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土耳其把土耳其海峽給填了,會怎麼樣?

雪從雙


土耳其海鮮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必經之路,如果土耳其海峽被堵住,那麼黑海和裡海一樣,變成一個與世隔絕的大湖,黑海沿岸國家都得找土耳其玩命

土耳其海峽並非只是一個單獨的水道,它是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組成的,這裡不僅是黑海前往地中海的必經之地,也是連接歐洲和亞洲的交通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土耳其海峽)

不過大家也不要過度高估了土耳其海峽,雖然這裡是黑海出入外洋的唯一通道,但是黑海沿岸國家都不是什麼發達國家,每年過境的商船隻也不算特別多。土耳其海峽之所以比較出名,是源自俄羅斯和土耳其之間關於出海權的爭奪。

俄羅斯自建國之後自詡為第三羅馬,一直很想搶回被突厥人(土耳其人)佔據的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天的伊斯坦布爾,因為這裡曾是東羅馬帝國的都城。

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想獲得通往西方的出海口。但是在拿下黑海北岸後,俄羅斯發現要前往外洋還得通過土耳其海峽,於是沙俄打了數百年的俄土戰爭。

1774年,沙俄在第五次俄土戰爭中獲勝,奧斯曼土耳其作為戰敗國被迫簽訂了《楚庫克-凱那爾吉和約》,俄國商船獲得自由通行海峽的權利。

到1833年,沙俄又趁土耳其忙於與埃及作戰期間,再度強迫土耳其簽署了《溫卡爾-伊斯凱萊西條約》,該條約規定土耳其海峽只對沙俄一國軍艦開放。在此後的8年間,土耳其海峽一直被沙俄所壟斷。

沙俄控制土耳其海峽的行為讓英法等國十分不滿,於是在1841年,由英法牽頭,英國 俄國 奧地利 普魯士 法國又搞了一個《倫敦海峽公約》,聲明在和平時期,一切軍艦不得在通過海峽,但土耳其可以自行批准友好國家軍艦過境。

之後由於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沙俄又與英法簽訂了《巴黎和約》,該條約重申1841年《倫敦海峽公約》的原則。

1914年一戰爆發,沙俄同英國達成《君士坦丁堡和海峽問題秘密協定》,英國同意戰後沙俄佔領土耳其海峽和君士坦丁堡。眼瞅著自己數百年來的夢想即將實現,但可惜的是沙俄爆發了革命,為了防止英法借道土耳其海峽進攻蘇聯,蘇轉而支持土耳其。

土耳其在一戰末尾也發生了革命,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國擊敗了遠征土耳其海峽的英法聯軍,在加里波利之戰中成功地保衛了土耳其海峽和伊斯坦布爾,而英法聯軍則在此次戰役中傷亡超過15萬人。

得益於加里波利之戰的勝利,土耳其與協約國重新簽署了《洛桑條約》,該條約對土耳其海峽作出的規定,要求在和平時期任何人商船都有權自由通過海峽,戰時土耳其則有權封鎖海峽。

然而此時已經穩定下來的蘇聯則要求土耳其徹底放開海峽,但遭到拒絕,於是蘇聯拒絕簽署《洛桑條約》。

到1936年,在土耳其的提一下,土耳其、英國、法國、蘇聯、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日本等洛桑條約簽字國代表,在瑞士的蒙特勒召開了制定新的海峽制度的國際會議,最後各方簽署了《蒙特勒公約》。

《蒙特勒公約》恢復了土耳其對土耳其海峽的全部主權,但依然強調土耳其海峽的國際水域熟悉,該條約的規定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無論和平時期還是戰時,各國商船均可自由通過土耳其海峽

二、和平時期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可自由通過海峽

三、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通過海峽要受到一定限制,即同一時期通過的軍艦總噸位不得超過1.5萬噸,在黑海停留的船隻總噸位不得超過3萬噸,停留時間不得超過21天

四、在戰時如土耳其為中立國,各交戰國軍艦均不得通過海峽,如土耳其為參戰國,則由土耳其政府自行決定是否允許別國軍艦通過。

二戰之後斯大林曾想攜戰勝國餘威逼迫土耳其將海峽交由蘇聯政府共同管理,但因為後來土耳其加入北約,斯大林的企圖沒能實現,至今《蒙特勒公約》依舊有效。

總的來看,今天的土耳其海峽只是對黑海的沿岸國家非常重要,對其他國家的重要性很一般,相比於馬六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海峽、曼德海峽而言,土耳其海峽的重要性要遜色很多很多。像是國人關注土耳其海峽,是因為當年遼寧艦回國時曾在這裡被土耳其給攔住了,後來是幾經交涉後遼寧艦才通過了土耳其海峽。

