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實幹!洋縣磨子橋這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陝西省漢中市八一村,地處洋縣磨子橋鎮政府以西12公里漢江南岸的丘陵地區,全村236戶848人7個村民小組。耕地960畝(其中水田555畝)、林地面積3176畝,水面積80多畝,自然資源匱乏,缺乏主導產業,集體經濟薄弱,村民以種地為生,不足千人的小村,就有貧困戶82戶268人,平均3戶當中就有一家貧困戶,是洋縣扶貧攻堅中的硬骨頭鐵蒺藜。洋縣移民辦駐村工作隊,在洋縣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緊緊團結基層幹部群眾,在全體幫扶幹部及“四支力量”成員的共同拼搏下,因戶置宜,精準施策,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和特色產業,按照“戶五條”“村七條”的標準,除10戶20人的政府兜底戶不脫貧外,其餘72戶248人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實現了整村脫貧。部分群眾不僅脫了貧,而且達到了小康水平。

真抓實幹!洋縣磨子橋這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5年7月,洋縣移民辦駐村扶貧工作隊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懷著對貧困群眾的深感情,走上扶貧攻堅的第一線。洋縣移民辦主任任駐村工作隊隊長,武新建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雍建華、王樂群,袁軍。進村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群眾,逐戶調研,在瞭解到貧困學生龔峰峰、張世平兩名大一新生因家庭困難為學費發愁之時,縣移民辦立即號召機關全體幹部為這兩名大學生捐款,並於2015年8月30日將捐到的8000元分別送到兩名大學生手中,兩個大學生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為了把扶貧工作落到實處早見成效,他們根據各扶貧戶實際情況實行“一對一”精準幫扶,群眾不脫貧,任務不脫肩。洋縣縣移民辦主任馮遠華包扶4戶、副主任包3戶、科長包2戶,一般幹部包1戶的原則,縣移民辦19名同志,第一批共包扶58戶貧困戶,“一對一”結對子、認親戚,原則要求每人幫扶貧困戶落實1至2個致富項目,確保他們在一年後能夠脫貧。經過為期兩個多月的排查摸底,駐村工作隊召開村兩委、群眾代表大會,最終確定先從基礎建設入手,要想富,先修路。縣移民辦不讓群眾掏一分錢,節約開支從辦公經費中省出18萬元,只讓群眾投入了部分義務工。先給八一村三、四組拓寬硬化道路1公里,徹底解決這兩個組群眾出行難的問題。2017年8月,駐村工作隊又從縣財政爭取“一事一議”資金,分別在二組、五組移民點硬化道路1100米。截止目前,全村道路硬化工程全部實施完工,同時在路邊新修了水渠及路沿,搞了培土。同年12月中旬,駐村工作隊又籌劃4萬元資金,在新修的道路兩邊安裝20盞路燈,還通過在縣電力局爭取農業灌溉用電優惠政策。2018年3月中旬,縣移民辦從縣財政局爭取“財政一事一議”資金20萬元,給一、二組安裝路燈41盞,拓寬二組道路2公里。2019年2月份,爭取財政“一事一議”資金18萬元,給六組安裝路燈31盞。至此,全村共安裝路燈131盞,覆蓋了7個村民小組。昔日天黑路上少行人,如今夜晚燈火輝煌如白晝。

真抓實幹!洋縣磨子橋這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駐村工作隊通過細緻入微的調研,制定實施產業發展規劃。剛開始,習慣了種植傳統農作物的村民普遍懷疑這些“城裡人”能否會種地?種的東西能否掙到錢?面對這種情況,駐村工作隊積極動員黨員幹部率先種植,認真總結經驗找方法,讓觀望群眾親眼目睹種經濟作物和莊稼的效益對比,打消了他們的擔心和顧慮。他們針對特殊民情沒有簡單說教,而是實幹加巧幹,引導加幫扶。駐村工作隊瞭解到村民對致富技能知識的需求,及時與縣扶貧辦聯繫,對全體村民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魔芋、烏藥、元胡、白芨等中藥材栽培技術培訓。目前,八一村發展起藥材種植400餘畝,其中元胡面積240餘畝,烏藥160餘畝。種植烤煙140畝上下,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佔全村土地面積的65%,完成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僅藥材種植一項該村年均收入達到100萬元以上。貧困戶蒙冬、翟永濤等人去年僅烤煙一項毛收入就有9萬多元。

