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沟里会翻船,熟悉的事情莫大意,机关干部始终谨记熟事生办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太宗从小醋爱弓箭,后来陆续收藏了十几张弓。他自以为这些都是弓中极品。

小水沟里会翻船,熟悉的事情莫大意,机关干部始终谨记熟事生办

一次,唐太宗拿出来给弓匠观赏。不料弓匠看了后说“都不是好料子”,并一一道出这些弓“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号虽劲,而发矢不直”。大意是:这些弓木心不是直的,那么木头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即使弓有力,但射出的箭也不会直。

唐太宗听了感叹地说:“我以弓箭定天下,尚还不能透彻地了解它,何况天下的事,能全部知道吗?”

这则故事,正应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一个著名论断:熟知非真知。

01.越是熟悉的事情越容易出意外

在机关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类错把熟知当真知的现象。有的人认为自己是老基层”,对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去潜心研究,结果身在基层却不了解基层;有的人对国家一些政策、法规虽然熟知,但运用起来有偏差,执行不到位;有的人对工作职责倒背如流,一字不差,但在履职上有偏向,落实不到位等等。诸如此类,虽然熟悉但并非真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众所周知,机关工作有其规律性,不少工作是常识性的、程序性的,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但是,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对自己熟悉的事情,越容易产生麻痹心理。不少事情出纰漏,恰恰是因为对它太熟悉而掉以轻心所致。

小水沟里会翻船,熟悉的事情莫大意,机关干部始终谨记熟事生办

曾经有位首长到某学院举行授旗仪式,这是学院建设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千叮咛万嘱咐:“音响设备一定要万无一失,因为授旗仪式要放国歌和军歌,千万不能仪式正式开始了,歌曲放不出来!”

负责音响的机关工作人员蛮有把握地拍胸脯:“放心吧,绝对没问题!”

正式仪式开始前,搞了几次预演,每次都非常顺利。

然而,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当仪式主持人以洪亮的声音宣布“授旗仪式现在开始”后,音响却突然全哑了,首长擎着旗等待激昂的旋律,近万名学员和教职员工整齐列队等待着旋律……

几分钟的冷场像半天那么漫长,令庄重严肃的仪式大失光彩。

俗话讲,“河里淹死会水的”、“小水沟里翻大船”,就是警示我们,

对熟悉的事情千万不要大意,大意就要出问题。所谓“熟事生办”,就是把熟悉的事情当作不熟悉的事情来办,把习以为常的小事当作大事谨慎小心地来办。

在机关,无论组织会议还是陪领导下去调研,老同志一般都有这样的几条秘诀:领导不讲我先讲,试试话筒响不响;领导不行我先行,探探道路平不平;领导不尝我先尝,品品饭菜香不香。千万不要小瞧这些看似极为平常的事情,以为老同志是小题大作,其实是经验教训之谈。现实中,很多人都是眼高手低,特别是对一些成了惯例的熟事,往往乐观估计,意识不到细微的新变化、新情况。等到翻了跟头之后,才真体会到“看人挑担不费力,事非经过不知难”。

最近,自己看到周恩来总理亲自培养总部机关好作风的资料,很受教育和启发。

周总理特别强调总部机关办事要快速、准确、严格、细致,要求发出的任何文电,绝不准有任何错漏。“起草文件也好,抄写电报也好,内容要清楚、严密,文字、标点也要准确。”绝不准有含义不准确的用语,如“大概”、“差不多”、“也许”、“可能”等。有时标地图,出现河流的“南岸”、“北岸”字样,他也批评说,河流走向弯弯曲曲,很难用南北东西表达清楚,应按流向用“左岸”、“右岸”表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调工程兵部队入朝作战,部队要在沈阳地区休息一下。工程兵司令部要先发一个电报给东北军区,说明什么时间、有多少部队在那里休息吃饭。电报送给周总理处后,周总理让当时的工程兵副司令李迎希同志过去一趟。

小水沟里会翻船,熟悉的事情莫大意,机关干部始终谨记熟事生办

李副司令心里忐忑不安地来了,周总理拿起工程兵送上的电报稿严肃地问:“你这个李迎希,我问你,什么是‘干战人员’?”

李副司令回答说,是干部和战士的缩写。

周总理批评说:“为什么要搞得这样晦涩昵?你写干部、士不就清楚了吗?”

