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是誰?人生經歷堪稱傳奇,難怪吸引湯唯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是誰?人生經歷堪稱傳奇,難怪吸引湯唯

孫皇后

最近新播劇《大明風華》講述了歷經明代七朝六帝的女主孫若微從“叛賊”到皇后最後成為皇太后決定朝政的傳奇一生。湯唯這位一直以來走“高級”路線的電影咖,首次出演電視劇也是為這部劇賺足了話題。而劇中由湯唯飾演的孫若微的原型,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明宣宗皇后孫皇后。劇中孫若微出生於建文,經歷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七朝。至於歷史上孫皇后出生不詳,但肯定經歷了包括永樂在內的六朝。對孫皇后的歷史功績褒貶不一,但她的確影響甚至決定了明朝中期的政治。貶低者認為孫皇后爭金寶,廢原後,變亂宮闈;褒揚者認為孫皇后(當時已是太后)挺郕王、護北京、救亡社稷、參與奪門、復正統,發揮了積極作用。不論如何,孫皇后的確是一代傳奇女子,難怪能吸引湯唯出演呢!而最令人佩服的就是,她能決定政治,卻沒有干涉政治,這一點是清代老佛爺該好好學學的。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是誰?人生經歷堪稱傳奇,難怪吸引湯唯

孫皇后

一、孫皇后生平

皇后孫氏,山東鄒平人,其父孫忠為永城縣主簿(盤點明朝皇后出身都不高貴,至少沒有太大實權)。宣宗朱瞻基的外婆恰為永城人,所以朱瞻基青年時期就以經認識孫氏。朱瞻基遂被孫氏美貌打動。永樂帝為孫子朱瞻基選妃,孫氏亦參選,永樂帝的皇后徐皇后對孫氏甚為喜愛。最終永樂十五年上諭:令胡善祥(錦衣衛百戶胡榮之女)為皇太孫妃,孫氏則為嬪。隨著仁宗繼位,朱瞻基從皇太孫升為皇太子,孫氏也升為了太子嬪。洪熙元年(1425),宣宗朱瞻基繼位,胡氏為皇后,孫氏為貴妃。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是誰?人生經歷堪稱傳奇,難怪吸引湯唯

狄大人怎麼當仁宗皇帝了

二、金寶、盜子及廢后

地位升高了,真正的宮鬥也就開始了。貴妃明顯不是母儀天下的角色,比皇后差一截,所以在權力心的驅動下,孫氏也開始行動。當時宣宗愛玩樂,“車架頗事遊幸”,而胡皇后“往往規諷”(《罪惟錄》),所以引得宣宗厭煩“上稍厭後”(《勝朝彤史拾遺記》)。而孫氏則完全順從宣宗,陪著宣宗一起玩樂,從而獲得聖心,最終孫氏地位在上新臺階,得到了金寶——離後僅一步。

明制,皇后有金冊金印之尊,金冊即正式冊封皇后的詔書;金印又稱金寶,是皇后的玉璽。而一般皇妃只有冊封的詔書(金冊),沒有專門的金印,從而體現雙方地位區別。但孫氏通過陪玩,得到聖心,龍顏大悅之下再吹吹枕邊風。孫氏最終成功動員宣宗,讓宣宗親自向皇太后、宣宗之母張氏進言求母后賜孫氏金印。張太后礙於宣宗的面子破例賜下金印,孫氏榮寵一時,《明史》載“貴妃有寶自此始”

,開創了明朝的一大先河。賜孫氏金印,雖然名義上胡氏仍在孫氏之上,但孫氏已經脫離眾多皇妃而出,成為僅次於皇后的後宮二號人物(皇太后名義上不管後官閒事)。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是誰?人生經歷堪稱傳奇,難怪吸引湯唯

