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摘录

2015-10-07

原文地址:《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摘录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者孙隆基


此书出版于80年代,据说当时引起过轰动。而我看书的时候有点感慨,新一代的年轻人可能有点西化了,独立和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不过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性太大,所以依然还存在着深受传统中国文化影响的人。时常看见一些批判中国国民性的一些文章,里头列举种种中国人在国内外的恶劣行径,看久了未免产生疑问“为何年年批判、处处提倡,怎么未见中国人有改变?”后来,我觉得那些文章并没有给我提供关于中国人的最根源性的分析,讲的泛泛且没有提供一个可靠的切入点,之后我就不爱看这种文章了。


而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种新鲜的感受。因为它不仅罗列了某些常见的“中国逻辑”,它还试图建立自己的一个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中,那些看似不相关的现象在底层的结构上却变成彼此相连了。


在序言中,作者明确了本书的立场是从西方文明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化,所以它必然有种种的“问题”,本书也是作者深刻反省自身的结果。我在看的时候,对作者选用的分析角度感到新奇。作者通过我们日常中使用的语言,比如词、句、常用说法、诗、文等来佐证或者说推论总结他对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洞察。而我是学英语的,我的语文反而不如英语好。在学习了英语四年以后,我感觉自己的逻辑思维提高了不少,思维清晰了很多。这是我在高中学习语文的时候未曾开拓的角落,就写作文而言,我比较擅长的是记叙文,对议论文一向是不太感兴趣的。而到了大学,英语课文的文章却大部分是议论文、论述文,而甚少有故事、记叙文。我对英语的记叙文的了解是来自小说。我说这些的目的在于,我明显感受到了中文和英语的差别。英语重逻辑分析,拼音文字。中文重抒情言志,象形文字。西方重个体、重理性、重分析,东方重整体、重感性、重领悟。我在中文里得不到训练的东西,在英文里得到了锻炼。本书作者恰恰使用了语言这个角度来切入,分析中国文化的底层代码。


虽然80后90后已经有点西化了,因为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等的缘由,但还有50后60后70后,我们的父辈们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熏陶下长大的。理解中国文化的底层代码,对于父辈和我们之间的冲突,一定能多一些理解。我曾认为我能摆脱家族、地域的影响,可惜不能。我越是分析自己,就越发现自己身上社会、文化、历史影响的痕迹。所以,我想把这本书做个摘录,提供一个框架。本书的目录告诉我作者组织他的观察的顺序:先明确中国人的良知系统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个底层逻辑推演中国人的“个体”、中国人的“二人”关系、国家与社会以及对世界的态度。良知系统是根,由这个根生发而出中国人对个人、他人、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以及由此衍生的行为。所以,这本书的一些论述部分给我以重复、话绕着反复说的感觉。我不知道如果我有这种洞察的话,我会如何组织这些内容,不过至少我明白了,如果我理解了中国人的良知系统,我就能理解从上到下的这整套系统了。


那么问题就简单了,我主要摘录作者对这个良知系统的论述,其他的大家自己看书吧。


作者所谓的良知系统是指文化对本能的加工,即不同文化对“人”的不同设计。只有该文化特有的脉络相互关联着。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人格包括三层: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是人的原始本能、欲望,超我就是道德和文化,而协调这两者并处理现实和内心的人格就是自我。如果这么理解,良知系统就是超我部分的内容了。


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是:单个的人只被看作是没有灵魂的身体,而必须通过“二人”去定义“一人”(渠道化的“二人”关系)。个人不能定义自身,只能由他人去定义,比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也就是家庭、社会、国家)。(对比西方:人是有灵魂的个体,它有抽象的存在部分,即拥有超越世俗的视角。)


  1. 中国人是心发达于脑的民族。

中国的道家是身学,修炼身体、保健养生等;中国的儒家是心学,强调“人情化”“和合”,强调人伦、合群。中国人的“天”是“天地人”世界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中国人把心当作精神活动的唯一泉源,“天”和“理”也相当肉体化。(追求长生不老、肉体不朽,肉体永远存在下去)


(对比西方:心是emotion,是属于肉体范畴。)


2. 由于中国人“一人只是身”的设计,就会导致“身体化”倾向。

具体表现为:心理问题的身体化;民以食为天(请客吃饭);口腔化倾向(以“口”面对世界);集体等于很多身体的集合。由于只把人当作身体,安身(“揾食”)与安心便成了最大的需求。


3. 中国人的人心逻辑:生熟之分(熟人之间相互帮助是应该的,对外人则要客气,不用做人,有时太过礼遇。)、内外有别(贬抑自己人、对外人好,讲究面子,自己人讲究吃亏是福相互帮助)、心意不到之处就不知怎样做人(越出人情磁力场之外,就不知怎样做人)。


4. 中国人的心对身的照顾:“二人”之间的照顾多半是身体上的关怀。两代人之间的关怀就是轮流养对方,主要也是照顾身体,吃喝拉撒睡。上级领导关心群众,讲究为人民服务。主要也是关心群众的身体和生活问题(这叫做亲民)。


5.中国人的心对身的组织:总体就是为了培养人的依赖感,把父母“神话化”,儿女永远保持“儿童状态”。从人的发展阶段看,中国文化让人停留在“口腔期”,“生殖器阶段”完全缺失。

