠孝”的美名。

貞觀九年,李淵在垂拱殿駕崩。


靜說歷史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李淵非常機智,對李世民說:“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意思就是李淵也是被李建

成、李元吉矇蔽了,希望李世民能夠不計較。

李世民聽了之後,選擇原諒李淵。

李建成是太子,而李世民是秦王,太子視秦王為眼中釘,一旦登上皇位,勢必會想方設

法除掉李世民。

到時李世民肯定會每天擔驚受怕,不知道哪一天人頭就要落地。李世民不甘心變成羔羊

任人宰割,他想要主宰自己的人生。

恰巧李建成搞起了動靜,多次把李世民身邊的人往外調,李世民知道,一旦他身邊無人

保護,那就離死亡不遠了。為了自保,李世民選擇先動手為強。

李世民先買通了玄武門守將,再去跟李淵告狀,說李建成圖謀不軌,李淵覺得很莫名其

妙,就把兄弟三人召進宮當面說清楚。

李建成覺得事出蹊蹺,不過他覺得玄武門守將是他的人,到時就算出事也有人照應。

李建成一進宮門就關上了,登時萬箭齊發,李建成當場死亡,李元吉也被尉遲恭殺死了。

<strong>

解決了兄弟二人之後,李世民來找李淵,本來想要殺掉李淵的,但是李淵突然說了

句:“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

李淵表示自己是因為聽信了李建成。李元吉的話才懷疑李世民有反心,他是被人矇蔽的

啊,猜忌李世民不是他的本意。

李世民聽了之後,覺得自己錯怪了父皇,反正皇位都是他李世民的了,就沒有再殺李淵了。

歡迎關注江水趣談,與您一起去解讀經典中的奧秘!


江水趣談


還要怎麼保命,李淵先認可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然後在被自願中退位就是了。李世民對於玄武門之變都做了精心的佈局,軍隊威望在手,何愁政變不成功。


李淵面對玄武門之變,所有兒子就剩下一個李世民了;而李世民表面保衛李淵,實際上是來逼宮,迫使李淵退位的。李淵沒得選擇,李世民南征北戰,整個大殿幾乎都是支持李世民的。李淵想反抗,也是有心無力。

李世民做上皇位,黑化李建成、李元吉等人,並告訴世人自己發動政變是逼不得已;而對於逼宮李淵的動作辯解理由不那麼好找,也就不怎麼提此細節,就是一句話帶過。接著打壓、消滅李建成等人的勢力,直至消失殆盡。善後完成。


李世民上位不正,但卻是一位合格的君主;在封建史上這麼多位帝王,唯獨李世民一位皇帝同時得到士大夫認可和民間百姓認可。因為李世民執政不會採用過激政策,得罪任何一方;比如對於貪汙腐敗問題,都要懲處以回應百姓;而懲處的力度有意識的控制,防止超出士大夫的接受範圍。李世民因為對各方勢力都安撫的比較好,採取的政策比較中庸,才擁有如此好的口碑;執政的卓越能力對於不正當的上位人們就不會過分在意了。如果做皇帝做的一塌糊塗或者成績平平,估計看待李世民又是一種態度。


過去即歷史


玄武門之變,李二出兄不意,攻兄不備,在大哥李建成能操控局勢的京城下手。收買玄武門守將常何,設伏玄武門。先告御狀說建成、元吉與庶母張姨妤、尹德妃不清不白,在建成、元吉親赴皇宮自證是潔白的波斯貓,走過必經之路玄武門時,親自射殺太子建成,尉遲恭射殺元吉。



但建成、元吉的餘黨東宮衛隊翊衛府車騎將軍馮立、副護軍薛萬徹、謝叔方率東宮、齊王府精兵二千人殺奔玄武門,李世民造反部隊寡不敵眾,形勢萬分危急。



李世民的善後分以下幾步走:

一、讓尉遲恭拎出李建成、李元吉的腦袋,以渙散太子及齊王餘部的軍心。

如太子、齊王餘部死戰,李世民沒好果子吃,馮立等甚至揚言要去攻打秦王府。這一拎頭妙招,讓太子及齊王部鬥志全消,很快潰散。薛萬徹和數十騎逃亡到終南山,馮立殺掉敬君弘後,也解散士兵,逃到荒野。



二、控制李淵。

殺兄、殺弟後,並不等於天下穩到自己手中了,還有坐船在海池裡的李淵,他是皇帝,一旦老爹翻臉,李二就變成叛亂總頭目必遭殺戮。所以,反正一身黑的尉遲恭頂盔貫甲,衝進皇宮,直言不諱地告訴李淵:秦王因為太子、齊王作亂,已誅殺他們,恐驚動陛下,派臣來護駕。(護駕是假,綁架是真)。皇帝問寵臣裴寂:如何是好?蕭瑀、陳叔達嚇得尿了褲子,連忙說:秦王功高,不如封為太子,交以軍國大事。皇帝下令各軍受秦王指揮,天下大定。世民穩住局勢,又殺光建成、元吉家的所有兒子。

李淵如何逃生。

一、李淵沒想到三個兒子自相殘殺,儘管心如刀絞,但仍冷靜。他知道三個成年兒子只剩一個了,不管願不願意,天下只能交給老二啦。

二、老二腹黑,尉遲恭臉黑,殺人魔頭,現在皇宮已被李二控制,自己已從皇帝變成最高檔的人質。人在屋簷下,不能不低頭。再不低頭,必被老二殺頭!李二能射殺哥哥、弟弟,作為殺人犯、叛亂分子,不在乎多殺一個爹爹。

三、於是,李淵和李世民通力合作,使盡渾身解數,上演了一出表演秀。

李淵一代梟雄,搖身一變,變成聽話的老頭,他讓黃門侍郎裴矩到東宮給將士們講清情況,東宮衛隊收兵解散了。李淵召見李老二,用手撫摸他的頭:這幾天,我幾乎象曾參的母親那樣,被很多謠言動搖了對自己親生兒子的信任。李世民跪下來吮父親的乳頭,大哭了很久。

四、當天,李淵頒佈詔書,赦免全國罪犯,只問罪建成、元吉兩人,餘皆無罪。一應軍國大事由世民處理。從此李淵交出軍政大權,發揚龍馬精神,一心泡妃子生孩子去囉!不怕世民不給弟弟們封王啊!

五、李淵為建成、元吉的十幾個兒子請免一死,李二把臉一黑,把手一揮,侄子們全部咔嚓啦!

要麼下做,要麼做絕。這才是世民的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