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罵了胡因夢半輩子,臨死卻最牽掛她:破碎的愛情只能自我麻醉

她是才女、是貴婦、是不搭帳篷的吉卜賽、是山水畫家、是時代歌手、是藝術的鑑賞人、是人生意義的勇敢追求者。"——李敖

李敖罵了胡因夢半輩子,臨死卻最牽掛她:破碎的愛情只能自我麻醉

世間情感,無非愛恨情仇四個字,即便是早已名揚天下的大人物,同樣不能倖免。或許正如某些人所言,我們生活在人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自我修行,身和心,情感和心智,誰都無法逃脫。

聰明的人,早早看透規則,置身事外,冷漠行走。固執的人,沉浸在美好回憶裡,不撞南山不回頭,撞了南山,捧著破碎的心,也依舊不願意說聲放棄。但有一點很奇怪,為什麼越是身負才華的人,越願意當後者?

實際上,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容易找到,因為他們身懷世人豔羨的才華和能力,所以在他們的心中,自有一股不肯服輸的高傲氣性,令他們無法輕易看淡挫折,放手失敗,譬如李敖對待胡因夢。

李敖毫無疑問是個才子,而且是個早早揚名人間的才子,但偏偏,這位偏愛美人的男人,卻用了半輩子的時間,以犀利刻薄的言語來責罵她,似乎絲毫不在意胡因夢是個美人,也是他的前妻,這是為什麼呢?

李敖罵了胡因夢半輩子,臨死卻最牽掛她:破碎的愛情只能自我麻醉

01愛情從仰慕開始,矇蔽雙眼

胡因夢出生在一九五三年的臺灣,父親是當時的立法委員,長相俊帥,才華橫溢,對胡因夢這個唯一的女兒十分疼愛。

可是,她的母親卻和她的父親截然不同,不只常常和胡因夢抱怨她父親的忙碌,而且拜金現實,一生最愛自己。

如此一個扭曲的家庭,給胡因夢的成長帶來嚴重影響,她像父親一般偏愛文學,也在母親的壓迫中,愈加叛逆和任性。

她沒有遵循父母的意思,在那個她完全學不會的德文系中浪費餘生,而是故意交上白卷,直接退學,去了大洋彼岸的紐約,進入最繁華街區裡最有名的模特學校學習。也是在那段時間裡,一位叫李敖的男人,漸漸走入胡因夢的視線中。

李敖罵了胡因夢半輩子,臨死卻最牽掛她:破碎的愛情只能自我麻醉

她羨慕這個男人的特立獨行,也好奇這個男人真正的模樣,甚至她專門寫了一本書,來向世人傾訴自己對李敖的仰慕。

二十六歲,已經在娛樂圈混跡五年的胡因夢,因為一個巧合,得以和自己夢寐以求的偶像真正面對面。

李敖不只帶著胡因夢去了咖啡廳,也帶著她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那個藏書十萬冊的著名房間中,突兀又意外地吻了胡因夢。胡因夢很震驚,同時又有點兒開心。

她問李敖:"如果你要和我在一起,那你的現任女友怎麼辦?"

李敖絲毫沒有在意世俗束縛,當場直白表示:"我會對她說,我對你的愛是百分之百的,但現在來了個千分之千的,所以你要暫時先避讓一下。"

就這樣,兩個陷入熱戀中的男女,撞破了全部阻礙,勇敢地走到了一起,哪怕即將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世人不理解地議論,家人不滿意地抗拒,他們也不在乎,因為愛情高於一切,也足以矇蔽雙眼和理智。

