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聚焦农工党中央“第二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性问题,是贯穿中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近20年来我国老龄化增速高于世界平均增速,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高度重视,强调“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提出“完善养老护理体系,努力解决大城市养老难问题”的明确要求,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

努力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聚焦农工党中央“第二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

2019年11月12日,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作为以人口资源为主要联系界别之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农工党中央积极响应、深入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将人口问题置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更广阔的领域开展研究,力求范围精准、方法严谨、结论科学。为加强研讨交流,汇聚各界智慧力量,农工党中央创办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学术界与产业界以及政府互动交流的桥梁、民主党派与社会各界凝聚共识的平台。今年,农工党中央会同长期关注首都养老体系建设的北京市政协,共同举办了第二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并将主题定为“人口老龄化与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旨在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言献策、贡献绵薄之力。何维指出,人口老龄化与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从四个方面着力。首先,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结合、医养康养相衔接的养老体系建设;其次,树立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快发展银龄经济;再次,完善政策体制机制保障,实现政府、社会、家庭等共同发力,研究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最后,弘扬尊老、孝老、敬老文化,发挥老年群体优势,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杨震指出,要准确把握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客观分析大城市养老特殊规律,从倡导积极老龄观、普及健康老龄观、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化、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化四个方面着力。建议探索推行灵活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持续深入推进“银龄行动”,将行动更加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荐更多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纳入行动名单。结合我国居民疾病谱的变化,以癌症、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影响健康预期寿命提升的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着力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上下功夫,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城乡全科医生加强健康指导疾病筛查、早期发现、综合干预,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推进医养康养协同发展,逐步完善公共场所的老年服务体系。优化老龄制度供给,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积极发展养老产业。

会上,来自多个部委、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养老服务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与观点碰撞,在积极应对老龄化,努力实现健康老龄化,促进老龄产业事业大发展,坚持居家和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体系建设思路等方面达成共识。

努力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聚焦农工党中央“第二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

人口老龄化现象在大城市尤为突出。北京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吉林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北京正以每天500人的速度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8年底,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达349.1万人。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对于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是一个考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是事关广大人民福祉的重大民生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战略要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

努力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聚焦农工党中央“第二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

努力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聚焦农工党中央“第二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

北京市政府副市长、市老龄委主任卢彦介绍了北京市应对人口老龄化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安排:一是加强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设计,研究编制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二是完善区域性的就近养老服务体系,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三是构建北京特色的老年健康服务,实施健康行动。四是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社会氛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树立积极老龄观:化挑战为机遇

努力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聚焦农工党中央“第二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

2018年底我国60岁至69岁的所谓低龄老人为1.4亿,占老年人口56.2%,预计到2030年低龄老人将达2.1亿,占比增加到60%。换言之,未来十年内中国老年社会还是以低龄老人为主,这是开发老年人口资源的重要战略窗口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指出,要从阻断劳动参与率、人力资本、收入和消费力三条递减曲线的视角考虑应对人口老龄化。首先,要从提高劳动参与率的角度,科学推进延迟退休年龄改革。其次,开展全生命周期培训,即在每一个年龄段上都有适应性培训,以改变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本技能不符合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新技术革命需要的现状。要逐步将高中和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若资源有限,可优先将学前教育首先纳入,并加大相应投资,此举有利于阻碍贫困的代际传递以及提高生育意愿。最后,要构建牢固的社会保障网络,既在老年人更多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缓解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及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冲击,又可因为社会保护的充分,促使创新活动更加活跃。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指出,据测算,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时,我国老龄化程度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到2050年,我国也不是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可能排在世界第16位,在应对老龄化道路上并不孤单。所以,中国老龄化虽然进展很快,但是在“十四五”甚至未来比较长的时期,还是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树立信心的底气。

可见,既要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创新活力减弱、社会消费需求下降、养老负担增加等巨大的挑战,更要清醒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加积极主动、科学有效的作为,充分挖掘好、利用好人口老龄化所蕴藏的新发展潜能。

树立健康老龄观:从治病到防病

努力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聚焦农工党中央“第二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

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但老龄人口中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老年人平均有8年多的时间带病生存,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患病人数接近1.9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病患老人对家庭与社会都会带来极大的成本。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指出,正所谓“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必须把健康老龄化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也是本次机构改革中央把老龄委职能和卫健委合在一起的深层次意义。通过健康管理、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培养,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患病、失能的概率,不仅可以节约巨大社会成本,而且可以给国家、社会、家庭作出巨大贡献。要加快研究制定基本健康养老服务清单,明确政府在基本健康上能够提供哪些项目和服务,厘清政府责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监察专员王谦认为,如果老年人都是健康的话,那么可能现在很多养老问题都将不成为问题。健康是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国家卫健委正在积极推动实施的健康中国行动中的一个重要专项就是老年健康行动。医养结合要把医疗服务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打通,一方面是医院和养老机构无缝对接签约服务;另一方面要将医疗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指出,目前推动医养结合和健康服务发展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政策服务、整合方面还需进一步协调和强化,服务资源有待进一步扩充,社会力量的参与也需要进一步发动。