胡善祥

僅地位上和胡氏無區別還不夠,為了防止胡氏反攻倒算,孫氏利用了最明智的一招——母以子貴。封建社會為了江山傳承,皇帝最喜歡兒子,皇妃自然也能母以子貴。當時胡後無子、孫氏亦無子。孫氏瞄準了這一點,用了宮鬥劇常見套路之假懷孕,《明史》載,孫氏

“陰取宮人子為已子”,搶在胡後之前生下了宣宗第一個兒子後來的英宗朱祁鎮。雖然當時就有人懷疑孫氏之子非親生,但無證據只好作罷。

地位相等,又有了皇長子,離母儀天下就差一點了,所以孫氏最後這一步更是穩紮穩打。孫氏通過枕邊風,使得宣宗完全倒向自己;又通過宣宗的說服,張太后也同意廢后;朝臣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宣宗採納了楊士奇的建議,設法讓胡後主動退位,所以朝臣的反對也被平息了。宣德三年(1428)三月宣宗正式廢后,孫氏成為皇后,胡氏無故被廢“天下聞而憐之”(《明史》)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是誰?人生經歷堪稱傳奇,難怪吸引湯唯

《大明風華》吳越飾張太后

這就是孫皇后最為人所詬病的原因。

三、延長大明國祚——北京保衛戰

不管英宗是不是孫氏親生,孫太后是不是盜子、引誘宣宗廢后,這對大明發展無關,或者說無傷大雅,這僅是孫氏的個人品行。而孫氏力挺代宗繼位,延長明朝國祚,這才是評價孫皇后功績的主要依據。

宣宗短命而亡,孫皇后之子英宗繼位,孫皇后升為太后。正統十四年英宗攜王振北伐,結果全軍覆沒,英宗被俘虜。也先攜英宗南下,“以送上皇還京為名,與其汗脫脫不花寇紫荊關”,但實際“我(也先)常告天,求大元一統天下”(《明紀事本末》)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是誰?人生經歷堪稱傳奇,難怪吸引湯唯

《大明風華》張藝興飾明英宗

也先數萬大軍兵臨北京,“京師大震”(《皇明通史》),北京“守備空虛,各營精銳,盡遣隨徵,軍資器械十不存一”。英宗之子太幼,無人監國主持,朝廷一派散沙,內部的遷都派、投降妥協派都出來了,翰林徐珵就說:“驗之星象……天命已去,惟南遷可以紓難。”(《明紀事本末》)

在這危急關頭,孫太后站出來了。在接到土木堡戰敗消息之後,孫太后下懿旨封英宗長子朱見深為太子,令郕王監國:“今特敕郕王總其事,群臣其悉啟王聽令。”(《明紀事本末》)朱見深年幼,實權皆在郕王。隨著也先攜英宗南下勢如破竹抵達北京,孫太后知道如果無皇帝,北京終將無法防守,所以做出了“皇太子幼衝,郕王宜早正大位,以安國家”(《明紀事本末》)的決定,而且“太后知于謙能任難,即以侍郎升本兵”(《勝朝彤史拾遺記》),信任於謙主持北京防衛。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是誰?人生經歷堪稱傳奇,難怪吸引湯唯

《大明風華》蘇可飾于謙

觀土木堡戰敗之後,孫太后是有機會伸展權力的,她完全可以將英宗幼子朱見深立為傀儡,自己垂簾聽政,大肆攬權,一如慈禧,但是她沒有。縱觀北京保衛戰前後,她一如既往支持大明正統血脈——郕王,若無孫太后的極力支持,郕王是萬萬不可能繼位的。也正是郕王繼位稱帝,在孫太后和景泰帝的強力支持下,主戰派才有了後援,于謙才能救亡圖存,大明江山才得以保存。在這一點上,孫太后對明朝政治的延續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四、奪門——風水還是轉回來了

雖然景泰帝受命於危難之間,承諾百年之後還政於太子(英宗之子、太子朱見深)。可皇位是個好東西,誰都想要,怎麼可能給外人。最終力挽狂瀾、勵精圖治、“漸開中興”(王世貞《弇山堂別集》)的代宗景泰帝也淪為了權力狂。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是誰?人生經歷堪稱傳奇,難怪吸引湯唯

