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煤港壓船同比大幅減少

2019年,無論是用煤高峰還是用煤淡季,在環渤海下錨的拉煤船舶均出現大量減少。以秦皇島港為例,最高時,下錨船隻有40多艘;而2018年,下錨船最多時一度超過100艘。2019年,北方港口煤炭發運量同比略有下滑,而下錨船卻出現大幅減少,原因何在?

1.南北航線往返運輸的船舶減少。

在需求低迷、用戶高庫存的情況下,電廠消極拉運,購煤不積極,租船行為減少,沿海南北航線往返運輸的船舶運力規模進一步減少;部分船舶封存或者轉拉其他貨種,有的流向外貿市場,造成國內拉煤船舶運力有所減少。國內航線運輸的船舶依然夠用,能夠確保南方沿海地區用煤需求。

2.提前準備,減少運力浪費。

2018年,部分拉運市場煤的船舶到了環渤海港口才開始詢貨。2019年,運輸變無序為有序,大部分是用戶詢貨定下來後,與貿易商敲定價格和數量後再派船拉煤。國內礦路港航電各方加強協調配合,促使船舶週轉加快,等貨現象減少。

3.環渤海港口煤炭裝船泊位增加。

2019年,曹妃甸煤二期、華能曹妃甸港發力,發運數量達到設計能力的60%以上;而華電煤碼頭試投產,預計裝船450萬噸。北方港口新投產煤碼頭,來船就能靠,船等泊、等貨現象減少。此外,老牌勁旅秦皇島港、黃驊港、天津神華煤碼頭、京唐港運輸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各港科學組織生產,加快貨物週轉,整體煤炭運輸能力提高。

4.裝卸效率提高。

大型電廠和大型煤礦均在環渤海港口設有專用場地和專用泊位,來船及時靠泊,靠泊立即作業,完工後及時離港,促使煤炭週轉加快。此外,主力煤礦積極兌現長協,用戶加快拉運,以往鋪艙、夾心、蓋面等複雜性裝船減少,港口裝卸效率大幅提高。

5.電廠淡季拉煤,促使到港拉煤船舶數量相對均衡。

為避免用煤旺季,出現船舶壓港、效率下降、煤價上漲等現象,電廠堅持淡季提前存煤;尤其在高庫存的情況下,主力電廠每個月派船的數量相對均衡。此外,南方加快儲煤基地建設,實現淡季存煤,旺季燃用。

6.進口煤蜂擁而入,拉運國內煤炭減少。

保守的估計,2019年進口煤將達到3.1億噸,同比增加3000萬噸;其中,進入我國華東、華南地區進口煤就將達到2.3億噸左右,給本來需求就萎靡的國內煤運市場蒙上一層陰影。

7.需求增速趨緩。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華東、華南地區工業用電低迷,煤炭需求增速趨緩;加之特高壓送電、能源雙控政策影響,沿海地區火力絕對發電量增幅較小,南方煤炭需求增速趨緩;在進口煤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環渤海港口煤炭發運量出現下降,預計2019年我國北方港口煤炭發運量同比下降1000萬噸左右。(本文章為鄂爾多斯煤炭網獨家報道,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