大力促进老龄化与老龄产业、事业发展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和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老龄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中国老龄协会事业发展部主任孔伟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老龄产业市场。据预测,2030年我国老年人消费潜力将占GDP的1/5,2050年将达到1/3。

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剑建议,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式凝聚各方共识,积极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吸引更多力量参与到为老年人提供美好生活的普惠行动中来。

与会嘉宾认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展养老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路径。针对现阶段大城市养老服务市场,老人承担费用难与养老机构盈利难并存,宜坚持“政策推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目标,优化老龄制度供给,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激发潜在需求,协调供需双向关系。在保障层面,总结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经验等,加快构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三位一体的保障框架,尽快推进全国统筹,落实社保转移,异地就医结算,鼓励慈善捐赠等支持养老服务的发展。逐步构建以政府、家庭、个人、社会相衔接的多渠道养老服务资金保障体系。在供给层面,建议完善土地、税收、信贷等相关优惠与支持政策,发展适应多层次需求养老服务设施,着力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养老结合,鼓励创新创业发展智慧养老新业态。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夏林茂表示,全区养老机构均已实现公办民营或纯民营,通过推动优化养老服务产业营商环境,搭建区级“居家养老服务对接洽谈会”等资源对接和推介平台,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实现“政府无偿提供场地、社会力量专业运营”的运行模式,国有企业、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等多元市场主体百花齐放,连锁效应、品牌效应逐渐显现,龙头企业稳定性逐步凸显。

坚持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体系建设思路

与会嘉宾指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也契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半失能或能够劳动自理的老人养老主要还是依靠家庭养老来解决。家庭养老工作目前在不断外化,需要配套一些政策来支持,例如税收上给与赡养老人的家庭和人员一定的支持,对家庭照顾者养老技能的培训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等。当然,家庭成员提供的养老服务仅仅是一个方面,在空巢率越来越高的今天,还要进一步加快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体系的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承接家庭养老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多数城市养老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多偏重文体功能,仅能提供文化娱乐活动,上门服务少,项目不多,质量不高。老年人急需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不足,尤其是针对高龄、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短缺。机构养老近年来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上看还是不够规范,专业化程度不高,照料人才相对短缺。

分人群来看,养老问题也存在轻重缓急、难易不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徐月宾教授指出,根据实地调研发现,需要提供个人卫生护理需求,如洗澡、移动类的重度失能老人多在85岁以上;需要提供家政服务如帮助买菜、家政的人群多在80岁以上。60岁到65岁阶段,具有较强活动能力的老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相对较少。

无锡朗高养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涂家钦指出,失能、失智老人是专业养老服务的刚需,需要通过医养结合,特别是利用大城市丰富的医疗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等,来解决他们的长期照护和生活照料问题。

大城市应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率先成为乐龄人士幸福生活的乐园

总体上看,养老问题特别是大城市养老并不可怕。问题看得更透彻,公共政策才能更精准。要合理的界定政府、市场、社会与家庭之间的角色分工。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强调,大城市养老首先要做好融合服务,要厘清共享服务和专属服务,为养老服务瘦身;其次,要打破部门界限,整合共享各类资源,比如中小学教室晚上及周末闲置期间能不能开办老年夜校,等等;还要聚焦重点,现阶段政府应该优先解决失能、失智老年人问题。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认为,解决大城市养老难主要是“一增一减一促”。一增是增加城市核心地区的土地供给;一减是通过发展郊区养老服务,减少城中核心区的养老服务压力;一促是通过放管服改革,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和市场主体的进步。

今年初,农工党中央研究室会同农工党中央人口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开展“我国大城市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可及性”“国际养老服务”等课题研究,并组织党内多位专家学者,赴北京、青岛、上海、南京等城市开展深入调研。课题组研究认为,大城市要建立适合本地文化、城市定位的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制定、资源配置要更加精准满足多样化老龄需求,以智慧养老、适老化改造、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等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的可及性。

研讨会已闭幕,但留给大家的思考和探索依然继续。这些肩负新使命、新任务的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产业从业者将继续研究和破解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难点重点,为促进我国养老问题的破解添砖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