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禕在宴會上被刺殺,幕後凶手是誰,會是主張北伐的姜維嗎?

用戶64359795


費禕之死無疑是三國曆史上一個無解的謎案,而最大的嫌疑的人就是姜維。

諸葛亮去世之後,蜀國依舊有能力與曹魏抗衡,但隨著一起謀殺案的發生,蜀國的命運就此被改寫,諸葛亮的心血付之東流,這場兇殺案就是三國末年著名的“費禕遇刺案”。

費禕何許人也?

費禕學識淵博、聰明過人、知人善用、光明磊落、操守廉潔、性格謙恭,對內製定安民之法,對外計劃攘敵之策。

費禕的智慧被諸葛亮認可,費禕的為人被劉禪所信任,諸葛亮出征之時,費禕經常以“外交使節”的身份出使吳國,與孫權商談蜀吳兩國共同抗曹的具體事宜,費禕的口才和人品被孫權大為讚賞,因此,費禕在蜀吳兩國的口碑都十分良好。

《出師表》裡面,這個了也是親自推舉過費禕。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諸葛亮去世之前,親口指定費禕、蔣琬作為自己的接班人輔佐劉禪管理蜀國,可見費禕對於蜀國的作用有多麼重要。

費禕遇刺案的經過

延熙十六年正月 ,蜀國全體人民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中,身為諸葛亮接班人的費禕在葭萌關主持歲首大會。

生性灑脫的費禕在酒宴之中推杯換盞、豪飲美酒,不經意間便歡飲沉醉,刺客郭脩趁費禕酒醉之時靠近他的身旁,抽出刀子便刺向費禕的心臟,費禕躲閃不及,當即死亡。

衛兵擒住郭修後,不由分說的將郭脩,當場殺死……

刺客郭脩

刺客郭脩原本是魏國涼州西平人,曾宣誓效忠曹魏政權,姜維征戰西平時郭脩被俘。

一向憎恨魏國將領的姜維,一反常態的將郭脩推舉為“左將軍”,正是因為姜維的大力推舉,身為俘虜的郭脩才能夠得到官職,並且混入只有蜀國的中、高層人物才能參加的歲首大會。

費禕遇刺案的疑點

疑點一:郭脩為什麼要刺殺費禕?

理論上來說,郭脩效忠於魏國,而費禕是蜀漢政權中的關鍵人物,如果郭脩企圖打擊蜀國,殺死費禕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這個答案似乎說不通。

第一,如果郭脩企圖向世人顯示對魏國的忠心,大可在姜維面前以身殉國,沒有必要“夾著尾巴做人”投降蜀國作一個階下之囚。

第二,郭脩並不知道自己會被姜維提拔,所以他不可能在投降之前就計劃好了刺殺費禕的過程。 第三,從灌醉費禕,到郭脩靠近費禕的過程一氣呵成,這很顯然是一場謀殺,而不是簡單的刺殺。

疑點二:衛兵為什麼要將郭脩當場殺死?

《蜀書》、《後主傳》、《費禕傳》中寫的很清楚:“郭脩被蜀兵殺死。”並不是自殺。 為什麼衛兵要將郭脩殺死呢?難道不應該抓起來調查一番嗎? 這兩個疑點,將“費禕遇刺案”性質變為“謀殺費禕案”。 通過調查史書中的蛛絲馬跡、各種線索,歷史將真相的指針,指向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姜維。

幕後兇手姜維

證據一: 姜維與費禕素來不和,二者之間不合表現在政治思想的分歧上。 姜維是“鷹派”,費禕是“鴿派”,姜維是個“賭徒”,費禕是塊“石頭”。

諸葛亮過世後,費禕堅持休養生息,不管是前面的魏延還是後來的姜維,每每要求出兵伐魏,費禕都裁製不從。可以說費禕在世時,姜維被打壓的很慘。特別是蔣琬死後,二人矛盾一度升級,堪稱針鋒相對,《三國志》記載,費禕死後,姜維立刻便率領數萬大軍出征。可見姜維有多麼盼著費禕死。