总理说完,还指出了电报中用错的标点符号。尔后,又让把电报拿回去修改。最后,他神色严肃地说:“我这个总理,一天有那么多的事要处理,没有时间这样给你们修改文稿,你们要想一个办法,不要让我周恩来给你们当秘书。”

周总理说的这个问题,机关干部应该铭记不忘,认真改正。

02.熟悉的事情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得不熟悉

熟事和生事也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在你的熟悉领域,有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粗一看你很熟悉,但真正接触实际了,你又很陌生。

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佛教领袖赵朴初,遇到过两件事情,就足以说明这方面的问题。

1987年,赵朴初携夫人去杭州,主持召开全国宗教会议。赵老喜欢昆剧,有人建议为他演出一场折子戏,省文化厅领导很支持,决定在武林路小剧场演出《思凡》《下山》《界牌关》《赠剑》等。原定是专为赵朴初夫妇演出的,不料统战部的工作人员不明情况,竟用面包车把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道士、僧尼都送来了。

见此情景,赵朴初马上把负责的沈祖安叫到一边说:“现在各方面的宗教人士都在,你们怎么能演和尚尼姑思凡成亲的戏呢?”并且严肃地指出:不演是中策,照演是下策,换戏是上策。马上就开演了,怎么办?”在当时的情况下,只好临场换戏。若不是剧团反应快,差点闹出乱子。

还有一次,赵朴初生病,一位在地方剧团工作的领导前去看他,陪同的一位女演员说她在附近订了一只花篮,要领导先上楼她去取。等这位女演员气喘吁吁地送来花篮时,领导一看傻了眼,一个花篮插满了黄白色的菊花。

小水沟里会翻船,熟悉的事情莫大意,机关干部始终谨记熟事生办

按习俗,这对老年病人是犯忌的。领导正想批评这位演员,赵朴初赶忙说:“什么年代了,还有那么多忌讳,西方人把玫瑰花送给情人,也可以送给去世的人,日本把乌龟当作长寿的象征,中国人还贬称为‘王八’,旧习俗要改革。这菊花很新鲜,谢谢了!”

那位演员直到出门时才意识到,可能是花店的主人听到她在打听到八宝山乘地铁的途径,误以为她订的花篮是做吊唁用的,才给插的都是菊花。

我觉得,赵朴初遇到的这两件事,对业内人士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但对一般人来讲,却不一定了解其中的常识,特别是菊花只能做吊唁用,好多人就不一定知道。所以,防止犯“常识性”的错误,也是熟事生办的一项内容。

古人讲,“人境问禁,人乡问俗,人门问违”。也就是进入别国(别地区)境内,应当了解法律禁止的事情。进入异乡,应当询问当地的风俗习惯;到别人家里,应当了解他们家庭的避讳禁忌。只要稍微认真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入其俗、从其令,到哪个地方,就顺从哪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有了这样的虚心态度,就能把任何事情办好。

03.对熟悉的事情始终保持一种警惕谨慎的心态

走出熟知熟悉的误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始终坚持“熟事生办”的原则,事事不可大意,这是防止和克服错误、失误的关键。熟悉是基础,真了解、真落实才是关键所在。

小水沟里会翻船,熟悉的事情莫大意,机关干部始终谨记熟事生办

熟悉不一定真知,要潜心“钻进去”。唐太宗从辨识弓箭的教训中得到启示,下了命令,要求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深刻反省,真正了解民间疾苦,以察政事得失。今日之世界日新月异、变化万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更需机关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身子沉下去、脑子钻进去,到一线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性思考,力求从本质上认识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熟悉不一定了解,要学会“跳出来”。人们往往只注重第一印象、外在标志,又容易凭经验办事,陷入惯性思维,囿于个人认识的小天地,从而被表面现象和假相所迷惑。因此,要善于跳出固有思维的小圈子,打开大视野,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眼前发生的事,用变换的新思路审视司空见惯的老问题,从中悟出事物的真谛。

熟悉不一定办好,要坚持“勤历练”。熟知不等于真知,真知还要能行。现在都在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工作生活中始终做一个有心人,千万不能想当然,要多想、多问、多干,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在实践磨炼中实现从存在到自在、再到自为的成长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