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郭德綱,是否應該被拿來和侯寶林、馬三立等人做比較?

老兵東雷


拿郭德綱跟侯寶林、馬三立相比較,比什麼?怎麼比?論成就兩位老先生早已作古,成就是非早已蓋棺定論;論影響力那對於後來的根本就不公平,畢竟一個人一年兩年所造成的影響遠遠不如時間長的影響力大。論相聲功力那就更沒法比了,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況且這方面根本就沒有一個定性的參考值來比較。拿郭德綱跟這些前輩相比較就如同那段有名的相聲段子《關公戰秦瓊》。

中國有句古話“時勢造英雄”,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獨特的印記,所以每個年代發展的環境和需求也都不一樣,所以作為一種藝術門類的相聲,也是根據當時社會的發展需求來決定以後的走向。侯寶林、馬三立兩位相聲大師的身份無需闡述,也無需爭論,他們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他們在自己生活的年代為自己熱愛的相聲事業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侯寶林對於相聲的改造,使相聲登入了大雅之堂。而且侯先生的語言功底深厚,語言的模仿能力較強,而且唱功也是一絕。馬先生的相聲比較接地氣,他的相聲聽起來讓人回味無窮。

而郭德綱正是現在社會發展需求的一個產物,他的相聲緊緊的抓住了現在人們的心理,能夠迅速在人們心中引起共鳴,而且他的相聲功底在同輩人的無出左右。而且他把相聲的商演搞的有聲有色,國內任何一個團體都不能與郭德綱的德雲社相比較。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沒有必要現在將郭德綱跟這些前輩們相比較,郭德綱到底能為相聲做出多大的貢獻,他的成就能到什麼地步,現在評論都為時過早。


吃葡萄不吐葡萄核


有什麼好比的?

不同時代的領軍人物沒有可比性

僅此而已

這張是侯寶林與馬三立一起的合影。知道為什麼侯寶林站著,馬三立坐著麼?

他們之間差這輩分呢

這個是馬三立的師承,師從周德山。而侯寶林的師傅朱闊泉師從焦德海。

至於郭德綱,自不必說。侯躍文的徒弟。屬於侯寶林的徒孫輩。

看看這張圖,號稱喜歡相聲的你能認識幾位?

能認出五位以上的還真算是相聲界的鐵粉。

時代不同,造詣不同

侯寶林屬於京派相聲,擅長柳活。而馬三立則屬於津派相聲,擅長貫口。郭德綱屬於後來者,在相聲岌岌可危的時刻,他用自己的天分和努力讓大家又願意回到劇場聽相聲。

三個人都是各自時代的佼佼者。

侯寶林將相聲進行了改良,原本就有京劇功底的他在後期的相聲表演中也是唱的居多。從這一點來說,郭德綱倒有些前者遺風。畢竟,郭老闆的嗓子在現如今的相聲界也還是屈指可數的。

而馬三立則在天津創立了馬氏相聲,並且在馬志明的身上也得到了傳承。當然,至於為什麼馬三立的作品不多,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歷史造成的。我們也只能嘆息。

說完了侯寶林、馬三立再說一下郭德綱。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火爆的郭德綱著實是有一把真功夫的。說學逗唱,樣樣不賴。這也是為什麼郭德綱能夠火了將近20年的原因。

當然,相聲也處在一個很微妙的階段。

至於還能走多遠。誰都不好說。







蜜桔娛樂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時代在進步,社會在變化,郭德綱比侯寶林、馬三立等人都強多了。


不可否認侯寶林、馬三立是相聲大師,他們曾經為相聲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他們所處的時代有很大的歷史侷限性。社會發展遠沒有當今繁榮昌盛,甚至有一段時間百姓溫飽都不能解決,他們所看到的、學到的、聽到的和見到的遠遠不夠全面。

而且那時候聽眾的範圍並不廣泛,至少很多年輕人不喜歡聽相聲,所以馬三立和侯寶林只能代表他們所處的時代。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郭德綱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成就已經遠遠超越了前輩。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等人加起來都遠遠趕不上郭德綱一個人,這是不能否認的。

看看現在郭德綱和德雲社有多火就知道了,無論什麼年代,百姓喜歡的相聲就是好相聲,百姓喜歡的相聲演員就是好相聲演員。



郭德綱從六歲開始學藝,這麼多年來勤學苦練,吸收了前輩所遺傳下來的精華後自己再有所創新,他的知識面絕對比馬三立和侯寶林強多了。

最主要的是,德雲社現在的新生代年輕相聲演員張雲雷、楊九郎、郭麒麟他們,顏值高還多才多藝,他們的出現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聽相聲、京劇、評劇,喜歡花錢買票進劇場看戲,讓瀕臨失傳的中國曲藝被很好的傳承下來,這是時代的進步,是郭德綱的一大功勞,任何人都無法比擬。


