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习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能御剑飞行与黄龙禅师斗法是真的吗?


吕洞宾习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能御剑飞行与黄龙禅师斗法是真的吗?

吕洞宾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事迹流传民间津津乐道,是我国道教神仙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这与吕洞宾多才多艺,精通诗文、道术游戏人间有关。《全唐诗》里载有吕洞宾的诗词,果然写得仙风道骨,灵动九天。

吕祖相貌俊朗,据《列仙传》上记载:“(自幼)骨相不凡,自是风尘外物。”,吕祖成年后,史书又记:身高八尺有二,体态修长,面若冠玉,眼如流星。三绺髭须,喜戴华阳巾,穿白长衫,系一条黑布带。

吕洞宾习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能御剑飞行与黄龙禅师斗法是真的吗?


吕洞宾出身于仕宦之家,出生于唐贞元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时,其母子怀孕时,异香满室,天乐浮空,白鹤入室。生而金形木质,鹤顶龟背,虎体龙腮,翠眉凤眼,修颈露颧,额阔身圆,鼻梁耸直,状类张良。

始在襁褓之时,就被禅宗大德、六祖惠能的再传弟子、江西马祖道一禅师预记,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吕洞宾全集》记载,马祖见之曰:“此儿骨相不凡,自是风尘表物。他时遇庐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果如所记)。

吕洞宾习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能御剑飞行与黄龙禅师斗法是真的吗?


吕祖天生聪慧,出口成章,文采出众。

唐代是诗歌的盛世,作诗是所有文人的必修课,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必须得会,但会不会是一回事,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吕祖不仅会作诗而且写的还不错,清代编纂《全唐诗》时,收录吕祖诗歌四卷,共计200多篇,可见一斑。


吕洞宾屡次科举不第,四十多岁仍为功名而奔波。某日科举途中,寄游长安酒肆,偶然发现一位羽士,青巾白袍,长髯秀目,在墙壁上题诗: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间一丈夫。

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得见清平有几人?

吕洞宾讶其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非似凡人,于是主动上前搭讪,原来是道教高人神仙钟离权。

吕洞宾习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能御剑飞行与黄龙禅师斗法是真的吗?


钟离权观察吕洞宾多时,见吕洞宾心动攀缘,似乎与仙家有缘,于是要求他写一首诗试验一下。吕洞宾口占一绝:生作儒家遇太平,悬缨重滞布衣轻。谁能世上争名利,臣事玉皇归太清。钟离权见诗暗喜,哦,此人宿有仙根,是个可造仙才,但仍有淡淡的功名利禄之心,必须择机破除。于是邀请吕洞宾同憩酒肆。

钟离权下厨弄炊,吕洞宾忽然困倦,钟离权送给玉枕;吕洞宾枕案而睡,悠然进入梦乡。梦见自己升官、贬官,娶妻生子,独掌相位,权势熏天,门庭若市,忽然皇帝降罪,籍没家资,妻离子散,流于岭南,孤苦伶仃,一场风雪袭击,突然冷醒,而钟离权烧的黄粱犹未熟,原来是黄粱一梦!

这是钟离权度化吕洞宾而设的插曲,自此,吕洞宾看透人生,弃官归隐,决意要追随钟离权学道。经过多方考察,被钟离权物色为神仙人选刻意培养,授予神仙秘笈。仙师钟离权传他“上阵宝决”和“灵宝秘法”,并送仙丹助他修炼。

吕洞宾习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能御剑飞行与黄龙禅师斗法是真的吗?


后来又得到庐山火龙真人的天遁剑法,钻天遁地游戏三界如鱼得水,写下了不少金针度劫济世度人的诗文,与他四海任纵横、扶弱锄奸的传奇留落民间。

世人形容吕祖“剑法通神,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民间也称吕洞宾为剑仙。

佛家权威经典《楞严经》认为仙家是: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有十种仙。这些神仙不知道有第八识阿赖耶识,以第六识意识为正念,执着色身和意识为我,从此入手,存想固形,从而长生久视,证真登仙。表面享受天乐,实则藏隐患。天福享尽后,恶业现前,自然从坠。

吕洞宾却有机缘从仙入禅。有一次,他御剑飞行,经过庐山附近的黄龙寺(现在的江西永修县黄龙寺)。吕洞宾从云头上向下眺望,发现此山气象雄迈,必有高人住持。于是降下云头看个究竟。正值黄龙慧南禅师升坛讲法。吕洞宾潜入讲席听禅师讲经。

吕洞宾习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能御剑飞行与黄龙禅师斗法是真的吗?