(遼寧艦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在土耳其海峽中,博斯普魯斯海峽位於最北邊,這裡連接著黑海和馬爾馬拉海,海峽西邊就是伊斯坦布爾,因此也叫“伊斯坦布爾海峽”。

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的地方僅僅750米,如果堵住這裡那麼黑海就徹底與世隔絕了,黑海沿岸的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格魯吉亞就變成內陸國了,而俄羅斯的黑海艦隊也就變成“黑海湖艦隊了”,這幾個國家是絕對不會同意土耳其封死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黑海地理位置)

而且大家也不要認為大海是平靜不動的,大海是有洋流穿梭的,土耳其海峽也有洋流通過,因此想堵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千佛山車神


土耳其海峽是土耳其的錢袋子,土耳其不可能填了。

世界上最大的海,是位於澳大利亞東北的珊瑚海,面積約479萬平方公里,我們熟悉的地中海面積不過約251萬平方公里。那麼,世界上最小的海在哪裡?巧合的是,就在地中海。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陸間海,北臨歐洲,南臨非洲,東臨亞洲。地中海除了“主海”之外,還有很多附屬海。比如意大利南部與撒丁島、西西里島之間的第勒尼安海,意大利東部與巴爾幹半島之間的亞得里亞海,著名的愛琴海也是地中海的附屬海。黑海與愛琴海之間,只隔著黑海海峽(也稱土耳其海峽,東北有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有達達尼爾海峽)。
一般來說,愛琴海被認為是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水上通道,其實不是。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之間的馬爾馬拉海,是連接黑海與愛琴海的水上通道,出了愛琴海,才是地中海。馬爾馬拉海,正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海。

馬爾馬拉海有多小呢?約1.1萬平方公里,南北的寬度約有70公里,東西的長度約有270公里。這是什麼概念?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蘇必利爾湖,面積約8.24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世界上最大的湖,面積是世界上最小的海的7倍多。
黑海的戰略意義不用多說,這是俄羅斯(包括沙俄、蘇聯等時期)距離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最近的海域。沙俄的向南擴張,直接損害了奧斯曼土耳其的利益。十次俄土戰爭(不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沙俄與土耳其的戰爭),土耳其勝多負少。但是,值得土耳其慶幸的是,黑海兩個海峽,包括馬爾馬拉海,還處在土耳其的完全控制之下。土耳其控制馬爾馬拉海,就能死死攥住俄羅斯出入地中海、印度洋的鑰匙,就能和俄羅斯討價還價,為土耳其爭取最大的利益。

都知道博斯普魯斯海峽非常重要,但即使俄羅斯控制了博斯普魯斯海峽(含伊斯坦布爾),只要土耳其還控制馬爾馬拉海,俄羅斯依然出不了黑海。馬爾馬拉海與黑海、愛琴海一樣,都是亞洲與歐洲的地理分界線之一。馬爾馬拉海的西海岸,是歐洲巴爾幹半島的東南角,也就是土耳其的歐洲部分。馬爾馬拉海的東海岸,是亞洲小亞細亞半島的西北部。馬爾馬拉海的東北部,就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也就是東羅馬帝國的國都君士坦丁堡,曾被歐洲人稱為“歐洲之母”。
馬爾馬拉海的沿岸全部是土耳其地盤,所以馬爾馬拉海是土耳其的內海,類似我國的渤海。馬爾馬拉海這個名字源於希臘語,意為“大理石”。土耳其和希臘是世仇,雖然國際上通用馬爾馬拉海,但在土耳其,馬爾馬拉海被稱為普羅波恩蒂斯海。

馬爾馬拉海面積不大,深度卻不低,最深處有1330多米。馬爾馬拉海的形成,是因為亞歐大陸的斷層不斷下陷,馬爾馬拉海不但有深度,海岸還非常的陡峭。這樣的地理條件,比較有利於軍事上的防守。再加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國都就在伊斯坦布爾,馬爾馬拉海就是伊斯坦布爾的海上門戶,不但土耳其重視馬爾馬拉海,其他強國也一樣。
哪些強國呢?英國、法國。到了十九世紀(1801年至1900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雖然衰落,但老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然是英、法的勁敵。到了二十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法國、沙俄、美國組成了協約國,奧斯曼土耳其則和德國站在一起。沙俄面積大,但經濟實力不是很強,黑海就成了英國、法國向沙俄運送戰略物資的主要海上通道。土耳其自然不會讓英、法給沙俄“投食”,封鎖了黑海海峽(包括馬爾馬拉海)。