R娛記


原本我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忽然有了這樣的比較,就不得不多說兩句了。

郭德綱自出道至今,已有20餘年。說他是體制外大紅大紫的相聲演員不為過。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一個演員的“紅”,並不等於他就是“大師級”的人物了。在相聲界,當年和馬三立齊名的大有人在,和侯寶林齊名的大有人在,和馬季齊名的也大有人在,但是,為什麼每一代只有一個人出來呢?那就是他有他的獨到之處。馬三立、侯寶林,都是有自己東西的,馬三立對傳統相聲藝術的繼承和發揚,侯寶林對相聲的改革,馬季弘揚的歌頌相聲,那都是可圈可點的。如果真拿馬三立和侯寶林比較,倒是馬季有這個資格的。侯耀文也是相聲界出類拔萃的,可惜過世太早。姜昆也是相聲集大成者,只是這些年致力於曲協工作,推動了不只是相聲藝術的發展。馬季的影響力也有四五十年,姜昆的影響力也是跨度達三個年代。郭德綱有“大師”跡象,但是還要看他在相聲這一行“氣兒”有多長。紅不等於大師,紅眼病也紅,但是病。我還是希望他能延續小劇場相聲,不是把精力用在主持節目和拍電影上。如果真的為了相聲,我相信,再有十年,郭德綱還在說相聲,我敢說他是大師級的!



侯寶林先生,馬三立先生是相聲藝術大師,是全國相聲觀眾對相聲老前輩的評價。都說老百性心裡有杆稱,一點不假。



“大師”不是國傢什麼機關評的,是老百姓通過幾十年聽相聲,逐漸積累的印象。現在網絡時代,有人希望通過炒作把郭德綱推上“大師”的寶座,是有些人太心急。

郭德綱還是有一定的相聲基礎,先天條件也不錯,只要靜下心來,一門心思說相聲,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讓老百姓慢慢記住他的相聲,“大師”的印象就自然形成了。



老百姓為什麼記住侯寶林先生,是人們忘不了“夜行記”,“關公戰秦瓊”“賣布頭”“八大改行”。馬三立

先生的“馬大哈”影響了幾代人,他晚年的小段“逗你玩”“撓撓”更讓人回味無窮。

現在急於給郭德綱來頂“大師”的帽子,是在幫倒忙。


李冠朝


別人說不應該被拿來比,我反而覺得應該比。

沒有比較,相聲哪來的進步?


侯寶林是大師,馬三立是大師,那郭德綱為什麼不是大師?以前老郭說過一句話:什麼是大師,100個說相聲的,你熬死了90個,你活到最後,你就是大師。

嗯,這句話話糙理不糙。難道只有年齡大了才可以被稱為大師麼?這就是郭德綱不能拿來和侯寶林馬三立比較的原因麼?我反而覺得今年45歲的郭德綱可以被稱為大師。

侯寶林老先生是中國最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是世紀相聲大師,更是一代宗師,相聲藝術是在他的帶領下走向了巔峰。

馬三立老先生同樣是相聲泰斗,是人民藝術家,他創辦的“馬氏相聲”既諷刺又幽默,更是深受觀眾喜愛。


他們是一代宗師,可每個時代,都需要一代宗師,而郭德綱,正是這個時代的“一代宗師”。

沒有郭德綱,相聲也許已經“死了”,即使活著,也是半死不活。老郭把傳統相聲變成現代相聲,帶領著一眾弟子把德雲社變成全國最大的相聲舞臺。多少人每天聽著郭德綱相聲睡覺,德雲社舉辦過多少場千人演出,去過多少國外的國家,讓多少人知道了相聲,喜歡上了相聲,這些,你們應該都知道吧。

如今的郭德綱,早已不是那個在安徽電視臺被關在玻璃櫃裡的“小丑”,而是一位相聲藝術家。他救活了相聲,順便還帶著它“周遊世界”,這點就無人可比,他是相聲界的小學生,更是大師。如果你知道郭德綱對中國相聲界做出的貢獻,那你覺得他可以被拿來和侯寶林老先生,馬三立老先生比麼?



世界在變,相聲也在變,新的時代,需要新的力量,如今的郭德綱,已經有能力被拿來和兩位老先生比較。

這個時代需要新的英雄。

我是東北毛毛,歡迎關注,更多娛樂圈一手新聞,給你獨到的見解!


東北毛毛


把郭德綱和侯寶林大師相比??你們綱粉也太無恥噁心了吧!!侯寶林是誰你們可以無視,但是他的兒子侯耀文可是你們主子的師傅啊!郭德綱現在夠牛的啊,師父不在了,用不到了,直接要和師爺爺相提並論啊!!

再者,綱粉們你們也太著急了吧,大師稱號不好拿的。你們主子不是說過需要年齡大嗎?郭德綱將來會不會成為大師,誰也說不清楚,不過今天的郭德綱,給大師提鞋都不配,為什麼呢??你為相聲發展作出了什麼貢獻??

當然,在今天大師這個稱號確實有點廉價,可以自封,也可以由一些無恥噁心粉絲和媒體冊封,如果這樣,郭大師這個稱號你可以心安理得了!!