李敖罵了胡因夢半輩子,臨死卻最牽掛她:破碎的愛情只能自我麻醉

02現實的柴米油鹽,打破幻想

可是,現實偏偏最是喜歡用狠狠一巴掌,扇醒那些沉淪在感性裡的人,胡因夢同樣不例外。

她不顧父母阻攔,執意逃出家門,私自和李敖結婚不久,她的演員事業莫名遭到封殺,失去了出現在公眾面前的資格,只能被迫留在和李敖的家中,當一名平庸又無趣的家庭主婦。

這件事對胡因夢來說,無疑是一場打擊,但就像她後來所言,當她正身處在命運泥潭裡時,她最崇拜、最期待的李敖,卻沒有對她伸出援手,沒有成為她想象裡的救贖者。

再加上,和李敖的婚後生活,並不如胡因夢嚮往那般幸福。

李敖罵了胡因夢半輩子,臨死卻最牽掛她:破碎的愛情只能自我麻醉

現實中的李敖,不再是那個言辭犀利,又行為獨特的大才子,他喜歡斤斤計較,在家中安裝高倍的望遠鏡,只為了監視對面的工人,看對方有沒有偷工減料。

他也常常約束胡因夢的日常行動,不允許她外出散步,因為擔心她會和別的男人眉來眼去。更甚者,李敖在朋友出國期間,竟然無故侵佔了對方的財產……一切的一切,都讓胡因夢慢慢看清一個事實,那便是,走下神壇的李敖,實際上並不是她渴望的良人。

於是,這段從荒唐中開始的婚姻,也用一種無比荒唐的方式畫上了句點。兩個原本相愛的人,在現實面前正式反目成仇。

李敖抨擊胡因夢,說自己受不了一個美人在家中由於便秘而滿臉漲紅,胡因夢立刻回擊,揭露最現實的李敖,道破他不是自己回憶錄裡情聖模樣,而是特別靦腆。

再加上一場糾纏數年的官司,更是把兩個人的關係推向了彷彿無法彌補的彼岸,讓李敖和胡因夢徹底背道而馳,越行越遠。

李敖罵了胡因夢半輩子,臨死卻最牽掛她:破碎的愛情只能自我麻醉

03愛到深處是固執和恨,也是釋然

當然,倘若故事在此處戛然而止,那麼李敖對胡因夢半輩子的抨擊,也能歸結為他確實非常厭惡胡因夢,雖然會對他產生負面作用,但正巧印證了胡因夢口中小心眼的李敖形象。

只是,事實卻並非世人看到的如此簡單,因為胡因夢比李敖更灑脫,更獨立,而這一點,直接戳痛了李敖那根高傲的神經,令他陷入到"為什麼胡因夢會比自己更早放手"這樣的不甘當中。

要知道,在李敖這樣的大男子主義心中,女人只應該是他們的附屬品,只應該折服在他們的手段中,可胡因夢的出現,讓李敖一直以來的觀念受到打擊。

她沒有和別的女人一樣,在離開李敖以後,保持默默無聞,反而勇敢直接地站出來,同李敖在世人面前進行了一場針鋒相對的精彩比拼,讓李敖的心,不由自主為胡因夢而牽動,愛她的強勢和無所畏懼,同時恨她的不知示弱與獨立瀟灑。

再加上,胡因夢本性灑脫,沒有沉浸在對李敖的憎惡裡太久,甚至在李敖正責罵胡因夢的時候,敢於站到李敖面前,直接給予他一個善意擁抱,讓李敖突然意識到,原來這個和自己糾纏了半輩子的女人,比自己想象裡更迷人。

李敖罵了胡因夢半輩子,臨死卻最牽掛她:破碎的愛情只能自我麻醉

但是,高傲的他,根本不願意承認自己仍舊放不下胡因夢,於是只得用責罵胡因夢來向世人證明,這個女人對自己來說不重要,她完全不值得自己眷戀。

殊不知,正是如此彆扭的舉動,反而袒露了他的真實心意,讓世人明白,原來胡因夢的確是李敖生命裡一個放不下,又沒有辦法再次擁入懷中的對象。

因為胡因夢足夠決絕,離開以後,便真的不會再回頭,只在自己自在又灑脫的人生道路上,永遠不回頭地朝著前方行進。

胡因夢對李敖釋懷,只用了短短數年,而李敖,直至死亡降臨,也依然牽掛著胡因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