英國、法國決定出兵進攻土耳其,逼迫土耳其放棄封鎖沙俄。站在英國、法國的角度,最理想的結果是攻下馬爾馬拉海以北的奧斯曼土耳其國都伊斯坦布爾。次之,也要逼土耳其退出同盟國陣營。
1915年3月18日,英、法聯合艦隊開始強攻馬爾馬拉海南端的達達尼爾海峽(也稱恰納卡萊海峽),土耳其軍的水雷不是吃乾飯的,送聯合艦隊3艘戰艦上了西天。
之後,土耳其與英法聯軍(加入澳大利亞、新西蘭)在加利波利半島相持不下。加利波利半島,也稱蓋利博盧半島,位於達達尼爾海峽的北岸,加利波利半島以東就是馬爾馬拉海。只要聯軍能突破加利波利半島,再向東突破馬爾馬拉海西邊的馬爾馬拉島,伊斯坦布爾就將門戶洞開。

圖-馬爾馬拉海風景
奧斯曼土耳其在加利波利半島附近設置重兵,但英國有當時最先進的潛艇,土耳其軍防不住,潛艇突破土耳其軍在達達尼爾海峽的防禦,進入馬爾馬拉海。
由於土耳其的歐洲部分被馬爾馬拉海隔開,土耳其要向加利波利半島的土耳其軍運輸物資,就需要走馬爾馬拉海。聯軍的潛艇在馬爾馬拉海“游來游去”,給土耳其的這條運輸線造成非常大的破壞。當然,聯軍潛艇也有失手的時候,有一艘潛艇被土耳其軍的魚雷艇發現,發了幾炮打中聯軍的潛艇。聯軍潛艇上的軍事人員企圖炸沉潛艇,然後遊向海岸,結果被土耳其軍一網打盡。
不過,由於聯軍擁有相對的軍事科技優勢,更多的聯軍潛艇進入馬爾馬拉海,不但威脅到土耳其對加利波利半島的支援,同時威脅到奧斯曼土耳其國都伊斯坦布爾的安全。土耳其已經無法通過馬爾馬拉海向加利波利半島運輸物資,只能走伊斯坦布爾——歐洲部分這條線,耗時耗力,對土耳其國力的損耗非常大。

圖-馬爾馬拉海風景
這場加利波利戰役對英法聯軍的打擊也非常大。聯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始終沒能拿下加利波利半島,控制馬爾馬拉海,還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打到1916年1月初,已支撐不住的聯軍撤退,留下了慘淡的一地雞毛。此戰,法國方面共戰死1萬人,英國方面戰死2.1萬人,澳大利亞死了8700多人,小國新西蘭也戰死約2700人。由於土耳其是本土作戰,佔據一定優勢,傷亡略小,戰死1萬多人。

地圖帝


土耳其敢把土耳其海峽堵上,俄羅斯就敢把軍艦開到土耳其陸地上,土耳其海峽對於俄羅斯來說至關重要,不可能任由土耳其胡來。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被稱為“天下嚥喉”,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土耳其海峽連接著黑海和地中海,對於俄羅斯而言,這道海峽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土耳其海峽,俄羅斯的海軍直接被封死在黑海地區,這會直接導致俄羅斯對地中海沿岸國家和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減弱。

2014年,俄羅斯不顧外界反對,出兵佔領克里米亞半島,而俄羅斯最看重克里米亞半島的海軍基地,如果土耳其海峽被封死,那麼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半島的意義就會損失殆盡。


通過俄羅斯的領土可以看出來,沒有土耳其海峽,俄羅斯海軍只能通過在北冰洋地區的不凍港,繞過整個歐洲,從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問題是直布羅陀海峽是由北約成員國英國控制的。

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交通便利是很重要的,可以加快地區交流,促進經濟增長,除了防止自然災害以外,人類只有開掘運河,還沒有主動把運河海峽封死的。