用戶50899755045


用郭德綱比侯寶林,如同用張無忌比張三丰,你說誰厲害,書裡沒說,不是一個年代,感受肯定不一樣。

侯寶林馬三立僅僅是符號

在那個年代,藝人輩出,因為侯寶林積極參加曲藝改革,將傳統相聲引入新相聲的正途,所以才被國家封為大師。侯寶林真正的優點是語言模仿能力、戲曲唱功(因為過去先學的京劇,後學的相聲)。但在幽默、接地氣方面反倒不盡如人意。

而馬三立是極其接地氣的演員,所以你如果還有記性,小時候上學,語文課本里有一篇“開國大典”,裡面毛主席還說“今天廣播裡有馬三立的相聲”。這說明馬三立確實是有實力的演員,但卻上不了檯面。

可以說二者對於新中國來說,都有明顯缺陷。

侯寶林馬三立不如劉寶瑞

如果說那個年代的大師,我相信劉寶瑞更勝一籌。因為侯寶林馬三立的相聲放在現在會有年代的代溝,年輕人未必聽得懂,也未必覺得好笑。但劉寶瑞的單口相聲,放在任何一個年代都能讓你發笑,而且百聽不厭,這一點我相信沒人反駁我。

只是劉寶瑞在那個年代太強了,不懂得收斂,被同行排擠陷害,最終導致遇害身亡,也沒被國家評為大師,有些可惜。

郭德綱是什麼水平

不可否認,郭德綱的相聲水平曾經是“神級”(王自健說的,我很認同),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他超過了侯寶林、馬三立,但我必須負責任的說,他在2005年的時候,確實無出其右,應該說是前無古人的。侯寶林、馬三立不如郭德綱。無論是說學逗唱的全面性,還是幽默感,以及嘴皮子的基本功都不如郭德綱。

無論你多不願意承認,馬三立的相聲你得“捧著聽”,也就是說老頭一上臺,你出於內心的那種崇拜和尊重,他說的每一句話都讓你不得不笑一下。

而侯寶林的相聲,你可以當做教科書來聽,但凡是喜歡聽相聲的人,沒有反覆聽侯寶林的。

郭德綱的相聲,你會反覆聽,每次聽你都會發笑,當然,這僅限於2004-2006年之間。

能夠跟郭德綱比肩的只有劉寶瑞

之所以反覆說劉寶瑞,是因為只有劉寶瑞的相聲至今我都會反覆聽,娓娓道來,尺寸把我的恰到好處,能夠跟劉寶瑞並駕齊驅的就是常連安、張壽臣,但這兩位流傳於世的相聲有限,因此不被重視。

反觀郭德綱,郭德綱的單口真實水平是不如他的對口的,但郭德綱的創作能力強,對喜劇的理解能力比別人都強,因此在單口中加入的笑料讓你感覺更有意思。你之所以覺得他的單口強,是因為他跟你共鳴更強,能夠引入同時代人知道的“經典”。

而劉寶瑞的對口中,捧哏非常好,逗哏就有點災難,這也是因為他的對口大多數是歌頌新時代的相聲,有些言不由衷。但如果是單口,劉寶瑞從來不往裡面加笑料,完全靠故事情節給你帶來笑聲,這一點上,郭德綱還沒做到。

白希文總結

相聲是語言的藝術,是幽默的藝術,判斷一個人的相聲好壞,其實不用專家,誰的經典段子流傳於世的多,誰的相聲你願意反覆聽,那就是好像是。誰的相聲能夠跨時代都能讓人百聽不厭,誰就是大師。如果說郭德綱是神,那麼劉寶瑞就是宗師。雖然劉寶瑞的段子沒有郭德綱火爆,但劉寶瑞作為一個死去將近60年的老藝人,拿出七十年前的段子,還能讓你百聽不厭,目前還沒看到第二人。


白希文


不能比,無法比,根本沒有可比性。這就是中國相聲曲藝工作者,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區別。假設有可比性,馬三立,侯寶林屬於體制內的曲藝工作者。而郭德綱,目前相聲界實至名歸的領軍人物,只能稱得上民間相聲曲藝演員。這就是本質上的區別,體制上造成的區別。謝謝!


柏國漁溪


悟空問答: 類似這種給郭德綱召黑,召罵的問答你出了不少,就是今天這個題目你已經N次出現在頭條,我不知道你的本意要達到什麼目的,但是,客觀上你給郭德綱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你難道看不到那些黑郭的人每次卻在借題發揮,用刻薄骯髒的語言挖苦謾罵老郭嗎?

郭先生在臺前臺後從來自稱相聲界的小學生,對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藝人,何時何地說過一句冒犯前輩的輕狂之語嗎?到是那些主流們各個都敢冠名"大師",而且心安理得,毫無愧色。

郭德綱對相聲的貢獻有目共睹,相當多的人拿老郭與前輩和當今的主流做過縱向橫向比較,這是很正常的,我吃過不少飯店的烤鴨,每次吃完我都要和全聚德比較一下,這是一樣的道理。

說了半天,不知悟空問答明白嗎?就是出題目即達到討論又避免罵戰。特別是有些明知故問的,心照不宣的,加深仇恨的越少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