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川渝页岩气才能的干线天然气管道投产

近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南川-涪陵天然气管道全面投产,计划日外输页岩气260万方,将有效释放重庆南川地区平桥、江东、白马等区块页岩气产能,并通过与涪陵-王场输气管道、川气东送管道的联通,源源不断地将页岩气输往华中、华东等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清洁能源。


释放川渝页岩气才能的干线天然气管道投产

南川-涪陵天然气管道是中国石化川渝地区页岩气资源外输的重要干线通道工程,起点为重庆市南川输气站,终点为重庆市涪陵增压站,全长65公里,年输气能力40亿方。该管道沿线山高路险、坡陡谷深、地质条件复杂,包括乌江悬索跨越、分水岭隧道等国内首屈一指的长距离、大跨度、高难度控制性穿跨越工程,施工难度极大。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首次采用隧道两端及中间同步掘进、悬索钢主塔整体吊装、数字化远程监控等新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风险、保证了质量、提高了效率,确保了工程按时顺利完工。  

中国石化在川渝地区的页岩气劫探开发主体区块包括涪陵礁石坝、川东南、川西南、川南四大区块。其中,涪陵礁石坝区块探矿权勘查面积7307.77km2,覆盖了重庆市南川、武隆、涪陵、丰都、长寿、垫江忠县、梁平、万州等九区县。2013年8月中国石化将涪陵矿权区整体申报为国家页岩气示范区;2013年9月国家能源局复函(国能油气[20131348号)同意设立“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自此涪陵页岩气的开发利用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天然气产能不断増长。中国石化将涪陵礁石坝区块分为两期开发,即一期礁石坝(涪陵区块)和二期礁石坝(平桥区块)。2015年底,一期礁石坝页岩气达产50×10m,己建成1#2#脱水站,页岩气除部分通过涪陵输气站用来满足重庆本地用气需求外,大部分通过音陵白涛-石柱王场输气管道工程输往川气东送管道,进而送至川气东送管道下游的中东部地区。

截至目前,一期礁石坝产能建设己基本完成,二期礁石坝产能建设正在开展。根据《涪陵页岩气田二期平桥区块产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十三五”期间,二期礁石坝平桥区块产能将达到36.8×10m/a(近期),而本地管网(主要是重庆燃气公司长寿一音陵一南川天然气管道)仅能解决8.9×10m/a,其余气量无法外输。为完善川渝地区页岩气田开发配套工程,解決二期礁石坝页岩气外销问题,中石化重庆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拟新建南川水江-涪陵白涛天然气管道工程。

本次新建管道可以看作是涪陵白涛一石柱王场输气管道的延长线,通过涪陵增压站将两者相连,将二期礁石坝页岩气通过涪陵白涛一石柱王场输气管道工程接入川气东送管道,输往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销售,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又可满足川气东送管道冬季调峰需求。

据介绍本工程由中石化重庆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属于核准制类项目,总投资98774.85万元。本工程建设输气管道总长度65km,设计管径1016m,最大压力为10MPa,设计输气能力40×10m/a(该输气量下输送压力为3.94~6.3MPa);设置1座工艺站场(新建南川输气站)和4座线路截断阀室。管道沿线经过重庆市南川区、武隆区、涪陵区3个区,共穿跨越河流和冲沟42处,其中大、中型河流2处,分别为悬索跨越乌江和大开挖穿越大溪河,管道穿越高速公路两次,穿越国道、省道、县道等10次,穿越铁路两次(箱涵),设置两条钻爆隧道。

据悉,中国石化还将继续推进威远-南川管道建设,为进一步扩大国内陆上气生产规模奠定外输通道基础。涪陵页岩气田2018年全年生产页岩气已突破60亿立方米,销售57.8亿立方米,产销量保持全国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