證據二: 郭脩能夠在短時間內成為左將軍,參加歲首大會,姜維起到了決定性因素。 劉備、馬超、張飛均當過左將軍,可見左將軍這個官職並不是一般人能當的,尤其是劉備當過左將軍之後,這個官職更是非心腹大臣不能賜予,而郭脩區區一個俘虜,卻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升任左將軍,沒有一個強硬的後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擔任蜀國大將軍的費禕之外,只剩下劉禪和姜維了,劉禪雖然傻,但不至於把自己老爹當過的官職賞給俘虜。 如此一來,便只有姜維有這個權力,和動機。

證據三:《姜維傳》中寫的很清楚:“好立功名,陰養死士……”。

好一個“陰養死士”,把姜維的心性寫的明明白白, 郭脩不就是死士嗎?

《福爾摩斯》中一句話寫的非常好。 當一切合乎情理的線索全部指向一點時,哪怕這一點再不可思議也是絕對真實的。“費禕之死”的一切線索都指向了姜維,雖然不能就此斷定姜維是不是幕後黑手,但從嫌疑上講,他絕對是“費禕謀殺案”最大的嫌疑人。

<strong><strong>


白話歷史君


公元253年正月大將軍費禕在漢壽邀請了群臣慶祝新年。其間費禕喝醉了,郭脩以手刃趁機殺死費禕。郭脩不用說也是讓在場的其他人誅殺。在此之前張嶷看見費禕喜歡交朋友又對剛歸附的人很信任,特意寫一封書信告戒費禕。三國志:昔岑彭率師,來歙杖節,鹹見害於刺客,今明將軍位尊權重,宜鑑前事,少以為警。三史書並沒有記錄費禕的反應,他也應該沒有聽進去。郭脩是公元249年姜維率偏師攻打西平,帶回來的魏人。郭脩在蜀漢官居左將軍,待遇也是很不錯的。 有兩種說法一是郭脩為魏國,二是姜維指使。據魏氏春秋郭脩一開始是想刺殺劉禪,因沒有機會下手才轉而刺殺費禕。我認為不是為魏國,郭脩在魏國官職只是中郎小官。而裴松之是講郭脩沒有在魏國任職,為國而刺殺說法不通。而且蜀漢給的待遇也不錯。據魏氏春秋劉禪任命郭脩為左將軍。這是當年馬超做過的官職,多少將軍奮戰一生才能做到的名號將軍。劉禪是庸常之君,費禕也不北伐的。刺殺他們於魏國何益。魏國在郭脩刺殺費禕八個月後才下詔嘉獎。說明魏國隔了很長時間才知道有這回事。



姜維指使原因在於費禕阻止他北伐。公元241年蔣琬提出順漢水東下收復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西城、錫等縣。蜀漢很多人反對此計劃。劉禪於是派尚書令費禕、中監軍姜維去傳達旨意並勸阻大將軍蔣琬。姜維卻趁機提出了蠶食雍涼的計劃。蔣琬贊同,並也說服了費禕。蔣琬給劉禪上上疏建議任命姜維為涼州刺史。計劃是姜維率軍為先鋒,蔣琬率大軍為後援。劉禪也同意了此計劃。三國志:遷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蔣琬姜維都從漢中回到涪城。姜維雖然率了偏師西入,但蔣琬突然生病,公元246年去世。蔣琬去世後,姜維升任衛將軍。跟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呂乂任尚書令。蔣琬死後姜維繼續多次提出誘羌、胡以為羽翼,奪得隴右以西。每次想大舉北伐,費禕都會阻止,最多給姜維一萬人。三國志: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費禕拒絕的理由是當年丞相都沒有做成這件事,何況我們才能遠不如丞相。所以說姜維是有動機的。