2016年10月初,駐村工作隊通過縣扶貧辦牽線搭橋到幫扶的航天四院,從航天四院爭取資金31萬元,聯繫志強苗木合作社發展本村椴木香菇栽培。通過召開群眾大會,逐戶簽訂合同,採取“村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市場”的模式,對全村82戶268名貧困戶進行了全覆蓋,每戶貧困戶認領10架椴木香菇,單憑這一項目就可以讓全村的貧困戶基本脫貧。2018年9月,駐村工作隊又從航天四院爭取資金13萬元,發展袋料香菇及椴木香菇烘乾深加工項目,提升合作社的品質,貧困戶每戶認領310袋袋料香菇。在做好產業的同時,積極實施了貧困村專項資金300萬元整村推進項目,該項目的實施,徹底解決了八一村基礎設施落後的局面。

真抓實幹!洋縣磨子橋這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駐村以來,他們還注重長線目標和短期問題並重,不斷加強對貧困戶急迫緊急困難的解決幫扶力度。2016年4曰日,駐村工作隊聯繫雲南陌百科技公司總經理馬偉東理利用回鄉的機會到村裡慰問了龔新強、龔傑、劉應明3戶在冊貧困戶,給每戶送去3000元慰問金。4月18日,縣移民辦又發動機關全體同志個人出資,籌集4550元,為第一批幫扶對子35戶貧困戶每戶購買尿素、磷肥和碳銨各一袋,支持群眾利用春耕時機大力發展經濟作物,搞好產業發展。同年8月31日縣移民辦再一次發動機關全體幹部捐款5000元,慰問了貧困孤兒和貧困大學生。其中給孤兒蒙傑2000元,給大學生金娜、鄭樂、李嘉麗每人捐助了1000元。2018年2月8日,洋縣縣移民辦從經費中節約資金5100元,購買大米、麵粉、菜籽油共51份(3樣一份),對2017年在冊的51戶貧困戶進行了春節慰問,沒遺忘漏掉一戶。

村裡有8戶人家房屋破爛不堪,居住在裡面十分危險,一見下雨,他們就分頭行動去查看通知組織群眾避險,還幫村民從屋內向屋外舀水。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決定實施危房改造。他們根據不同情況加以分析,制定思路認真負責,給危房戶提供幫助。四組村民李某某夫婦上了年紀,兩個兒子均給到外地且生活困難,自身沒有能力也缺乏意願重修房屋,駐村工作隊工作隊多次上門做工作,洋縣移民辦主任、駐村工作隊隊長馮遠華親自現場給宅基地放線,村主任韓志強開上自己的挖掘機無償開挖了長600米、3米多寬的道路,平整地基,帶領村組幹部幫忙砍樹運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設備的出設備,同時爭取縣扶貧辦兩噸水泥,大家齊心協力給老兩口新修了三間大瓦房。村裡其餘7家危房戶,其中1戶,村兩委給協調好房地基異地新建,另外6戶異地安置在磨子橋移民新村,全部興高采烈拿到了新房鑰匙。

真抓實幹!洋縣磨子橋這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洋縣移民辦駐村工作隊從2015年進駐八一村的五年間,基礎設施投資和個人捐款累計達到21..16萬元,爭取部門配套資金100萬元,共計121.16萬元,貧困戶戶均1.25萬元.駐村工作隊以黨建領航扶貧為抓手,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及換屆選舉,促進了八一村脫貧步伐。2018年村黨支部換屆中,劉開彥同志成功當選為八一村新一屆黨支部書記。5月份村委換屆選舉中,由於宣傳到位,群眾思想意識提高,原村主任韓志強同志成功連任。這幾位同志的當選,使八一村幹部未出現斷層,為八一村2019年的整村脫貧奠定了良好的組織和人才基礎,有力地促進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實現。

駐村工作第一書記武建新是洋縣移民辦選拔考察的一位年富力強,工作認真踏實負責,勇於奉獻的年輕幹部。從2015年下村開始就勤勤懇懇地在這個崗位上,今年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他白天忙工作,晚上寫堅持把每天所幹的工作及發生的事情簡要記下來,從週一到週五,從當第一書記的那天起,一直記到今天,期間從未間斷,積累下扶貧工作的一筆寶貴經驗和財富。他和洋縣移民辦駐村工作隊的其他幹部一道走遍了八一村的溝溝坎坎,把辛勤的汗水灑在這片土地上,在教育扶貧、醫療扶貧、社會保障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社會救助、金融扶貧、產業扶貧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2018年底八一村全村實現整體脫貧,把黨的溫暖和光明送給了貧困戶,送給了人民群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