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遇車禍身亡,她接手欠二百萬的農產業,綠水青山成就美麗經濟


安康鎮坪縣城關鎮坪寶村,70後朱曉華依靠自然恩賜的綠水青山,種植綠色果蔬,林下養雞,發展生態循環農業。1995年朱曉華剛結婚時,也想依靠“棒棒經濟”掙錢發財,她和丈夫一起在當地做木材生意,但因經驗不足,欠下10餘萬元外債,後來通過開餐館和商店,還清外債。2017年春天,朱曉華和丈夫流轉土地150畝、林地1320畝發展種養殖產業。

2018年秋天,丈夫遭遇車禍,留下剛剛起步的產業和200來萬元的欠賬走了。朱曉華沒有倒下,她揹負著失去丈夫的痛苦,辛勤勞作,撫育孩子,照料老人,撐起一個家。面對兩人一起種下、漸漸長大的桃樹,朱曉華哭了。朱曉華說:“種桃樹前,老公和我說,你這麼喜歡桃花,我回去給你種上10裡桃園,讓你看個夠。看著這些桃樹,我知道丈夫在守護我,春天馬上到了,桃花開,我們一起種下的桃樹也能結果了。”

剛剛過去的2019年,朱曉華在林下養了1000多隻雞,大部分已出售,現在只剩下幾百只了。今年開春後,朱曉華要擴大養殖規模,除了自己養,她還要帶領村裡的貧困戶一起養雞,她提供雞苗,貧困戶把雞養大後,她負責銷售。


這棟在南江河邊的樓房地下2層,地面3層,建築面積達2000平米。2018年老公車禍身亡時,這棟5層樓房剛開始建,主體剛和地面平。面對未完成的工程,好多人勸朱曉華不要再蓋樓了,把它賣了還債吧。丈夫雖然走了,但朱曉華不想半途而廢,她堅持著把樓蓋了起來,朱曉華不屈不撓的精神打動著不少人,做建材生意的為她提供建築材料,錢欠著以後有了再付。朱曉華想在樓頂種花,把房頂打造成空中花園。

朱曉華利用自家的新房裝修了集住宿和餐飲於一體的鄉村民宿。去年夏天已有西安、安康等地的退休老人到她這裡避暑消夏。朱曉華說:“他們都喜歡我這裡,可以到河邊釣魚,可以上山採摘。”

老家的青壯年外出打工,土地荒蕪,朱曉華捨不得老家門前這片土地,就回來把土地利用起來發展種植養殖產業,有不少貧困戶在她這裡務工,一年發出去的勞務費就達20多萬元。朱曉華說:“我們這常年都是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空氣和環境都很好,種植的果蔬用農家肥,不打農藥,都是純天然的,讓顧客也能吃的放心,吃的健康。”


朱曉華在山上扣了幾個塑料棚,種植草莓。說到草莓,朱曉華犯了難。“我精心種植,上的是農家肥,但是結出來的草莓小的很,這樣的草莓味道很好,但品相太差,實在不好意思往外賣,我得去找找農林科技局的專家,好好去諮詢學習一下。搞農業我也不懂,得不斷學,少走彎路。”

朱曉華種植脆李、秦桃、枇杷等果樹600畝,在枇杷樹前朱曉華說:“各種果樹去年已少量掛果,成熟後味道很好,客人可以自己來摘。”除了種地養雞,朱曉華還要照顧80多歲的父母,朱曉華的女兒研究生畢業後在西安工作。

搞農業投入多,回報慢,但朱曉華看好綠水青山裡的綠色產業。地處陝西最南端的鎮坪,森林覆蓋率達88.6%,年空氣優良天數保持在350天以上。去年11月14日,鎮坪被命名為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在鎮坪有許多像朱曉華一樣的鎮坪人,在家鄉的美麗山水間辛勤勞動,將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