費禕一死,不久後姜維就率軍北伐了。 但我認為姜維不會這樣做。首先來說姜維跟費褘共事二十多年,關係還是比較好的。而且姜維在蜀漢也是很受重用。犯不著為了北伐就把費禕殺了。諸葛亮時期: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行護軍徵南將軍。蔣琬時期: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平襄侯是縣侯。這時姜維才三十三歲。據後漢書郡國志:涼州—漢陽郡(天水郡)—平襄縣。)徵西大將軍、涼州刺史。費禕時期:衛將軍、錄尚書事、假節。此時姜維不過四十五歲。



我認為還有兩個人有重大嫌疑。那就是陳祗和黃皓,因為他們也是既得利益者。公元246年擔任侍中、尚書令的董允去世。陳祗接任侍中,呂乂接任尚書令。陳祗接任侍中後就跟黃皓互為裡表。黃皓開始干預朝政,陳祗又深得劉禪寵信。公元251年呂乂去世,陳祗接任尚書令。而大將軍費禕自公元248年就出屯漢中,公元251年返回成都。雖然費禕在漢中,但朝中大事都要先諮詢他的意見才能實施。三國志:雖自身在外,慶賞刑威,皆遙先諮斷,然後乃行,其推任如此。這樣就使得尚書令陳祗空有其名而無其實。自然是不想費禕回來的。費禕回到成都後有望氣的人對他講成都沒有宰相位,於是費禕北屯漢壽。太巧合了吧,以前怎麼沒有望氣者這樣講過。望氣者就是那些風水迷信那一套。而黃皓也曾以巫師的口告訴劉禪魏國不會伐蜀。我認為是有人不想讓費禕待在成都。公元252年冬天費禕在漢壽開府。開府就是建立府署並自選僚屬,就是費禕可以任命大將軍府官員。諸葛亮任丞相時就開府。例如魏延任丞相府司馬、馬謖楊儀費禕任丞相府參軍、蔣琬張裔任丞相府長史。蔣琬在世時就以尚書令開府。費禕開府就使得尚書令陳祗更加有名無實了。當年蔣琬能以尚書令開府,陳祗任尚書令卻並沒有開府。這就跟當年諸葛亮和李嚴同為顧命,諸葛亮開府而李嚴卻不開府。



費禕死後,姜維常年統軍北伐。陳祗從來都不制止姜維。因為姜維常年在外征戰,很少參與朝政。陳祗深得劉禪寵信,又跟太監黃皓勾結在一起。所以姜維的地位雖然在陳祗之上,但權力是不如陳祗。三國志:大將軍姜維雖班在祗(陳祗)上,常率眾在外,希親朝政。祗上承主指,下接閹豎,深見信愛,權重於維。而宦官黃皓在董允在世時是敢幹預朝政的。但是自從公元246年董允去世,陳祗接任侍中。陳祗跟黃皓勾結在一起,黃皓開始通過陳祗干預朝政。三國志:陳祗代允(董允)為侍中,與黃皓互相表裡,皓始預政事。公元251年尚書今呂乂去世,陳祗又接任尚書令。陳祗的權力更大,宦官黃皓更能干預朝政。這年夏天大將軍費禕突然從漢中返回成都,這兩者間也許是有關聯的。大將軍費禕遇刺身亡,宦官黃皓完全撐握了蜀漢的大權。華陽國志:自禕(費禕)歿後,閹宦秉權。