1)口腔阶段:把成人当儿童,把儿童当成人,不断“进补”,“非性化”,没有青春阶段的人生,“人”没有全面盛开。人我界限不明显。

2)肛门阶段:父母对儿童的排泄很随便,随地吐痰、当众挖鼻屎、人群中放屁、吃饭吐骨头,公众场所倒垃圾、污水等,不守时间、不守规则、不排队、抖腿都是身体没有在孩童阶段训练好的表现。

3)“阴茎阶段”

4)“潜伏期”:“弑父娶母”冲动出现,遭到父亲报复打击,阉割威胁,进入此阶段

5)“生殖器阶段”:11、12岁重拾前绪,性冲动导向家庭之外,正面承认人身上性的因素。


(对比西方:当一个人完整走过这几个阶段,他就“成人”了。)


而中国文化则让人停留在口腔阶段,扼杀了人身上的“性”,这导致两个结果:非性化和性泛滥。


非性化:在心理层面上尽量抹杀此阶段,把性当作生男育女的手续,人在性方面处于“半窒息”状态。对性无知无欲。

性泛滥:因为不能集中于一个强烈的焦点作明朗表现(“阴茎”功能没有发展就会变成这样),所以变成了自恋狂,衍化出万能的性幻想。幻想有一个不需要自己主动追求就能满足自己全部幻想的对象(自己则永远处在被动位置),本质是希望让“恋母”继续下去。


(对比西方:西方更恐惧同性恋,因为他们认为同性恋可能是停留在前生殖器阶段的原因。他们对“人格成长不全”感到恐惧。压抑“恋母”冲动。中国则性别分化不明显,男女性别暧昧化,并鼓励“恋母”。所以说,恐同是西方传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里并不排斥恐惧同性恋。)


6. 中国人的心对身的组织:自我的非组织化。即人无法全面盛开,而要由他人来组织个人。具体表现有:

1)公式化的“好”或“乖”

2)私人化的七情六欲却不懂表达

3)自我压缩

4)把性看作是肮脏的,公开斥责(其实是因为他们仍把生殖器当作排泄器官即肛门尿道之类的器官看待)

5)“自我”脆弱易碎,非理性占上风

6)被“宠坏”的人格:男女关系的父女化或母子化、儿童化


7. 中国人的心对身的组织:“母胎化”倾向。中国文化中的人最理想的状态是做个活死人,回归母胎,让自己之身由人伦与社群的“心”去加以组织。


8. 中国人的心对身的组织:国家对社会的组织。中国社会无力自我组织,要由国家去组织,社会是“身”,国家是“心”。


如果要我用我自己的话总结的话,中国文化的良知系统对人的设计是这样的逻辑:人是没有灵魂的一具肉体,由心来驱动它行动。而人要做的就两件事: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好好照顾其他人的身体。延续自身的方法就是延续身体,即传宗接代,生越多越好,代表自己人越多。这就是揾食,也就是安身。而怎么能安心呢?其实已经包括在上面了,照顾好他人的身体,他人就安心了,你才能安心。以二人定义一人就是这个结果。结果是什么?那就是人纯粹沦为进食和生育的工具(都说中国人务实,从另一角度说就是中国人功利,自己被当做工具,必然也将别人当工具,做什么事情都先问“这有什么用?”),没有超越世俗的灵魂视角,这样的人不就是行尸走肉吗?而为了让人服从于这种安身和安心的需要,必然不能让他太有个性和自我,有了自我就会分离,就会不听话。正如作者说的,中国文化是崇尚死亡的文化。一代代的孩子被扼杀了个性,为了服务于自己的父母、家族、宗亲。这不是崇尚死亡是什么?(对比西方:西方是弑父文化,中国则是杀子文化。西方的养育是以分离为目的的,用成人的态度对待儿童。而中国则用孝道,来抹杀下一代。)


既然讲到代际关系了,也记录一下书里提到的两个倾向“把成人当儿童”和“少年老年化”。


中国人将儿童当作成人,却把成人当作儿童,处处管束。中国家庭中典型的父母角色是:慈母严父。慈母负责照顾身体,严父则像驯兽一样去教养儿女,教他们养成他制他律的个性。中国的儿童在还未开心智的时候,就被要求背诵他们不能理解的诗歌古文等。少年的老年化其目的是不要让人格发展中出现“少年”这个阶段,这是最危险最不能加以渠道化的阶段。把儿童化和老年化的诸般排列组合形态后的结果就是反对青春、抹杀青春。青春十分窒息甚至在窝囊的情况下被浪费掉。而把成人当儿童,就形成了“撒娇”的文化。(对比西方:把少年时代合法化。“浪子可以回头”)


所以说,中国人其实没有青春吗?难怪国产青春片拍不出新花样了呢……


摘录完毕。接下来,本书还对中国人的国家、社会层面的一些现象,用这个底层逻辑去推演。内容较多,我就不重复了。因为底层逻辑清楚了,后面都是这个根部衍生的枝叶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层逻辑的揭露和分析,其实已经有很多相关书籍了。我看的相关材料也只有这一本,其他的还未拜读,只能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它未必是对的,但至少看这本书会是一次有益的过程。要我自己说,中国文化虽有种种不是,但这种身体化的倾向,还是有点好处的吧,我想在对身体的照顾上,也就是如何过得安逸舒适上,中国人一定是这个世界上的行家了。同时,西方也因为强调分离和人格独立,导致个人不得不面对冰冷荒芜的世界,“荒原”意象是西方人心中最常见的画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