中國的遼寧艦從烏克蘭購買之後,在經過土耳其海峽過程中就被土耳其截下了,不得已繳納了鉅額過路費。


視野新觀


土耳其是不可能把土耳其海峽給填平的,一旦土耳其海峽用土填平後,土耳其的戰略優勢將不復存在。土耳其海峽被稱為“天下嚥喉”,其戰略價值非常重要,如今土耳其在國際上的非常猖狂,而它的猖狂資本就是因為擁有擁有土耳其海峽。



有了土耳其海峽,土耳其才可以倚仗地緣優勢,既不怕俄羅斯也不怕美國,而且美國和俄羅斯由於在中東地區有非常大的利益,還要倚仗土耳其,不敢得罪土耳其。從近期土耳其軍隊大規模的入侵敘利亞北部領土的行動就可以看出,美國和俄羅斯都沒有過於譴責土耳其,甚至默認了土耳其的軍事行動以及獲得的利益。

另外土耳其海峽還是土耳其的錢袋子。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土耳其海峽是黑海到地中海的唯一入海口,黑海沿岸國家所有的海上貿易都要從土耳其海峽經過,每年的過路費都不少,甚至可以說土耳其可以通過土耳其海峽阻斷黑海沿岸國家的貿易。

而黑海沿岸最重要的國家就是俄羅斯,離黑海不遠,有俄羅斯很多工業重鎮,俄羅斯的很多海上貿易是通過黑海港口來完成,畢竟黑海地區的冰封期非常短,而俄羅斯其他地區的海岸港口冰封期較長,而且離核心工業區比較遠,不利於海上貿易。



因此受制於土耳其海峽最大的國家就是俄羅斯,擁有土耳其海峽的土耳其可以阻擋俄羅斯南下中東,更可以切斷俄羅斯在黑海的貿易出口。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是俄羅斯和土耳其的關係越來越好。然而正是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係越來越好,美國對土耳其就更不敢過多指責以及制裁,只能用實際的利益和盟友名義把土耳其拉回自己這一方陣營。

我們還可以具體看一下土耳其海峽的情況。土耳其海峽是位於小亞西亞半島和巴爾幹半島之間,全長361公里分,為三部分組成;中間是世界上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面積1.18萬平方公里。海峽的東北端進入黑海的地方叫博普普魯斯海峽;海峽的西南端進入地中海的地方叫達達尼爾海峽。



而土耳其海峽全部的區域都被土耳其控制,這是因為土耳其是一個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雖然土耳其的歐洲領土部分非常小,但就是這一小塊區域,卻將整個土耳其海峽包圍在內,讓土耳其在國際政治博弈中處於優勢的戰略地位。

土耳其海峽為土耳其帶來那麼多好處,所以土耳其是不可能填平的。另外在工程上也基本上不可以實現,整個土耳其海峽1萬多平方公里,這可是一個超級大工程,土耳其還沒有那個財力,也沒有那麼土石。



還有一旦土耳其想要填平土耳其海峽,必然會遭到黑海沿岸國家的極力反對,因為土耳其海峽雖然是土耳其的領土,但它的水域運轉也牽扯到所有黑海沿岸國家的利益。土耳其如果敢那麼做,俄羅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黑海沿岸國家絕對不會放過土耳其。


大正看世界


如果土耳其把本國的海峽填平了,到底會怎樣呢?

說到填海,我國古代有一個神話傳說叫“精衛填海”,到了現代由於技術發達,很多國家因領土面積小也產生了填海的想法,比如日本就一直想填海加大自己的面積。另外像土耳其這種位置獨特的國家,如果把自家海峽給填平的話,會發生怎樣的後果呢?

從地圖上看,土耳其位置懸殊,佔據著三個重要海峽。分別是西部的達達尼爾海峽、東部的博斯普魯以及中部範圍的馬爾馬拉海峽,這三個天然海峽都屬於土耳其的領土範圍。中間的馬爾馬拉海實際上把土耳其隔成兩個部分,使得國土不能完全接壤。土耳其較為知名的伊斯坦布爾就處在海峽北部屬於歐洲範圍,而土耳其國都安卡拉卻設在海峽南部的小亞細亞半島上,屬於亞洲範圍,因此不免會造成尷尬與諸多不便。如果土耳其人想完成國土接壤,那就得填平馬爾馬拉海峽,這樣一來才算是完整的土耳其領土。