公元255年八月姜維北伐,在洮西之戰中斬殺魏軍數萬人。這是自襄樊戰爭以來,蜀漢取得的又一次重大勝利。姜維因功封為大將軍。三國志: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公元256年姜維計劃再次北伐,利用上次的大勝。姜維北伐策略是他親率主力進軍上邽,並命令漢中都督胡濟率軍在上邽跟他匯合。因胡濟並沒有趕到,以致姜維大敗。三國志:與鎮西大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故維為魏大將鄧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離,死者甚眾。姜維損失在萬人左右。我認為胡濟失期上邽是有陰謀。姜維行軍打仗多年不會不給胡濟足夠的時間行軍,但胡濟偏偏趕不到。姜維段谷大敗後,主動上書自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三國志:眾庶由是怨讟,而隴已西亦騷動不寧,維謝過引負,求自貶削。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姜維大敗後好像也沒有問責胡濟,胡濟也沒解釋自己為什麼會失約。而失期的胡濟不得沒有受懲罰,反而升為右驃騎將軍。

我認為背後是有人指使胡濟失期的,不然胡濟拼命也會趕到。必竟姜維此時是大將軍,事後姜維問責他也不好受。能讓胡濟不怕姜維問責的,蜀漢有三個人即後主劉禪、尚書令陳祗、黃門令黃皓。我覺得劉禪不會這樣做。陳祗和黃皓這兩個人很有可能。公元254年時姜維還只是衛將軍,班位在尚書令陳祗之下。公元256年春就升姜維為大將軍,班位在陳祗之上。蜀漢一共只有三位大將軍,蔣琬費禕姜維。姜維是唯一憑藉戰功得來的。姜維升為大將軍後,班位就在陳祗之上。在當年姜維準備趁勝進軍。給胡濟下命令在上邽匯合,結果胡濟失期不至。姜維因戰敗自貶為後將軍,連降了四級。正常來說姜維應該問責於胡。,姜維沒有這樣做是因為心知肚明。 在劉禪內心深處,陳祗黃皓這樣的才是忠臣。


小鴻哥


刺殺費禕並沒有什麼幕後兇手,只是郭脩的個人所為,所謂姜維主使不過是陰謀論的想法而已。

延熙十六年,也就是公元253年,蜀漢大將軍費禕在新年宴請群臣,喝的大醉,結果被出席宴會的魏國降將郭脩刺殺。本來這也只是一件很普通的刺殺事件,不過因為費禕在位時,一直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姜維每次請命北伐時,費禕都表示反對,給他的部隊不過萬人左右。直到費禕遇刺以後,姜維才得接管兵權,在延熙十六年夏就發起了北伐。因為姜維成為此次刺殺事件的最大受益者,而且郭循又是被姜維俘虜回來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郭脩刺殺費禕的幕後主使是姜維,不過這以說法並不可信。

根據《魏氏春秋》記載,郭脩是魏國西平人,素有才名,年輕時就被封為中郎。中郎雖然在三國時期不過時一個榮譽稱號,並無實權,不過年少時能得到這個封號,也算很有前途的。結果郭脩卻被姜維抓到了蜀漢,妻離子散,雖然被劉禪封為左將軍,但是依然心中怨恨。所以郭脩多次欲刺殺劉禪,因為沒機會得手,才改為刺殺費禕。

郭脩既然對被俘虜到蜀漢耿耿於懷,那麼對把他抓來的姜維自然也是充滿怨恨,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麼可能聽從姜維的安排,去刺殺費禕。姜維要是私下和郭脩會面,倒可能被郭脩直接給殺了。所以姜維不可能和被俘以後的郭脩勾結,刺殺費禕。

而且郭脩刺殺費禕以後,他被曹芳追封為長樂鄉侯,食邑千戶,追諡威侯,並讓他的兒子繼承了爵位,加拜奉車都尉。從這點看,郭脩刺殺費禕,應該還是怕自己在蜀漢當官會連累留在魏國的家人,因此冒險一搏。


所以說郭脩刺殺費禕,應該是出於自己的目的,姜維不大可能和他勾結。


不沉的經遠


公元253年,成都歌舞昇平。蜀漢實際掌權人費禕喝的醉醺醺的,突然一個人手持武器衝過來,接連在費禕身上連刺數刀,85歲的費禕當場死亡!費禕和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蜀漢四相。費禕的死是蜀漢重大損失,也成為一個三國曆史上千古懸案!費禕位高權重,但是刺殺他的那個人是魏國降將郭修,演義中寫成郭循。以他的身份是不可能出現在那次高級宴會上的。但是偏偏他出現了!三國志對費禕的死寫的相當含沙射影。影射的矛頭直指姜維。

