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助力,成都首次成為西部地區外貿“第一城”

减税降费助力,成都首次成为西部地区外贸“第一城”

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召開減稅降費落實工作會議 圖片來源: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提供

一分鐘,新增減稅74486元。這是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市累計新增減稅289.6億元的“實賬本”。

地處西南,成都是中國離歐洲大陸最近的超千萬人口特大城市。12月24日,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成都舉行。當天,中日韓三方一致同意:實現整體振興與共同發展。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充分發揮互補優勢,使三方合作惠及其他國家和地區。

當下,成都正積極融入國家對外開放發展戰略。減稅降費釋放的紅利,激發企業發展的市場活力,帶來廣闊的市場機遇,助力成都從內陸腹地變成開放高地。

在華外商投資企業在蓉減免稅達40.86億元

减税降费助力,成都首次成为西部地区外贸“第一城”

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龍泉驛區稅務局到勞士領汽車集團送減稅降費紅利 圖片來源: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提供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資接受地。2019年,兩萬億元的減稅降費成為外企熱議話題。

力度空前的減稅降費,不僅對國內企業是重大利好,對享受“國民待遇”的眾多在華外商投資企業,同樣是“大禮包”。今年1-11月,在華外商投資企業僅在成都享受的減免稅優惠,就達40.86億元。

在成都,當地稅務部門不斷“落地、落細”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企業的負擔。在蓉的日資、韓資企業,也得以“輕裝上陣”,更好地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

來自韓國的金宇中,在成都開了一家文化傳播公司,主要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策劃以及服裝設計工作。2019年,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為其企業節約了不少資金,讓這個“韓國老闆”收到了一份“中國紅包”。

而成立已25年的成都三國機械電子有限公司,則是日本獨資的製造類企業。“在系列減稅降費政策下,公司2019年1-11月實現營業收入2.3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8.02%;實現利潤總額1089萬元,同比更是增長了85.8%之多。”成都三國機械電子有限公司財務部部長莫玉忠自豪地說。

莫玉忠表示,最近一年,企業享受的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了經營成本和費用,提升了盈利能力。“截至今年11月底,我們出口銷售額達3900多萬元,大大地增強了公司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出具“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同比增長一倍多

减税降费助力,成都首次成为西部地区外贸“第一城”

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新都區稅務局到四川科倫藥業生產車間瞭解減稅降費情況 圖片來源: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提供

今年1-11月,成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283.1億元,首次成為西部地區外貿“第一城”。

減稅降費,正助力成都成為國家開發開放的前沿。目前,歐盟已成為成都第一大外貿夥伴,東盟成為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市場。今年到11月,成都稅務已出具的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更已比去年同期增長一倍多,預計幫助企業在東道國減免稅額6.23億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輸液單體生產企業,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擁有海內外子公司100餘家,年銷售收入超過400億元。企業產品直接銷往蒙古、菲律賓、摩爾多瓦、斯里蘭卡、泰國、坦桑尼亞、烏茲別克斯坦等“一帶一路”國家,並在哈薩克斯坦投資建立了科倫KAZ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產品輻射中亞各國。

據瞭解,2019年四川科倫藥業預計減稅降費約9000萬元。國內公司全年出口總額近600萬美元,其中,出口到烏茲別克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等“一帶一路”國家的佔比,已近8成,企業為此享受到的出口退稅政策紅利達643萬元。

“藉助2018年、2019年兩次降低增值稅率的契機,公司通過在合同中增加‘價格隨稅率下降’的條款爭取到採購價格優勢,降低採購支出,節約稅款1億元以上。”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新都基地總經理劉文軍表示。

享受到減稅降費釋放的紅利,四川科倫藥業每年將銷售收入6%以上的資金投入創新研發,在腫瘤、感染、糖尿病等十餘個重大疾病領域啟動400餘項重大藥物的研製,這也助力科倫KAZ藥業被納入哈薩克斯坦工業發展扶持計劃,並進入該國《2050發展戰略》規劃。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