馬爾馬拉海位於東西的兩道海峽把土耳其分割成兩大部分,形成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是連接著地中海、愛琴海通往黑海的主要途徑,其中有羅馬尼亞、烏克蘭、保加利亞、摩爾多瓦、俄羅斯以及格魯吉亞等國家需要從該海峽經過,以便正常的進行海運貿易。如果土耳其真要把海峽給填了,等於是斷了這麼多國家的財路,甚至馬爾馬拉海峽一旦被填平,意味著歐洲跟亞洲本來分割的兩地接壤合併,而黑海就從此由大海被隔斷變成一個巨湖,不能跟外界海洋通航,那麼黑海岸邊的所有沿海國家將化為成內陸國。特別俄羅斯海軍艦隊,將從此棲居在“黑湖”裡沒有了用武之地。

人民總稱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連通黑海的唯一通道,被譽為“世界咽喉”,其戰略重要性可想而知。歷史上俄羅斯曾為了黑海跟土耳其發動過十幾次戰爭,距今時間最短的一次據說是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隨著俄羅斯的壯大,土耳其再不敢多說什麼,雙方和平相處近百年。雖然土耳其掌握著重要海峽要道,但是沒有阻攔其國通航的權力,俄羅斯等國的船隻想過就過,因此該海峽航道名義上歸土耳其所有,實際上早成了一條國際海運航道。

在簽訂的《蒙特勒公約》裡有明確表明,不但所有沿黑海岸的國家享有通過馬爾馬拉海峽的權利,而且就連世界各國的貿易船隻只要符合重量規定,可以在和平時期隨意進出馬爾馬拉海峽,但是作為主權國家的土耳其可以對過往商船收取一定的路費,因此這對土耳其來說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另外土耳其西部位於愛琴海的達達妮爾海峽也相當重要。一戰期間,奧斯曼土耳其加入德國陣營一起對抗引發美俄聯軍,此時任職英國海軍大臣的丘吉爾,提議必須要攻佔達達妮爾海峽,這樣才能佔領伊斯坦布爾城,從而阻斷土耳其跟德國聯合。

1919年2月19號清晨,英國法國的聯合海軍派出數艘軍艦殺到達達妮爾海峽,而土耳其在海岸以大炮還擊,雙方立馬展開海陸對轟,經過多次攻守英法聯軍勝少輸多,主要是土耳其達達妮爾海峽易守難攻,佔據很大的地理優勢,最終經過漫長的拉鋸戰,英法聯軍慘敗撤退,而奧斯曼土耳其也憑藉這條海峽守住了土耳其。那麼如果土耳其真把海峽填平的話,等於是丟掉了自己的戰略優勢,並且會成為沿黑海所有國家的仇敵。


貓眼觀史


如果土耳其把黑海海峽給填平了,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這個結果中的第一個結果就是,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就停止了兵戎相見的羅剎(俄羅斯🇷🇺)與土耳其,再次刀兵對殺,毫不留情。羅剎的黑海流域地區的對外貿易,主要的就是仰仗黑海的出海口——黑海海峽。如果土耳其把黑海海峽填了,這就斷了羅剎的黑海流域地區的生路,而羅剎的黑海艦隊,也是仰仗於黑海海峽,才能與羅剎的其他的地區的艦隊合作交流。如果土耳其真的是要把黑海海峽填了,那羅剎可是連抗議交涉這道手續都免了,直接就抄傢伙把土耳其給幹了。至於黑海沿岸的其他的國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摩爾多瓦、烏克蘭、格魯吉亞也是不用說了,土耳其填黑海海峽,也等於是把它們的生路給堵死了。儘管它們也對羅剎心懷不滿,但是如果羅剎胖揍土耳其,它們是不會站在土耳其的這一邊的。

如果土耳其想把黑海海峽填了會出現的第二個大結果是西方的暴跳如雷。土耳其之所以能夠加入北約,就是因為它控制了黑海海峽,因而便利於西方圍堵蘇聯和它的繼承者羅剎,以及利用土耳其作為西方與蘇聯和它的繼承者羅剎之間的緩衝地帶,還利於西方向外高加索及羅剎腹地的滲透。如果土耳其把黑海海峽填平了,那就等於關上了西方向獨聯體地區滲透的大門。而西方對土耳其的懲罰,可不是照會抗議的那麼簡單了。它不僅是將要在土耳其發動顏色革命,甚至於不排除使用科索沃戰爭的手段,顛覆土耳其的國家政權。