眾所周知,姜維是諸葛亮的衣缽繼承者。他繼承諸葛亮的遺志。不斷地北伐中原。造成蜀漢國力空虛。費禕屢次勸阻他:說我們的能力和諸葛丞相比相差太遠,諸葛丞相尚不能成功,何況是我們呢?姜維剛愎自用,但是蜀漢的兵權全在在費禕手裡掌握著,費禕每次調給姜維的兵力只有幾千人,屬於小規模的騷擾行動,根本對曹魏構不成影響。但是費禕死後,蜀漢兵權盡歸姜維!沒有了羈絆,姜維開始大規模北伐曹魏!姜維文武雙全,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說的就是他。但是姜維剛愎自用,最終功敗垂成,死在成都之亂中。

費禕是蜀漢保守派,他也是姜維北伐的最大障礙。但是費禕也是為了蜀漢著想,為了保存蜀漢實力,但是姜維為了完成諸葛亮遺志,不顧蜀漢國庫空虛,窮兵黷武。而郭循作為一名曹魏降將,如果沒有人的知識,他根本不可能出現在那次宴會上,因為費禕是蜀漢的實際當家人!巧合的是費禕死後,姜維大權在握,也恰恰印證了這一說法!




傳播快樂的小精靈


肯定是姜維囉!

具體原因:

1. 諸葛亮死後,費禕成蜀國第一權臣,屬於休養生息的右傾主義保守派,處處節制左傾主義冒險派姜維——尿不到一個壺裡。姜維:我忍你已經很久了!

2. 費禕搞個了年會,想把茶話團結,不想喝多了點,麻痺大意,姜維逮到了機會,暗中指使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降將把費禕捅死了。

3. 後來姜維成了蜀國第一權臣——費禕死後的最大受益者!

4. 姜維的北伐慾望實現了,但他窮兵黷武,最終失敗了——把蜀國最後一點積蓄打沒了。


Ps:

蜀漢(西元221年~263年),又稱季漢,三國之一。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漢室宗親劉備在軍閥混戰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次年(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四川(蜀地)成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

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時期佔據荊州、益州,國力強盛,但是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元氣大傷,後來諸葛亮治國,恢復生產,使得能與魏吳抗衡。蜀漢後期擁有益州、漢中、南蠻等地(今四川及雲南、貴州北部、陝西舊漢中府一帶)。後被曹魏所滅。

劉備以延續漢室政權稱國號為“漢”,又統治地區古稱為“蜀”,歷史上為區別東漢和西漢,故稱為“蜀漢”、“季漢” ,又因曹魏和西晉並不承認其國號為“漢”,而稱之為“蜀”,“蜀”遂成為其俗稱。


山雨夏


蜀漢大將軍費禕被刺殺之迷

姜維的嫌疑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後,姜維回成都被封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

四年後延熙元年,姜維隨大司馬蔣琬駐軍漢中,蔣琬任命姜維為營司馬,數率偏軍西入。

何為偏軍呢,就是小股部隊,蔣琬給姜維每次不足一萬的部隊,打打西面的羌族。

延熙十年,姜維第一次北伐魏國,當時蔣琬已經去世,繼任大將軍的是費禕,姜維率軍出隴西與魏國大將軍郭淮、夏侯霸大戰,試探性攻打勝負未果後撤退。

延熙十二年,蜀漢朝廷使姜維假節,姜維率軍攻打曹魏的西平縣,不克而還。

姜維自以為熟知西方風俗,文武雙全,所以想拉攏羌、胡為蜀漢所用,這樣就可以控制隴西地區。但是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什麼意思呢?

