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實幹 破解堵點難點痛點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始終把學習教育、檢視問題、調查研究、整改落實貫穿全過程,真抓實幹,為問題的破解找辦法尋舉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興旺說,校黨委堅持以嚴的標準、嚴的作風、嚴的要求抓好整改落實,對師生反映的圍繞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國際交流合作、管理服務和保障等師生反映的六個方面26件熱點難點問題,加強上下聯動、推動整改落實。

堅持小切口,切實解決育人堵點

“作為青年一代的水保人,要繼承和發揚‘西農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民家。”這是學校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生賀潔在聆聽李興旺講授朱顯謨院士畢生致力於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的思政課後寫下的一段話。

在主題教育中,學校緊扣主題主線,堅持小切口解決大問題。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環節,校黨委制定了一系列加強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制度,比如每週三下午在學生中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同學們的理論水平、思想覺悟和政治素養。書記、校長帶頭上黨課、團課,每週和學生開展面對面交流,並對學業困難、就業困難、心理困難、降級試讀、校外住宿的學生開展摸底調查,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和學業幫扶。

針對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力量較弱的問題,學校通過深挖內部潛力,大力補充了馬克思主義學院師資,同時加強思政課改革創新,擴大“課程思政”覆蓋面,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與陝西省委黨校(行政學院)的合作,共同建立人才培養基地,申報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博士點,真正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

堅持一線調研,解決教師工作難點

“新型的多媒體設備把原本的靜態投影展示,變成了一個大型的平板電腦,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更加自由、智能地操作,學生學習也更加明確高效,真是科技帶來了教學方法與教學效率的提升與進步。”這是風景園林學院青年教師蔚一瀟國慶假期後上課的新感受。

在深入一線調研,廣泛徵集師生對教學條件需求和意見的基礎上,學校利用國慶假期,對教學樓內所有電腦加載固態硬盤,有效提升電腦啟動速度,還對所有教室加掛窗簾,便於遮光避陽,更加利於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除了硬件更新換代,學校還加大對教學改革項目的支持力度,鼓勵教師參與課改、教改、教材編寫和課程思政改革,設立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53項,以項目化建設推進教學改革、培育示範項目。

重大項目申報難是許多高校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有老師吐槽“現在報項目真難,自己費了好大功夫,可也不知為什麼,就是在申報環節出問題”。為了增加老師項目申報的命中率,學校組織相關人員為科教人員做好政策解讀,還邀請校外專家來校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輔導講座,並不定期持續開展專題報告,提高教師申報項目的能力。

回應群眾期盼,切實解決民生痛點

今年以來,豬肉價格頻頻走高,同學們反映,“食堂菜類減少、菜量下降、菜價有點高。”後勤服務中心經過調研,立即在南校區南苑餐廳、北校區6號學生食堂加大了特價菜、平價菜的供應,飯菜質量也進一步提升,特色風味窗口達到65個。

“最近雖然豬肉價格居高不下,但學校增加了不少特價菜、平價菜,所以生活費並沒有上漲太多。”林學院研究生雷雨告訴記者。

針對同學們普遍反映的浴室環境問題,學校對北區學生浴室進行了提升改造,添置了吹風機,設置了咖啡屋,洗浴的舒適感增加了,節能設備的使用還降低了能源資源消耗,大大降低了洗浴成本,學生滿意度明顯提高。

在主題教育中得實惠的不只是學生,還有曾經為學校建設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的離退休教職工。為了方便退休職工到活動中心,學校為南北校區3個離退休活動中心加裝4部電梯。“我本來特別喜歡去離退休活動中心,但年歲大了,上下樓不方便,黨委看到了我們的困難,立馬抓落實、見行動,這電梯就是‘雪中送炭’,我們老同志個個都非常高興。”離退休職工王養林高興地說。

“下一步,學校黨委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抓好主題教育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鞏固主題教育初步成果,按照標本兼治的原則繼續深化整改,紮實做好整改的‘後半篇文章’,在推進‘雙一流’建設上實現新突破。”李興旺堅定地表示。

(本報記者 張哲浩 本報通訊員 楊遠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