如果土耳其想把黑海海峽填平了而引發的第三個後果是:土耳其的黑海沿岸港口和它的愛琴海沿岸港口將會不能直接通航,從而提高了經濟運行的成本,對土耳其的經濟發展只會產生消極的影響,絕對不會產生任何積極的影響。

然而,這個“土耳其如果把黑海海峽填平了”的假設,是不可能會發生的。而土耳其不僅要精心的維護好黑海海峽的航道安全,而且還要準備開鑿一條連接黑海和愛琴海的運河,以緩解黑海海峽擁擠不堪的交通問題,並藉機撈取更多的真金實銀。


山野耕樵


【土耳其海峽(黑海海峽)】

1、蘇伊士運河。土耳其海峽是溝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航運通道,同理,蘇伊士運河則是紅海溝通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如果關閉(封鎖)運河,則會造成航運的極大不便。舉個栗子:英國海軍從本土去印度,如果不走運河,就要繞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程增加至少數千公里,費時費力成本高,這也是英國長期控制運河的重要原因之一。然鵝,到了上世紀50年代,埃及投靠蘇聯,和英國交惡,宣佈運河收歸國有,引發了英法和以色列入侵,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第二次中東戰爭),造成運河關閉約1年,1967年“六日戰爭”造成運河關閉長達8年。期間,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計。

【蘇伊士運河】

2、霍爾木茲海峽。黑海可以理解為是地中海所屬的一個巨大海灣,同理,波斯灣(阿拉伯灣)是阿拉伯海所屬的一個海灣,霍爾木茲海峽是唯一出口,和土耳其海峽的性質相同。近期,美國伊朗關係持續惡化,伊朗就多次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眾所周知,波斯灣是全球重要石油產區,伊拉克、科威特、卡塔爾、巴林的油輪必經之地(沙特在紅海有海岸線、阿聯酋在海峽外有海岸線,影響相對小),伊朗一旦封鎖海峽,恐怕被群毆。

【伊朗威脅封鎖海峽】

綜上,埃及“搞”運河,引發戰爭,伊朗只是口頭威脅封鎖海峽。俄國支援敘利亞的艦船,如果不能走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航線,就要換成走波羅的海(丹麥、瑞典控制海峽)——北海(英國控制英吉利海峽)——大西洋(英國控制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到達敘利亞海岸,路程和風險倍增,土耳其封閉海峽,後果可想而知。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圖為黑海艦隊

上面有許多答主都已經提到了,土耳其填平土耳其海峽,無論是填博斯普魯士海峽還是達達尼爾海峽,都會引起國際輿論的譁然。俄羅斯黑海海軍將會在工程動工的第一天開抵博斯普魯士海峽附近,在第二天強行穿越海峽,並在無法穿越的情況下於第三天炮轟施工團隊,用武力來終止這項工程。

凱末爾:天降偉人正是在下

而西方國家會引用《蒙特勒公約》,要求土耳其保留土耳其海峽,不得繼續進行施工,否則將會採取各種制裁手段來迫使土耳其停工。即使土耳其如一戰後一般天降聖人引導國家繼續這項工程,也要面對著與當時截然不同的國際環境。這一次不會有西方國家來幫助土耳其,全世界所有對進出馬爾馬拉海有需求的國家都會站在土耳其的對立面。

馬爾馬拉海風光

更糟糕的是,填平海峽,有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這裡的結果並不是指政治上的,而是指環境變化。假設土耳其僅填平博斯普魯士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將馬爾馬拉海變為自己的內湖,那麼失去了海水流通的馬爾馬拉海很有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生物滅絕。需要知道的是,由於屬於陸間海,環境較其他海來說更為惡劣,馬爾馬拉海本身的生物數量就要比其他靠大陸海區更為稀少。

圖為博斯普魯士海峽

而生物滅絕之後,馬爾馬拉海還將會迎來另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有說法認為,假設封閉3000公里外的直布羅陀海峽,馬爾馬拉海很有可能因為氣候變化等原因在3000年內乾涸。而封閉其兩端的海峽,毫無疑問將會加劇這一進程。這對於土耳其的鹽業生產來說倒是一件好事,因為馬爾馬拉海因為劇烈的蒸發作用,本身含鹽度就比較高,進一步的蒸發會讓更多的鹽分富集,有助於降低鹽業生產的成本。

