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和事業編孰優孰劣?網友:原來差距竟然這麼大

公務員和事業編孰優孰劣?網友:原來差距竟然這麼大

被譽為中國兩大鐵飯碗的公務員和事業編,都非常讓人羨慕。每年都有很多人選擇考公務員或考事業單位。但是,這兩種編制之間,又有著哪些差距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公務員和事業編孰優孰劣,看明白了以下4點,也許你就知道誰才是真正的“鐵飯碗”。

公務員和事業編孰優孰劣?網友:原來差距竟然這麼大

1.穩定保障不一樣

同樣是體制內工作,公務員和事業編的穩定保障有很大差別,對於公務員,國家專門制定了一部公務員法,來保障他們的權益。現階段,公務員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都在進行之中。但是,公務員很少擔心機構改革對自身權益的影響,不管公務員機構怎麼改,公務員的身份都不會轉變。相比之下,很多是事業單位的員工,對事業改革就顯得憂心忡忡。事業單位改革在2020年完成之後,一部分現階段還屬於是事業編制身份的員工,將來有可能身份會變為企業。從這個角度,事業單位員工的穩定性,顯然沒有公務員更好。

公務員和事業編孰優孰劣?網友:原來差距竟然這麼大

2.晉升空間不一樣

公務員晉升從科員起步,再到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一直可以幹到副國、正國,只要你有能力有背景,就有無限空間。既便不擔任領導職務,按照職級晉升,最高也可以幹到一級巡視員,妥妥的正廳待遇。而事業編,多數走職稱路線,最高就是正高職稱,相當於正處待遇,至於管理崗,職數少,晉升難,在市一級,能夠幹到七級職員就不錯了,也就是個正科水平,能上到六級五級的,鳳毛麟角,如果是縣裡,只能呵呵了。

公務員和事業編孰優孰劣?網友:原來差距竟然這麼大

3.工資待遇不一樣

同級公務員和事業編,公務員普遍比事業編年收入要高兩三萬甚至更多。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公務員正科,每月到手大概四千五六百(含車䃼),一年五萬五,年終績效二萬四到三萬之間,兩項合計八萬,加上公積金二萬左右,醫保以及下鄉䃼貼、餐䃼、物業補貼等,一年毛入十一萬左右。同級別管理七級事業人員,每月扣除五險兩金及30%的績效,到手三千五六左右,一年四萬出頭,年終績效再分配大概一萬二,加入參照公務員配發的獎勵性績效一萬左右,公積金一萬五,外加醫保等,年毛入八萬,兩者相差三萬,對於拿死工資的職員而言,差距已經很大。

公務員和事業編孰優孰劣?網友:原來差距竟然這麼大

4.社會地位不一樣

你也會發現,作為一名公務員,職權職責比事業單位員工更重要,這也導致很多公務員對職業的認同感和成就感,也要遠遠超過事業單位員工的認識。公務員掌握的是行政執法資源,事業單位主要是提供公益服務,誰更吃香,一目瞭然。按照公務員法規定,如果你在公務員機關工作年限已經達到了30年,不管你有沒有達到退休的法定年齡,都可以提前退休,並且領到退休工資。但是,事業單位並沒有這種待遇。

怪不得有網友表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原來差距竟然這麼大!當然,事業單位也有好的,比如醫院、高校教師,工資待遇就是公務員豔羨的對象,但是這兩個行業未來將取消編制,從表象看,穩定性又不如公務員,比來比去,還是公務員好。為什麼那麼多寧願不要事業編也要考公務員,原因或許就是這些。總之,通過這些方面的比較,小編個人認為,相比事業單位員工,公務員是含金量更高的鐵飯碗。對此,你認可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