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鬧市中有一座千年古剎,聚集了風水財氣,蘇軾還曾來過這裡


如今的成都太古裡儼然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金融中心、繁華地帶。而在千餘年前,這個稱謂是屬於旁邊寂寥無聲的大慈寺的。大慈寺坐落在遠洋太古裡商業區內,和塵世繁華不過一牆之隔。這座始建於魏晉的古寺廟曾被《成都通史》濃墨重彩地提及,其在成都歷史上的地位可見一斑。

雖然始建歷史悠久,但大慈寺同中國歷史上其他寺廟一樣,沒能逃脫隨著朝代更迭而歷經興廢,屢毀屢修的命運,多次毀於兵火,現存的各個大殿均為清朝順治到同治年間陸續重建的。

寺廟中的十二生肖卡通人偶彷彿是從不遠處的太古裡走迷了路,才誤打誤撞來到了這個清淨至極的地方,倒也為這一方面肅穆之地增加了些許活潑的氛圍。

清朝至今不過幾百餘年,再加上後期修葺,寺廟顯得過分嶄新。然而就是這份嶄新中,卻深藏著大慈寺和成都這座城市1600餘年的興衰歷史。

表面看起來並不格外突出的寺廟,有著跌宕起伏讓人唏噓讚歎的過往。據史料記載,公元622年,三藏法師玄奘曾在大慈寺受具足戒。公元756年,唐玄宗為躲避安史之亂移駕成都,受感於大慈寺僧人施粥救濟百姓,敕書“大聖慈寺”匾額,賜田一千畝。在皇家寺院光環的加持下,彼時的大慈寺擁有96院8542房、僧侶近萬,藏有壁畫三萬幅,成為西南佛教文化傳播的中心。蘇東坡曾在此留下“精妙冠世”四個大字,稱讚有加。


唐宋是大慈寺規模最盛的時期,極盛時佔成都東城小半面積,百姓官賈,萬人聽禪。寺前是大集市,各種交易琳琅滿目,同時也成為官員百姓逗留遊玩的勝地。大慈寺因此得名“震旦第一叢林”。震旦為古印度對古中國的稱呼,叢林,指僧眾規模龐大。

每到夜晚,大慈寺夜市人山人海,燈火輝煌,盛況空前。陸游在《天中節前三日大聖慈寺華嚴閣燃燈甚盛遊人過》一詩中吟道:“萬瓦如鱗百尺梯,遙看突兀與雲齊。寶簾風定燈相射,綺陌塵香馬不嘶。”

不僅如此,大慈寺還是當時成都的金融中心,掌管大量田產土地,也將手中財物用於借貸,作用相當於現在的大型銀行。

時間的大廈傾然倒塌,如今的大慈寺早已脫去世俗繁麗之貌,雖身處鬧市,卻氣氛寂寥。寺院內古樹參天,飛簷反宇,偶有僧侶踱步走過,卻再不見萬人誦經的盛大場面。寺的外面,是紅塵萬丈物慾洶湧的太古裡,也是市民遊玩休閒之所,這一點跟千餘年倒是異曲同工。

暮色漸至,太陽少了光亮,多了些柔和。遊人愈加罕至,寥寥無幾,再不見禮佛觀畫絡繹不絕的人群。夕陽晚照,照不到當年榮光。

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彌勒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等,均為木構建築,雕工細緻而精美。走入廟中,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古語驀然而生,說話行事不禁慎重了幾分,生怕一個不妥就要落在佛祖眼中。

站在大慈寺內,人們會深深感到,比起曾經的久負盛名,如今的大慈寺是寂寞的。而成都是如此幸運,還有一座古寺,還有幾千年的歲月可以觸摸和直切感受。(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