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温润疏朗,李清照为她写词盛赞,责怪屈原不懂得欣赏

宋代词人李清照,诗词构思新巧浪漫,风格婉约缠绵。她还精通金石,擅长书画和诗词理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曾任高官,为人十分清高忠正。在这样的书香门第的熏陶教育之下,李清照的性格并非一般古代才女的柔弱多愁。而是具有多重性,她善感又坚毅,温润又果敢,传统又洒脱。

此花温润疏朗,李清照为她写词盛赞,责怪屈原不懂得欣赏

热爱自然,富有生活情调的李清照,在诗词作品中写了很多浪漫诗意的四季花卉的意象。比如“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等等。

李清照对一种花特别欣赏,还专门为此花吟咏了一首鹧鸪天,对此花的深深钟爱和幽幽不平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首小词:

此花温润疏朗,李清照为她写词盛赞,责怪屈原不懂得欣赏

鹧鸪天 桂花

宋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首咏物抒情的小词,是李清照婚后所作。当时受北宋新旧两党之争的连累,在公爹去世之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在青州乡间闲居。远离京城的繁华,远离官场的争斗,他们夫妻二人自得其乐,过着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但难免也会有生不逢时的幽怨。

此花温润疏朗,李清照为她写词盛赞,责怪屈原不懂得欣赏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词人上片把桂花拟人化,描写了桂花独特的颜色与性情,可谓是神来之笔。桂花色淡黄而花轻,性情疏朗温润,亦如如玉的亭亭淑女。

桂花多隐迹山间,花开时节,唯有清香随风袅袅,缥缈怡人。她不须如其他花卉般浅碧轻红,靠绮丽之色取悦世人,便已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此句掷地有声,给了桂花最高的评价。

此花温润疏朗,李清照为她写词盛赞,责怪屈原不懂得欣赏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词人下片更深一步赞美桂花为群芳之冠。孤芳自赏的寒冬梅花,定要嫉妒桂花的高雅香韵。隐逸清高的九秋菊花也要含羞自叹,毕竟中秋佳节,画栏最先开放的是淡香悠长的桂花。

可叹屈原大夫为什么如此情思不足,这般素雅淡然的花中高士,当年居然没被记载入《离骚》之中。

其实李清照错怪了屈原,屈原在《九歌》中曾有句:“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可见桂花的高贵品格,已被千古的文人们慧眼识之。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含蓄蕴藉,惊艳世人。她生动形象地把桂花独绝无双的内外之美,赞到了极致。她用众芳作为衬托,还用她自己平生挚爱的梅花菊花作类比,甚至在文中毫不客气地揶揄了大诗人屈原。

此花温润疏朗,李清照为她写词盛赞,责怪屈原不懂得欣赏

小词议论抒情相互结合,层层铺展开来。风格激扬疏朗,抒发了词人淡雅高洁的情怀,也暗含了词人郁郁不平的幽怨,同时也用桂花来勉励自己。

王国维先生曾道:“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语也,其词品亦似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