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不知道,擅自赶走坠儿,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多坏的后果

芦雪庵联诗的时候,平儿也随着凤姐过来玩了一会儿。看到湘云、宝玉他们在烤鹿肉吃,平儿也卸下了镯子,跟着他们玩了一会子,吃了一点烤肉。吃完了,洗过手,要带镯子的时候,平儿发现少了一只虾须镯。当时凤姐怕扫了大家的兴致,没让平儿声张。

后来,有一天袭人回娘家了,晴雯卧病在床。平儿来怡红院把麝月叫了出去,告诉麝月,虾须镯是被怡红院的坠儿偷去了。因为顾忌宝玉的面子,平儿建议此事就不要声张了,等袭人回来,悄悄地找个借口把坠儿赶出去就行了。又说,晴雯脾气大,现在有病着,不要告诉她吧。

晴雯看平儿把麝月叫出去说话,以为她们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就打发宝玉去偷听。宝玉偷听回来,把坠儿偷东西的事儿告诉了晴雯。晴雯果然是个火爆脾气,立刻叫人把坠儿叫来,一顿训斥,又拿簪子扎了坠儿的手,打的坠儿鬼哭神嚎的。任麝月怎么劝,晴雯都不听,到了还是叫来坠儿的家人,把坠儿领了出去,这就等于把坠儿“开除了”。

晴雯不管不顾,一意孤行,执意赶走了坠儿,其实是犯了职场大忌,为自己挖了坑。她做事不经大脑,只图一时的痛快,却根本不去想自己擅自撵走坠儿,会给自己带来多么不好的影响。

晴雯不知道,擅自赶走坠儿,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多坏的后果

一、挑战了直属领导的权威

其实,不管晴雯承认不承认,袭人才是大家公认的怡红院首席大丫环。怡红院里的一切日常管理都由袭人负责。这一点,就是老太太、太太也是认可的。

这次,袭人回娘家,把管理权暂时移交给晴雯、麝月这几个大丫头了。但是,这只是让她们暂时管理,并不是完全放权给她们;另外,这个管理权也不是只移交给晴雯,而是由麝月、秋纹、晴雯几个人共同管理。

袭人让晴雯等人暂时管理的内容肯定不会包括人事变动。无论在哪个单位、哪个部门,人事问题都是敏感问题。这里面涉及的人、事、利益太多,太复杂。晴雯只是代替袭人暂时代理管理权,还是几个人协理,实在不该碰触这个敏感问题。

但是,做事不带脑子的晴雯根本不顾麝月和老宋妈的劝阻,自作主张赶走了坠儿。其实,老宋妈和麝月都已经委婉地提醒了她,袭人才是怡红院的“管家”,裁员这件事儿最好还是等袭人回来处理。晴雯这样做,其实是等于直接在挑战直属领导袭人的权威,这分明是职场大忌。晴雯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还洋洋得意。甚至狂妄地说,什么“花姑娘”、“草姑娘”的,快叫人把她领走。

这晴雯在底层员工面前用这样明显轻视、嘲讽的语气称呼自己的领导,对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好处。谁又能保证她的话,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告诉袭人呢?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晴雯擅自做主,赶走坠儿,属于越权,这是职场大忌,可惜晴雯犯错而不自知。

晴雯不知道,擅自赶走坠儿,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多坏的后果

二、赶走坠儿,触动了一张无形的关系网,得罪了坠儿背后的势力。

坠儿究竟有没有偷走镯子,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虽然,有举报人,有赃物,但是,焉知这不是一件冤假错案呢?晴雯根本没有做任何调查,就听风就是雨,把坠儿一顿打骂,赶走了事。这种做法,像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做的事吗?

再者,就是退一万步讲,我们认定镯子就是坠儿偷的。可是,坠儿才那么点的一个小丫头,犯了错,就不能给她一个改过的机会吗?至于拿簪子扎孩子的手,扎完了再撵出去吗?

如果袭人处理,会把坠儿赶走吗?就是要赶走,袭人会以这种方式、以这个理由赶吗?我想,以袭人一向喜欢息事宁人的做事风格来说,她还真不一定赶坠儿走。她可能留下坠儿,只是留意以后,不使她到别处去办事罢了。

坠儿被撵出去,丢了差事,少了一份收入,直接伤及了坠儿家的经济利益。坠儿家人一定会生气,会嫉恨晴雯。坠儿又是家生奴才,她所有的亲人都在贾府做事,再加上和坠儿家亲厚的朋友,那这次晴雯赶坠儿,得罪的人可就多了。她得罪的不单单是坠儿一家,而是所有和坠儿家有关系的一张大网。

在后来晴雯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的时候,很多婆子、仆妇都觉得趁愿,都认为去了一个“祸害”。而当时王夫人查抄之前,就有很多人向王夫人告状,说园子里面的丫头如何不好,而被举报最多的丫头就是晴雯。这些向王夫人告状的人里面未必就没有坠儿家的亲人、朋友。

晴雯不知道,擅自赶走坠儿,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多坏的后果


三、晴雯把坠儿的事闹开了,等于把平儿的好意抹杀了。

平儿体贴宝玉,知道他在丫头身上用心。她担心坠儿的事儿公开以后,宝玉脸上挂不住,所以嘱咐麝月不要大张旗鼓地处理坠儿,要等袭人回来,变个法子,在慢慢的把她挪出去。再者,袭人不在家,晴雯又病着,平儿也不想让大家在这时候因为这个事劳心费力。

平儿做人做事,都是周到、细致、平和的,如果按照她的话去做,这件事本可以处理得很圆满。可惜,晴雯这一顿操作,完全把平儿的好意抹杀了。

晴雯不知道,擅自赶走坠儿,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多坏的后果

晴雯是一个美丽、单纯、率真的女孩子,她做事、说话都是出于本心。但是,晴雯实在算不上一个优秀的管理人才。她没有容人之量,听不进不同意见,一意孤行,自说自话、自作主张;越权做事,给自己挖坑设障碍,活活地把自己逼近了死胡同。她的职场之路,越走越窄,最后无路可走。这一切,其实都是晴雯自己“作”的。晴雯最终被王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赶出了大观园,惨死在表哥家。

不知道晴雯被撵走以后,有没有想起坠儿,那个有可能被冤枉了的小丫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