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正式加入數字化辦公大戰,WeLink+微信+釘釘上演新三國


華為正式加入數字化辦公大戰,WeLink+微信+釘釘上演新三國

2020年最有看頭的一場大戰——數字化辦公/工作爭奪戰——在2019年底最終打響了!

2019年12月26日下午,華為雲在北京發佈智能工作平臺WeLink。

華為雲稱,WeLink可以實現AnyTime、AnyWhere、AnyDevice、AnyBody的全場景智能辦公,助力用戶隨時、隨地、通過各類終端設備(手機、電腦、Pad、電子白板等)實現協作辦公。

  據悉,華為雲WeLink的誕生源自華為自身的數字化辦公轉型實踐。早在2017年1月1日,WeLink 1.0在華為上線,提供會議、消息、郵件、待辦審批、知識共享各種功能,為全球華為員工帶來了一個智能高效的協作工具和平臺,全面提升了辦公體驗和效率。

  目前,WeLink全球華為用戶已達19.5萬,日活率99.8%,日聯接量超過1200萬次,聯接團隊52萬個,聯接白板1.4萬塊、聯接業務700+個、聯接知識21億次/年。全球華為員工整體協作效率提升30%,員工滿意度達到90分以上,APP交付週期從“90天”縮短到“7天”。

  華為雲副總裁、聯接與協同業務總裁薛浩介紹道,華為雲WeLink提供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兩種類型,通過WeLink應用市場和華為雲嚴選市場,提供持續更新的各類企業應用和智能硬件,助力企業數字化升級。

廣義的數字化辦公/工作市場,涵蓋了文檔處理、工作流協作、音視頻會議、雲存儲等多個細分領域。在此之前,華為在這一領域的佈局主要是視頻會議這一塊,但 從WeLink的功能來看,華為已經大跨步跳出了原有以硬件為主的產品佈局, 而是要打造一個集會議、消息、郵件、待辦審批、知識共享等各種軟硬功能於一身的智能辦公平臺。

回顧2019,阿里釘釘和騰訊微信在數字化辦公領域均動作頻頻。阿里釘釘領先一步,不但在產品上快速迭代,而且通過資本投資和併購策略,繼續拓展釘釘上的功能服務模塊。騰訊這邊,騰訊文檔、企業微信、騰訊雲也在陸續起勢。

縱觀整個數字化辦公市場,基本可以認為:騰訊微信、阿里釘釘基本可以收割大多數的中小企微企業,而華為的優勢重點則在大中型政企客戶。夾在中間的中型客戶處於被兩邊爭取的不確定市場。當然,無論是微信和釘釘之間,還是微信、釘釘和華為之間,都不會固守自己的優勢市場,2020年,數字化辦公/工作領域,估計會有很多好戲上演。

此外,除了這三家巨頭之外,傳統的OA廠商如泛微、致遠等廠商,以及美團、今日頭條等新興小巨頭在整個數字化工作/辦公領域都在爭取分一杯羹。整體市場格局具體如何?誰能吃到骨頭、誰能喝到湯?灣區盒子BAYBOX會有專文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