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實幹 發起脫貧攻堅戰總攻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省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也是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更是廣大黨員幹部踐行初心和使命的具體體現。脫貧攻堅,過去兩年怎麼看,今後3年怎麼幹?今後3年脫貧攻堅的形勢任務、挑戰困難、風險防範是什麼,該如何應對?脫貧攻堅戰與鄉村振興戰略怎樣有機銜接……

一系列問題擺在全省廣大扶貧幹部面前,如何更有效地統籌安排、科學謀劃脫貧攻堅工作?7月30日至8月1日,省委組織部、省扶貧辦、省委黨校聯合舉辦全省市縣黨政領導幹部脫貧攻堅研討班,並採取省級部門、市縣領導、扶貧系統幹部三班合一,理論工作者、政策設計者、實際操作者三者同臺的方式,對奮戰在全省脫貧攻堅戰線上的“關鍵少數”進行了集中培訓。

3天的集中學習過程中,學員們以問題為導向,聯繫實際,深入分析,收穫很大。大家普遍反映,通過這次研討培訓,他們拓展了視野,樹立了正確政績觀,提高了攻堅克難的能力,增強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

本次培訓既有對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重要論述的深度解讀,又有對全省脫貧攻堅形勢與任務的深度分析;既有政策專題輔導,又有實踐研討交流……內容豐富、課程緊湊。國務院扶貧辦、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和省委黨校、相關廳局的領導幹部和專家學者受邀為學員們作集中輔導。

“在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黨中央吹響全面總攻三年行動號角的關鍵時刻,有關部門組織這場培訓,是一場及時雨,也是一場高強度的‘透墒雨’。培訓使我進一步增強了脫貧攻堅中的政治意識、攻堅意識、精準意識、創新意識、廉潔意識,強化了打贏脫貧攻堅戰所要用好的戰略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方式。”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鄒順生說,在全省脫貧攻堅的大局中,易地扶貧搬遷是“幾個一批”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作為負責全省易地扶貧搬遷的行業主管部門,國土資源廳將發揮職能優勢,用好用活國家各項政策,真正做到搬遷一戶、脫貧一戶,確保在共同富裕路上不讓一位老鄉掉隊。

“蘭考脫貧摘帽的實踐給我以深刻的啟迪。焦裕祿同志在蘭考期間,為防風固沙、改變當地貧困面貌而種植的泡桐,後來成了蘭考人的‘搖錢樹’。木材深加工也成為當地的第一大支柱產業。這告訴我們,扶貧中應該樹立正確政績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同時應加強規劃,因地制宜布產業、久久為功興產業,把工作做細做實,以工作實績推動鄉村振興。”興平市市長賀建權說。

“脫貧攻堅是用情用力的‘上心事’,質效合一的‘技術活’,錘鍊幹部的‘好天地’,和衷共濟的‘接力跑’。”佛坪縣委書記李芳在培訓感言中如是說,“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要把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貫徹好,把這次的培訓成果運用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古道明珠、靜美佛坪’更加令人嚮往!”

“志是扶貧扶志的‘志’,強是自強不息的‘強’。脫貧攻堅,志氣要強。”培訓結束後,榆林市扶貧辦主任王志強以自己的名字來表明參與扶貧的決心。他說:“作為扶貧辦主任,我一定要當好扶貧‘參謀長’,引導扶貧幹部沉住氣、靜下心,以甘於吃苦、勇於擔當的奉獻精神,鬥志昂揚、真抓實幹的硬朗作風,向脫貧攻堅戰役發起最後總攻!”

信念更為堅定、思維更為系統、方法更為科學。走出研討班,學員們滿載著學習成果再次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幹勁帶領貧困群眾在新時代不斷奮鬥,勠力同心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