雖然需要很多土石,但是土耳其海峽通行能力十分有限

再來說徹底填平土耳其海峽,也就是博斯普魯士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所可能導致的情況。馬爾馬拉海面姬為1.1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494米,算上兩端的海峽,所需要的土石約為5600立方千米。土耳其國土面積78.36萬平方公里,要提供數量如此巨大的填海材料,簡單來說需要將地表7米以上的土石全部鏟進土耳其海峽之中才行。這種世紀工程,開銷可能要以萬億甚至是十萬億美元來計數,土耳其建國百年積攢的財富都將會在填海工程中付之一炬。

誰也說不準土耳其是否真的會因為奇怪的原因而決定填海

總結一下:填平土耳其海峽,只能夠給土耳其帶來兩個好處:一是製鹽業蓬勃發展,二是徹底堵死了俄羅斯人從黑海南下的道路,從物理上改變了當地的地緣政治格局,為未來的土耳其——如果那時還有土耳其的話——創造了一個相對和平的條件。總的來說,土耳其填平土耳其海峽,終究還是一項得不償失的工程。


區域拒止


土耳其不具備填海峽的資格,雖然名字上是稱呼為土耳其海峽,可是那是建立在當時奧斯曼土耳其的基礎上的。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太強大,把整個黑海都併入為內海,連克里米亞都是土耳其國的,當時的情況就是土耳其想要填海峽就可以填海峽。

現在條件不同了,在18世紀時期沙皇俄國極速擴張,沙皇俄國把奧斯曼土耳其揍成狗,奧斯曼的國土縮小了三分之二,變成了現在的土耳其。沙俄把土耳其的國土吞併以後變成現在好幾個國家的領土。比如,烏克蘭國,現在佔領著整個土耳其海峽的北岸,土耳其海峽作為雙方的交界,烏克蘭也擁有土耳其海峽的領海權。土耳其從國際法上面就不具備對海峽的控制權。

其次,俄羅斯也擁有對土耳其海峽的通行權。這是蘇聯解體後,獨聯體國家的既定約定。當時包括黑海艦隊以及駐烏克蘭圖160在內的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蘇聯遺產都被瓜分。俄羅斯與烏克蘭就有對土耳其海峽的歸屬做了約定。即雙方共有使用權。也就是說烏克蘭所擁有的海峽領海權俄羅斯也有一半。那麼只要俄羅斯不同意,那麼即便烏克蘭允許土耳其填海峽,那麼也是無效的。所以,先去問問俄羅斯答應不答應卡實在。


優己


如果土耳其敢這麼幹,會有一群國家教土耳其怎麼做人。再說,這麼幹對土耳其無論是經濟還是安全來說都不是好事。土耳其海峽實際上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雖然是在土耳其境內,但實際上屬於國際水道,連接黑海沿岸以及裡海沿岸國家與外部的交通。如果土耳其填海,那就要得罪一大票國家,甚至俄羅斯都不是第一個跳腳的,美國首先就不答應,然而英國和歐洲國家也不會答應。

土耳其海峽每年要通過48000艘船隻,全球糧食出口的四分之一是從黑海港口起運,經土耳其海峽運往世界各地。每天全球石油供應的3%,也就是300萬桶是穿越土耳其海峽進入地中海。如今,石油管道、天然氣管道也不斷沿著土耳其海峽鋪設。對土耳其來說,土耳其海峽就是“下金蛋的鵝”,每年這麼多船隻的通航費以及大量遊客帶來的旅遊收入就非常可觀,如果填海,這不是自斷財路嗎。
而且正是因為土耳其海峽的重要性,再加上海運便宜,所以大家才對土耳其的各種任性很容忍。如果土耳其非要填海,那麼沒有了海運的便捷性,別人就會找其他路線,土耳其就會邊緣化。正如當年奧斯曼帝國切斷歐亞陸上交通之後,反而迫使歐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失去航運、旅遊收入,失去重要的戰略地位價值,自己被邊緣化,再遭到一大票國家的怨恨,這是要有多麼腦殘才能做出的填海決策。況且土耳其本身就是中東地區重要的糧食消費國和能源消費國,如果幹出填海的事,那一堆國家掐斷對土耳其的糧食和能源出口,就能分分鐘讓土耳其跪了。

在安全上,土耳其海峽被填,土耳其在黑海沿岸的海軍也就廢了,而黑海將完全成為俄羅斯的內湖。一旦開戰,土耳其在黑海沿岸的海軍想跑跑不了,外面的北約海軍想進進不來,這豈不是自己把自己裝到籠子裡了。(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