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大学生”要清退,难道“摸鱼老师”就让继续划水?

近日,武汉大学清退92名国际留学生。“那些不合格的留学生,早该清理”,武大此举一出,民众们一片叫好。

国内高校的清退“战火”早就不止席卷留学生群体,光是今年,各大高校的“清退潮”就一波又一波不断。比如6月13日,河北邯郸学院发布公告,决定一次性清退75名大学生,原因是这些学生休学或休业时间过长;再比如11月29日,延边大学清退136名研究生,包括14名博士和122名硕士……

“取消请考”、“严进宽出”、“清退不合格”,大学生混日子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但别忘了,2018年,教育部提出的大学校园三个“一去不复返”,除了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层面之外,还有“水课”和“混日子”的老师一去不复返两部分。

提高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除了要清退不合格的学生之外,还必须要坚决消灭“水课”和清退“摸鱼老师”。不能光退学生,不退老师!

“咸鱼大学生”要清退,难道“摸鱼老师”就让继续划水?

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念PPT,学生在台下边玩手机边睡觉,考试前划划重点,改卷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次叫做“课程”的表演,学生开心,老师轻松,这就是大学里最著名的“水课”。

对于“水课”,中青报在2018年对2000多名大学生开展过一项问卷调查,其中有76.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水课较多,有84.1%的学生赞成淘汰水课。

对于水课的出现,除了高校层面的大环境影响外,和教师自身的关系密不可分。高校教师不重视教学,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学术考核压力大,不得不把精力放在科研上;二是对教学不重视,只是单纯的来上个课,完成个任务而已。

“咸鱼大学生”要清退,难道“摸鱼老师”就让继续划水?

比如南京大学404学者、硕导梁莹就被指教学态度不端,认为给本科生上课就是浪费时间,多次在课上接听电话、让所带的硕士生来生科等。

大学里的青年教师存在学术压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学术压力大,也不能光投资自己不教育学生,也不能占着讲台不讲课。清退不好好上课的老师,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打响的重要一枪。

今年9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讲话时指出,要建设一流的教师团队,连续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和副教授,将被清理出教师队伍。

学生和教师都是高校存在的基本,"咸鱼大学生"要清,摸鱼教师难道让继续划水?只有双方都严起来,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