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變身”示範村,這個第一書記不一般

張慶紅駐村工作接近尾聲時,記者跟著去路樓村採訪,他高興地介紹著村裡的變化,也難掩對村民的不捨。在濟陽區新市鎮新市村和路樓村當了兩屆“第一書記”的他,6年來惦記的人多了不少。“兩個村有大事小情都會通知一聲,辦了實事,村民們真把你當親人,這也是‘第一書記’們最自豪的收穫。”他說。

贫困村“变身”示范村,这个第一书记不一般

張慶紅熟悉每家村戶的情況,碰到幹活就搭把手,順便了解近況。(新時報記者王汗冰攝)

路樓村黨支部書記路和勇回憶起剛見到張慶紅時的情景。駐村第一天,張慶紅挎著軍用書包、拿著記錄本就扎進村裡挨家摸底調查,看到不好的地方隨筆記錄、拍照。村民們還以為是壞人踩點,隨後聯繫路和勇抓緊過來看看,一問才知道這就是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派駐路樓村的“第一書記”。

幹了兩屆的“第一書記”,張慶紅成了兩個村裡特殊的“村民”。他從小生長在農村,對農村有著特殊的感情。張慶紅表示,駐村扶貧工作是一項回頭看總有遺憾的工作,能第二次駐村,更有經驗,一心為民多辦實事、好事。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新市村有了新氣象,路樓村更是村變了、民心熱了。

採訪中,村委會旁一排白牆與褐色瓦頂相間的整齊小院吸引了記者目光。通過介紹,記者瞭解到這漂亮的房子是村裡的貧困戶安置房,目前用來給孤寡老人居住。

據路和勇介紹,自2014年開始濟南城市建設集團與路樓村結對幫扶,村裡的基礎設施就大變樣。張慶紅接任後,又在原有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提升。“別看我們叫路樓村,以前那是路也沒有、樓更沒有。全村共93戶,其中貧困戶就有70戶。而現在不僅貧困戶全部脫貧,村集體收入也達到13餘萬元。村裡從省級貧困村逆襲成了省示範村。”他說。兩年時間,張慶紅把一個鎮政府所在地千餘人的大村管理得井井有條,在村民增收致富上下足了功夫。

在路樓村村委會有一塊主題為“共享扶貧”的醒目展板。據瞭解,張慶紅和新市鎮其他3位市派“第一書記”聯合,探索出“1+3”共享式扶貧模式,共同解決基層扶貧、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4個“第一書記”組成黨建工作互助組。他們不僅把自己變成村裡的一員,還利用自己和所在單位的各種資源,出點子、找路子,為駐村爭取扶貧資源,也為其他村爭取建設 、產 業 項目,收穫了1+ 3>4的效果。(新時報記者張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