禅师诘问:“座下有人盗法,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吕洞宾朗声回答:“云水道人吕洞宾!”黄龙禅师指着吕洞宾:“云尽水干又怎么样呢?”吕洞宾回应:“暵(汉音,干枯干旱之意)杀和尚。”黄龙禅师叱说:“黄龙出现!”吕洞宾袖子一挥,大喝一声:“飞剑斩之!”飞剑直取黄龙禅师。

飞剑在黄龙禅师鼻尖不远处顿住,黄龙禅师拈指一摄,反手挥向吕洞宾,寒光直冲斗牛,望吕洞宾面门直刺而来。

吕洞宾大吃一惊,心知遇上了高人,于是向黄龙禅师道声:“咄!我们不要再争了。”于是双方把手言欢,到方丈室品茶论道。

据佛教禅宗典籍分析,黄龙慧南禅师与吕洞宾斗法,并非真的如同武林高手般过招,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以机锋见招拆招。机锋就是剑锋,心光就是剑光,在电光石火倏忽之间立见胜负。

黄龙禅师一招拨草寻蛇——“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目的在于探个真章,把吕洞宾的“真人”引出来,结果,吕洞宾避实就虚,以意识心去接招——“云水道人吕洞宾”,落在语脉上,被黄龙禅师反手一粘,搭在手里;黄龙禅师为了证实吕洞宾是否真的开悟,又祭出第二招——“云尽水干又怎么样呢?”如果此时吕洞宾学着龙的样子飞游直扑黄龙禅师,这场无生戏就会提前结束,打扫战场了。

但是,吕洞宾还未悟道,被黄龙禅师的“金钟罩”定定的罩住,还是在意识形态里翻跟斗——“暵杀和尚。”

黄龙禅师只好代吕洞宾回答——“黄龙出现!”吕洞宾以为有机可乘——“飞剑斩之!” 实际是图穷匕现,已经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了。

至此,吕洞宾招数已尽,被黄龙禅师的“六脉(第六意识)神剑”引来送去,再也出不了意识的迷魂阵,只好败下阵来向禅师求饶。

在方丈室里,吕洞宾呈报自己成道证仙的心得,可以“一粒粟中藏世界,半铛锅内煮山川”,黄龙慧南禅师说,饶君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大不了做个“守尸鬼”罢了,而且,一粒粟中藏世界,半铛锅内煮山川,依旧是有为法,必然生灭不停,还不是佛家不生不灭的境界。

吕洞宾谦虚地向黄龙禅师请教不生不灭法门。

这个法门,就是六祖惠能开悟后呈给五祖弘忍的大道真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黄龙禅师对吕洞宾如此这般耳语一番,指明大道,吕洞宾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于是就向禅师呈上自己的心偈:弃却瓢囊摵碎琴,大丹非独水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悔从前错用心。

吕洞宾在禅师的指引下,不再错认第六识见闻觉知心为常住真心,找到了生命的真相第八识阿赖耶如来藏真心,终于开悟明心了。《吕洞宾全集》记:晚遇黄龙祖师,深达佛理,于西来祖义,靡不融会贯通,固已悬崖撒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吕洞宾终于成为亦道亦禅的仙家高人。也是中国道教史上精通儒释道的道教“真人”。

后来,吕洞宾秉承师父黄龙禅师的教诲,担任禅宗护法一职,对潜入佛教禅宗的邪魔外道,对外披僧衣内行贪淫的“伪僧”进行惩处,护持禅宗正法长生久住。

剑仙之说由来已久,《列子》一书曾稍露端倪,惜世上慧眼无多。

《道藏》及各种道书汗牛充栋,但对剑仙一脉总是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所谓理可明宣,术宜秘传也。

