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楊維俊:打造“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的張掖樣板

打造“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的張掖樣板

楊維俊

甘肅張掖擁有祁連山和黑河溼地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6%的面積在張掖境內,是國家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全市上下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要求,在系統整治保護修復祁連山生態環境的同時,全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加快推動經濟轉型發展。近日,張掖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進入綜合評價階段,全域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在靈魂深處樹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擺在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來抓,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發生了積極而深刻的變化。特別是通過整改整治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全市幹部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已成廣泛共識。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基礎性、底線性任務,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活動的前置性條件,堅決做到“凡不符合國家生態環保政策法規的決策一個不能定、項目一個不能上、事情一件不能辦、活動一項不能搞”,使綠色生態成為人們的日常習慣、行動自覺、行為規範和社會風尚。

堅決扛牢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舉全市之力推進祁連山生態環境整治保護和修復。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對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下決心整治修復好祁連山生態環境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最直接最現實最重要的政治任務,集中開展整治修復攻堅行動。目前,祁連山保護區張掖段179項生態環境問題全部完成現場整治任務,探採礦項目全部關停退出,礦山環境全面治理恢復;水利水電項目全部整治規範,河道生態基流足額下洩;旅遊設施項目完成分類整治,草原超載問題整治提前完成;“一地兩證”問題妥善解決,林草重疊面積實現權屬分明。採取一戶確定一名護林員、培訓一名實用技能人員、扶持一項持續增收項目、享受到一整套惠民政策的“四個一”措施,核心區149戶484名農牧民得到妥善搬遷安置,佔緩衝區總人口35%的153戶455名農牧民搬遷安置工作也進入最後階段。

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全域生態環境,守好築牢國家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積極配合做好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統籌實施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等重大生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1.24億元。高標準謀劃實施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修復和黑河生態帶、交通大林帶、城市綠化帶“一園三帶”造林綠化示範建設,兩年完成營造林58萬畝,帶動完成大規模國土綠化面積107萬畝。積極謀劃實施祁連山水源涵養、黑河流域綜合治理、黑河溼地保護與修復、中農發山丹馬場生態保護與修復等總投資624.61億元的12個黃河生態經濟帶重大生態項目。全面徹底整改中央環保督察、“綠盾”行動檢查、省級環保督察反饋以及自查發現的問題,深入排查整治自然保護區外圍區域生態環境問題,集中解決了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打好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強化大氣汙染綜合管控,城市空氣質量連續多年排名全省前列,達到國家二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全面實行“河長制”“湖長制”,境內212條河流及山洪溝道實現了河長全覆蓋,黑河干流、地表水環境質量和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質穩定達標。市區4處黑臭水體得到有效治理,入選全國第二批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紮實推進耕地保護和土壤汙染防治,農業面源汙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增幅低於國家和省上控制指標,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目標,全市土壤環境質量達到清潔等級。深入開展垃圾革命、廁所革命、風貌革命和農村汙水治理、農膜回收利用與尾菜處理、養殖廢棄物及秸稈轉化利用專項行動,“戶保潔、村收集、鄉轉運、市縣處理”的垃圾收處體系建立運行,衛生廁所普及率達65.1%,農村住宅小區生活汙水處理率達65%,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82%,糞汙、秸稈轉化利用率均達85%,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4個、“清潔村莊”287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68個。

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改革創新精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修訂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和獎懲辦法,嚴格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生態環保“一票否決”制度,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幹部離任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制度,樹生態文明建設“指揮棒”。科學合理劃定並嚴守生態紅線,制定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准入負面清單,落實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工作,開展祁連山保護區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和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試點工作。全面推行環境監管“小微權力”清單化管理,變事後懲處為事前提醒和事中監督。建立政法、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多部門聯動執法機制,開展常態化巡查和執法檢查,形成了依法嚴懲生態環境汙染和破壞行為的高壓態勢。深入開展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實現了縣區對所有環評項目監管全覆蓋、市級對審批類項目監管全覆蓋。在全省率先建成以衛星遙感技術運用為主體的“一庫八網三平臺”生態環保信息監控監測體系,全域生態環境監測預警、監察執法和協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發展以玉米制種、綠色蔬菜、優質牧草、肉牛養殖“四個百萬工程”和中藥材、食用菌、馬鈴薯、小雜糧、優質林果、花卉“六個區域性特色產業”為重點的綠色生態農業,以智能製造產業園、大數據產業園、海升農業三產融合發展產業園、凹凸棒石產業園、通航產業園等生態型產業化項目為支撐的新興生態工業,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城市和全省旅遊文化體育醫養融合發展示範區“三大示範試點”創建為帶動的全域生態旅遊業,建立健全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2018年,全市綠色生態產業完成增加值106.6億元,佔GDP比重達26%,高於全省平均佔比7.8個百分點。堅持把良好生態作為最大優勢和品牌來打造,完善綠色發展規劃、優化綠色發展佈局、健全綠色發展體系,大力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生態鄉鎮74個、生態村24個,居全省第1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丹馬場視察時指出:“保護好祁連山的生態環境,對保護國家生態安全、對推動甘肅和河西走廊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張掖將堅持以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為根本指引,按照中央頂層設計,服從大局、順應大勢,主動作為、破解難題,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始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以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新的起點,搶抓“一帶一路”最大機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的歷史性機遇,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持續推進生態環境系統治理,著力加強水源涵養和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不斷加大汙染防治攻堅力度,努力創造更多生態產品,加快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打造“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的張掖樣板,為努力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系甘肅省張掖市委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