姜維每次自信滿滿,想學習諸葛亮大規模北伐,大將軍費禕都不允許,費禕和蔣琬一樣每次只給姜維不到一萬人的部隊玩玩。

第二年的延熙十三年,姜維再次率領不到一萬人的部隊攻打西平縣,俘虜後來刺殺大將軍費禕的兇手!魏將郭修。

延熙十六年春季,大將軍費禕被郭修刺殺身亡。而才到同年夏季,興奮的姜維終於能率領蜀軍主力數萬人自石門圍攻南安,魏國援軍還沒到,姜維就已經遭遇後諸葛亮一樣的問題,軍糧耗盡而退軍。

兇手郭修何許人也?

一個被姜維俘虜的魏國中郎將,三年後刺殺了大將軍費禕。

郭修被俘虜後肯定投降了,因為被劉禪封為左將軍。左將軍啊,當年劉備馬超的官職還是左將軍,當年姜維的官職是衛將軍,一個被俘虜投降的敵國官員,沒有姜維的推薦,怎麼可能能當左將軍,甚至能接近大將軍費禕。

253年,蜀漢大將軍費禕於漢壽縣開辦歲首大會,左將軍郭修當時在座,趁著費禕喝醉,郭修親手刺殺費禕,自己亦被蜀人所殺死。

消息傳到魏國,同年八月,魏帝曹芳下詔追封郭脩。

“故中郎西平郭修,砥節厲行,秉心不回。乃者蜀將姜維寇鈔修郡,為所執略。往歲偽大將軍費禕驅率群眾,陰圖窺窬,道經漢壽,請會眾賓,修於廣坐之中手刃擊禕,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夫追加褒寵,所以表揚忠義;祚及後胤,所以獎勸將來。”

曹芳下的詔書,曹芳239年繼魏國皇帝位,年僅八歲,253年,曹芳22歲。

而魏國於249年發生了高平陵之變,251年司馬懿去世,253年這年大將軍費禕被刺殺事件發生,這道聖旨不是傀儡皇帝曹芳發出的,而是魏國真正的掌權者司馬師發出的。

追封郭修為長樂鄉侯,食邑千戶,賜諡號為“威”,其子承襲父爵,加拜奉車都尉,重賞。

首先,曹魏朝廷不可能有意派郭修詐降刺殺接近大將軍費禕,費禕是個主和派,才能遠遠比不上諸葛亮,主張蜀漢修養生息,等曹魏有變故再大規模北伐,反對姜維直接大規模北伐,說諸葛丞相那麼厲害都不能成功,何況是我們這些人。

派人詐降把費禕刺殺了,姜維上位,讓姜維來連年騷擾魏國邊境?這顯然不可能。

郭修本人的動機呢,沒有滅國之仇,沒有父母被殺之仇。就算有親人被殺之仇,也是殺打西平的姜維,不可能殺費禕。

費禕被刺殺,受益最大的就是姜維,可能是出於懼怕被費禕壓抑一輩子的心理。

從此能不受約束,帶著蜀軍主力北伐。疑點最大的還是姜維,短短三年,把郭修培養成死士,死士者,為了富貴或者報恩賣命。

為姜維指使的可能性最大,一個降者沒有理由無故拼了命刺殺大將軍費禕,再說他姜維自己也是降將,也沒有刺殺諸葛亮,郭修在知道自己也必死的情況下。或許,郭修本身就是個頭腦發熱的人。


譜寫歷史長歌


事實上,當時姜維與費禕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盡皆知,出兵的限制等等,作為當時諸葛亮欽點的繼承人,他是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的

那作為刺客的郭修當時如何與他接近?

是費禕考慮不到麼,雖說費禕主政期間偏向於安於一隅,但是當時也確實達到了應有的政治效果,所以在情商和能力上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完成這一任務的費禕其實於使命上已無虧欠,不論兇手是誰,是否有這次刺殺,歷史的潮流總是不會因此發生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