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菜籃子”到“錢袋子” 蘭州市打造高質量標準化菜市場

從“菜籃子”到“錢袋子” 蘭州市打造高質量標準化菜市場

五泉菜市場一角

  “這個市場是蘭州市的標準化菜市場,肉菜都有工商、食藥等部門監管,質量放心,也不會缺斤少兩,家裡平時吃的肉、菜、蛋都在這兒買。”在五泉菜市場,蘭州市民劉女士拎著裝滿果蔬的袋子說。

  這裡和印象中傳統的菜市場截然不同,走進五泉菜市場,可以看到市場呈仿古式的建築風格,分為上下兩層,到處燈光明亮、綠植滿目;攤位都是貨架式的,排列整潔;貨架上,新鮮肉菜水果品種齊全、應有盡有,充滿了濃濃的現代時尚氣息。

  “五泉菜市場是蘭州市示範型標準化肉菜市場,也是蘭州第一家生鮮超市式市場,更是甘肅省首家智慧型農貿樣板級標準化市場。”甘肅傲立物業有限公司(五泉菜市場)經理蔡鬱宣介紹說:“市民通過市場的電子觸摸屏,可以查詢當天菜價、蔬菜農藥殘留報告、經營商戶的誠信檔案、食品貨源來源等。”

  “菜藍子”裡裝著老百姓的幸福。五泉菜市場近年來是蘭州市商務局打造高質量高服務的標準化菜市場的縮影。

  據瞭解,為了更好地改善菜市場購物環境,方便市民生活,打造舒適便民生活圈,蘭州市採取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方式,加大標準化菜市場建設。“全市已建成標準化菜市場74個,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蘭州市商局市場體系建設科科長金傑成介紹說。針對菜市場髒、亂、差的現狀,從硬件和軟件入手,蘭州市商務局加大提升改造力度,菜市場環境變得乾淨整潔,管理有序,業態功能更加完善,為市民買菜提供了舒心、便利的購物環境。

  蘭州市商務局副局長王紹榮表示:“標準化菜市場的出發點,就是既要解決農民‘賣難’的問題,又要解決城市居民購買農產品‘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在努力實現標準化菜市場社區全覆蓋的過程中,蘭州市商務局將過去的“政府引導、社會資金投資建設、市場化運作”的模式轉變為“政府主導、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的建設運營和管理模式。

  “農產品的價格關乎民生,在價格波動的情況下,要讓政府在特殊情況下發揮特殊作用。”王紹榮這樣認為,“菜價要在合理的基礎上,才能解決農民難賣、市民難買的問題。農民的菜不能少了就漲、多了賤賣,這是我們商務部門應該發揮的作用。農產品豐收了,我們就積極搭建產銷平臺,發揮流通先導性作用。今年甘肅的辣椒等農產品大豐收,我們就積極配合商務部,舉辦了‘農產品全國行’等活動。”

  王紹榮說:“甘肅雖是一個農業大省,但不是一個農業強省,我們需要把農業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蘭州作為省會城市有銷售的信息優勢和加工的技術優勢。”

  在解決農產品“賣難”的基礎之上,怎麼才能發揮省會城市的擔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蘭州市商務局展開了積極探索。

  2019年7月,蘭州市成功舉辦了2019年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扶貧(甘肅蘭州)活動,簽約項目4大項20多個單品,成交額3億多元。

  蘭州市商務局針對農產品“賣難”問題,確定了“搭平臺、助脫貧、促產銷、拓市場”的工作思路,引導華潤萬家甘青公司等20家企業市場流通主體“走進來”,搭建產銷平臺,發揮流通先導性作用,推動百合、玫瑰、藜麥、高原夏菜、水果等幾十種本地特色農產品“走出去”,實現直接“見市場”的大宗交易和常態化交易,促進產業興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