剑仙最早的文献踪迹见于《轩辕金鼎文》中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鼎湖之畔炼丹剑的记载。

而剑仙的真正形成应该是在战国时期,当时燕赵之地青年好剑术搏击,形成了多种剑法,是故诗云:燕赵多侠士之说,但自秦灭六国后剑术不兴,遂分为晋地剑仙,燕地剑仙,川地剑仙。

越女应算是剑仙早期的代表人物,而正史记载的最早剑仙是吕洞宾,《宋史 陈抟传》记载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陈斋中,人皆异之。

也就是说吕洞宾有剑术,百岁高龄仍童颜矫健,《钟吕传道集》记载吕祖剑术得自火龙真人的天遁剑法,分为法剑与道剑,后吕祖又创出智慧三剑。

法剑乃有形之器,有为之物,托古剑之气而炼神化精,仗剑而行能驱妖除邪卫道。道剑乃无形之器,无为之物,是智慧之剑,是心剑,与天合一,奉德之情,应机而现。

吕洞宾习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能御剑飞行与黄龙禅师斗法是真的吗?


纯阳吕祖诗云:

昔年曾遇火龙君,一剑相传伴此身,

天地山河共结冰,星夺日月任停轮, 须知本性绵多劫,空向人间历万春, 昨夜钟离传一谱,六天宫殿欲成尘。

又云:

粗眉卓竖语如霜,闻说不平便放杯,

仗剑当客千里去,一更别我一更回, 庞眉斗竖恶精神,万里腾空一跃身, 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目示不平人。

元明以后剑仙多隐世不出,至张三丰真人方剑术扬名于天下,《武当剑谱》记述“三丰祖师,籍辽东,姓张,名全一,又名君宝,时人引起形状邋遢,号为邋遢张。赵宋时徽宗召之,因北方多匪,道梗不得前,祖乃以剑飞击之,盗尽歼,故以剑术扬名于世”三丰祖师留下武当一派剑术,今传人尚多。

世人多以剑仙为道家功夫,其实不然,佛门亦有此术,今汉地佛门及藏秘都都有剑术流传。佛门称之为“剑禅”。


剑仙派又称剑仙门。剑仙,就是外有利剑之物象,内有刚气之比喻。人体内部有刚气。人的气至柔,所以也至刚,就像水一样,水最软,也最硬,气比水还软,所以比水还刚。

剑仙派修炼的就是刚气,所以以剑气成门,成剑仙门。与之对应的就是修柔气的门派,叫太极门。

剑仙派修为

初修三品,剑气成形;中修三品,剑气成用;高修三品,真一剑身。然后,返无成道,神气合一,剑真成圣。

剑仙派的修炼,由武出道,最后还是成道,也就是说炼剑最终还是悟道,只是因缘机巧,由此悟道的一种法门途径。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分为四大派别:华山派、泰山派、峨眉派、昆仑派;清季中叶以后,剑门分化,逐渐形成南剑门和北剑门两大宗门。北剑门是修炼的腹中剑,气是从嘴里出来;南剑门是修炼的掌中剑,气是从掌中出来,但皆为一气之用。

练剑要辟谷服台,吸收日月精华,剑仙派传授原则为“古来百艺皆为来学,独我剑术乃是往教”,“只许师寻弟子,不许弟子寻师”,若非缘份深厚,绝难一

见,或相逢不相识。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一派,乃地仙门中之旁支。他们修炼,是要跑到悬崖绝壁,采取灵药,服食辟谷,吐纳呼吸,翕受日精月华。其各种功夫,与金丹法门隐居城市修炼者不同。假使在深山中,遇到毒蛇猛兽,肉体无力抵抗时,就用剑气去降伏。待到二三百年后,道成尸解。肉体既不要保存,剑术遂于无用。

吕洞宾习火龙真人天遁剑法,能御剑飞行与黄龙禅师斗法是真的吗?


他们若有不甘于小成者,半途上再求进一步的功夫,参透造化阴阳之消息,拿出旋转乾坤之手段,将后天金气变为先天金气。于是又走回金丹大道正路上来了。这种人性情甚为固执而冷僻。若是你的资格不合于他的条件,无论如何,他决不肯相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