《大明風華》李昕亮飾代宗朱祁鈺

英宗迴鑾之後即被代宗囚禁於南宮。關於代宗對待迴鑾後的英宗《明史》《萬曆野獲編》有詳細記載,如:對待英宗迴鑾返京,代宗的接待之禮就極為刻薄,“奉迎禮薄”(《明史》)薄到引起了朝臣的公然不滿。英宗在南宮更是慘!南宮大門上鎖灌鉛;錦衣衛晝夜把守;食物僅能從小洞遞入,而且還吃不飽,甚至要英宗的錢皇后“針繡出貿,或母家微有所進,以供玉食”(《萬曆野獲編》);為了隔絕南宮和外界一切消息,防止流言傳出,代宗還將南宮周圍夷為平地。代宗還誅殺了一切和英宗私下見面的太監,這樣的囚徒生活英宗渡過了七年。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是誰?人生經歷堪稱傳奇,難怪吸引湯唯

代宗和英宗

代宗的瘋狂還體現在想要除掉太子朱見深,換上自己的兒子朱見濟上。景泰三年代宗正式廢除了太子朱見深,但沒敢殺他,可這一動搖國本的行為極不得人心。因為有約在先,北京保衛戰前就約定代宗百年後要還政於英宗系,現在說話不算數,群臣譁然。也許真的有報應,代宗兒子朱見濟僅成為太子一年便去世,英宗系迎來了復辟的機會。可代宗就是不肯復立英宗系,同時殘殺了支持朱見深的御史鍾同。

代宗之子朱見濟死後,東宮空缺,代宗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朝臣們又開始了政治投機。最終石亨、曹吉祥把寶壓在了被囚禁的太上皇身上。景泰八年七月十六日晚,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迎立英宗復位。

關於在奪門前後孫太后所扮演的角色,當時代宗病危,英宗被囚,大明江山又面臨著無主的動亂,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朝臣可能分成幾派,互相內鬥,甚至兵變,外族勢力再度入侵,對大明江山終是一場浩劫。在這個危急關頭能主導朝廷的還是幾朝老人孫太后。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是誰?人生經歷堪稱傳奇,難怪吸引湯唯

宣宗朱瞻基

孫太后對奪門完全不知情嗎?不,孫太后對奪門態度明確,石亨等人“先密白太后,許之”(《明史》)。究其原因,一方面英宗作為孫太后的孩子,自然護短。但孫太后在英宗被囚禁七年中沒有任何動作,證明孫太后絕不是謀求一己私利之人,絕不會為了自己利弊,惹得天下動盪,她只是在代宗無後且病危之時,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另一方就是代宗太過分,忘恩負義、背棄前約。若不是代宗過分的權力追求,代宗還能得個善始善終的好名聲,谷應泰雲:

“君子謂郕王末路,自同盜國,奪門之釁,身實召焉。”(《明史紀事本末》)。

就這樣孫太后在又一次明朝危亡關頭以自己的政治智慧又讓明朝度過一次劫難。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原型是誰?人生經歷堪稱傳奇,難怪吸引湯唯

孫若微

文史君說:

歷史上孫太后可沒孫若微那麼驚奇跌宕的經歷。孫太后固然有盜子廢后的瑕疵,但無傷大雅,她對明朝政治還是起了積極作用的,這才是歷史該研究的事。現在電視劇正在播出中,劇中孫若微是否也給明朝政治留下了積極的影響,我們還是慢慢看吧。

參考文獻

1. 查繼左,《罪惟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2.毛奇齡,《勝朝彤史拾遺記·卷二》,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康熙刻西河合集

3.谷應泰,《明紀事本末》中華書局,1977

4.陳建《皇明通史》中華書局,2008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