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區鳳凰鎮毛家衝村 整合全域資源 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新洲區鳳凰鎮毛家衝村 整合全域資源 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新洲區鳳凰鎮毛家衝村美景

新洲區鳳凰鎮毛家衝村 整合全域資源 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駐村工作隊探望陳盛銀

新洲區鳳凰鎮毛家衝村 整合全域資源 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初冬的天空綻放出“武漢藍”,在新洲區鳳凰鎮毛家衝村,100餘畝甘蔗已經成熟,採收、打捆、馱運、熬糖……村裡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村民們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近年來,在武漢市委組織部、武漢市農業科學院的幫扶下,毛家衝村狠抓基層黨建,整合村域資源,壯大特色產業,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精準扶貧成效顯著,村級產業格局初具雛形,村民收入實現穩步增長。2019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33.85萬元,一幅“夢裡原鄉·生態田園”的美麗藍圖正在落地生根。

市農科院專家在毛家衝村指導農戶苗木栽培技術

凝心聚力抓黨建 三支隊伍扶智扶志

65歲的貧困戶陳盛銀一直有個小心願,希望通過生態養殖增加點收入。但是啟動資金、養殖技術的缺乏,成了他致富路上的攔路虎。

近年來,在駐村工作隊幫助下,陳盛銀收到了新洲農商行給予的2萬元貸款扶持,市農科院送來了300只土雞雛、500公斤養雞飼料,幫扶專家定時現場傳授技術、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定期登門研判,勤勞的陳盛銀一改養殖不得法的窘狀,建起了家庭生態循環養殖場。現在,陳盛銀家庭養殖場養雞300餘隻、日產蛋100餘枚,20畝水面,堤岸牧牛、鵝鴨歡歌、魚逐浪花,截至10月底,僅禽蛋和鮮魚經營收入已達3萬餘元。“致富有道,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了!”

扶貧需扶智,更要扶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市扶貧辦的支持下,毛家衝村去年率先建起了“愛心超市”,建立“一戶一卡”愛心積分制,使用積分可以在愛心超市兌換糧油、日雜、農資,不僅滿足了貧困群眾基本生活需求,更有效激發了自力更生的內生動力。

“只有選好頭雁、建強班子、夯實基層黨組織,才能走穩鄉村振興之路”。毛家衝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劉翰卿說,駐村工作隊肩扛責任、心繫重託,與村“兩委”協調配合,將幹部隊伍、黨員隊伍、駐村工作隊三支隊伍擰成一股繩,形成打造美麗鄉村的合力,針對不同個體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提出了一套扶智與扶志相結合的精準幫扶措施,為毛家衝村產業良性發展、脫貧成效鞏固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農旅融合新思路 “武農科”模式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量身定製扶產業 農科專家服務團現場支招

“好甘蔗才能熬出好紅糖”。毛家衝村亮新欣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程喜林正在忙著採收鮮甘蔗。甘蔗地旁,點溪園古法紅糖產業園的工坊也是一片忙碌,剛剛收穫的甘蔗,即將在這裡通過古法制糖工藝加工成糖塊。工坊裡的工人告訴程喜林,今年收的甘蔗每噸能產紅糖約66公斤,產糖量又創新高。

2019年,武漢市農業科學院將“甘蔗高效栽培”列為重點幫扶產業,作物研究所專家團隊結合農旅產業發展定製了《甘蔗高效栽培技術方案》,通過“糖蔗3號”新品種推廣;土壤生態修復劑改良、除草劑產前化學除草、定植期調控;產中“蛋白螯合葉麵肥”“短肽全元素水溶肥”新產品應用和甘蔗——白菜薹高效模式“四新”技術綜合應用。今年,亮新欣專業合作社擴大甘蔗栽培面積100畝,畝均增產11.2%,在節約勞力成本60元/畝的同時,實現畝均增值560元。

今年,武漢市農科院作物研究所根據村域“點溪園”古法紅糖、“旭華源”園林苗木兩家企業的市場資源,結合毛家衝村荒山、荒坡、荒塘治理,量身定製甘蔗和籽蓮種植、名優水產和土雞養殖、經濟林生態種養高效模式示範園和園林色塊苗培育等6個產業幫扶方案。協調農科院7名不同學科技術人員組成幫扶專家團;以院各處室和各研究所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明確6個幫扶產業分工責任;強化“部院”合作共建扶貧聯動機制和院、所(處室)、村三級考核機制,農業科技支撐毛家衝村產業發展得以高效推進。

針對甘蔗、籽蓮種植和名優魚及土雞養殖關鍵節點,市農科院專家服務團在毛家衝村開展現場技術指導106人次,推廣養殖、種植新品種12個、農資新產品4個、生態種養新模式和新技術3個;印發魚、雞養殖和果樹栽培技術資料136份;配套各類農資30.25萬元;雞苗平均存活率90%、園林苗木平均成苗率95%;甘蔗平均畝產6200公斤。村支書程綱全喜滋滋地說:“沒有市農科院作物所專家們的指導,這在以往都不敢想!”

如今,毛家衝村甘蔗種植、精品苗木、名優水產、生態養雞、籽蓮種植等特色產業和158畝高效模式示範園初具規模。通過“合作社+示範園+農戶”產業模式,帶動村民務工增收135萬餘元,土地流轉收入近80萬元,其中帶動16戶貧困戶戶均創收6317元。

“農戶們種植的小白菜、小香薯等各類果蔬,古法紅糖、土雞土雞蛋應有盡有!”市民王琪說,沒想到在欣賞毛家沖田園風光的同時,還能買到原生態農產品,為體驗式鄉村休閒遊點贊。近日,在毛家衝村4個主題觀光園裡,越來越多的市民遊客和攝影發燒友在這聚合,採鮮蔬、砍甘蔗、賞精品苗木、逛美麗村壪,沐浴著美麗鄉村的宜人冬日……

今年以來,市農科院領導班子組織院屬關聯學科專家多次到毛家衝村調研,摸家底,明晰發展短板,從村域立地、植被、水文、氣象等自然資源和人口與設施資源及產業經濟資源入手,按照“資源變資本、園區變景區”的農旅融合發展思路,多次召開村域“6個企業+1個專業合作社”業主懇談會,以突出資源配置、責任主體、工作內容、課程設置、運營模式、分配方案等制定的《毛家衝村產業資源整合構想》《毛家衝村研學遊基地實施方案》,得到了村兩委和域內各業主廣泛認可和支持。通過資源整合、成果集成、能人帶動、業主共建實施的以“村部(昊瑞)——民悅——點溪——鳳鳴”1400畝資源集中區域和研學遊產品為突破點的產業提升計劃,探索出了一條以“構建資源共享、景區共建、產業共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0年,毛家衝村將以“武漢市農科院研學遊基地毛衝研學點”掛牌為契機,以研學遊、親子游、休閒遊為突破口,撬動毛衝壪——旭華園休閒觀光區和鳳尾湖——樂田環湖練習車道+鮮果驛站農旅市場,打造“毛家衝”生態農業+休閒旅遊品牌,聚集人氣、吸引人流、帶動全域農旅產業,助力毛家衝村“美麗鄉村”樣板村建設。

策劃:李其友 張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