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话,成就了巨人的一生


文 王建新


二月河一生想念他的母亲,母亲马翠兰像高耸的碑石一样矗立在他整个生命之中!骁勇杰出的母亲骑马挎枪英姿和一生的坎坷经历,对他影响深远。母亲的“三句话”铭记激励助他在文学的疆场上左冲右突,横刀纵马,逐鹿文原,缔造了他的清史帝国!


二月河是干部子弟,戎马一生的父亲凌尔文和母亲都是八路军。


说话像打雷一样的母亲,有着侠女般的刚烈,是巾帼英雄。年轻时逃出家门只身赶夜路,泅山洪,寻夫投奔抗日队伍。没上过一天学却写出了水平不亚于高中生的工作日记。在战火中,她经常用烟头烙焦皮肉驱除疲劳坚持战斗。二月河后来的创作,每到深夜困盹难忍时,就用烟头烫自己的手腕,手腕上终生留下了斑斑伤痕,这都是受母亲“烟炙腕”做法的影响。


二月河出生后不久的冬天,父亲派一个排护送他和母亲过黄河,河面朔风如刀,浪击船帮,冰水溅到了脸上,他哇哇大哭,母亲说再哭就把他扔到黄河里,硬是用厚棉被把他捂得小脸发紫没了气。吓得母亲拍着他痛哭:这可怎么向你父亲交代?疾风骤浪中,小生命好半天才挣扎着活了过来。


有一个深秋的夜晚,当侦察排长的母亲在西屋开会,留下幼小的二月河在东屋睡觉,他突然看见门口风帘后面有荧荧目光晃动,吓得蜷作一团。这时母亲开完会回来躺下,听见床下呼哧作响,甩手“当”的一枪,一匹负伤的野狼嚎叫着蹿了出去。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后,二月河母亲留守任邓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县法院副院长,常年废寝忘食,年仅45岁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二月河是一个从战争烽火中闯过来的孩子,一幅红色棉缎背面的丝丝缕缕血迹、“以苦为命”是他的天然写照,他的思想摇篮是先天粗糙和沉重,他的生活乳汁是自然的充沛和雄强。


父亲凌尔文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昔西区委书记、武委会主任,率领部队与日寇汉奸展开拉锯战,为避叛徒出卖,住过七年墓穴。后随刘邓大军转战中原,任邓州武装部正团职政委。


二月河父亲是兵运专家,善于白手起家,几个人几条枪,就能动员征召大量兵员,一个团一个团地输送前线作战。后来离休,82岁时终老于南阳军分区干休所。


二月河最喜欢两个座右铭,一是刻在南阳卧龙岗石碑上的“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另一句是“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来夹尾巴做人”。


二月河军营十年是工程兵,每天沉到数百米的井下挖煤,脚上穿着长筒水靴,头上戴着矿灯帽,腰里系一根绳子,在齐膝的黑水中摸爬滚打,腿下哗哗作响水声,是他青春年华的厚重记忆……


自古英才多磨难。他这是遵从父亲母亲的教诲。他看重智高力强的父亲,仰视率兵打仗父亲的英勇。他崇尚母亲的侠义豪情,母亲在无数次困苦中不屈服。二月河百折不挠,如黄河之水的奔腾不息,不竭的创作力,皆源于此。


二月河年近五十岁才开始有自己耕种的收获, 之前基本是人生谷底。但他信奉父母双亲的话,他用自己的行动作出结论说,“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走到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


父亲养老在军干所时,每周去给父亲按摩捶背和洗脚,是二月河的必修课。但他一直心中亏欠没能对母亲行孝尽忠。母亲讲给他的三句话,像金色护身符,护佑校正他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铁血母亲讲的三句话:


“丝瓜、豆荚长得快,一晚上长一大拃,却靠攀附,没有树木等的攀爬,它就长不成。人不要靠攀附别人,得靠自己;


水杉长得慢,但最后长得高、长得壮。

人不怕成长慢,只怕不努力;

桂花不嫁接,就会丛生,长不成大树。人要学习,通过学习,转换发展自己。”


这三句话,影响成就了他从凌解放到二月的滔滔长河。如今河流向了天河,他可以见到母亲了,他能够陪护尽孝母亲了……


二月河青春年少时与女同学没有什么故事。中学被老师骂为“饭桶”“废物”“垃圾”,父母教育也是“不谈恋爱”“不犯政治错误”,因此他与女同学交往如设大防。从军后抱着“人生事业为重,大丈夫何患无爱”的观念,拖成了大龄青年。


物色对象提上议事日程,“相亲战役”打响,但忠厚木讷,不会花言巧语的二月河,相亲全军覆没。父母着急,二月河也降低了条件:“只要是个女人,不聋不哑,不憨不呆,下雨天知道回家就行。”


又隔一年,经人牵线和南阳火车站“三八”红旗手赵菊荣见面了。模样周正,秀丽耐看,穿着自己剪裁的衣服,衬托得身材苗条,气质优雅,寡言少语的赵菊荣,没有像其她姑娘问工资、存款多少、是啥级别、能否随军。二月河欢喜同时,心也更灰意冷了,比以前的都漂亮,哪还有希望?


缘分来了谁也挡不住,赵菊荣对军营非常感兴趣,嘤嘤问了许多神秘的军营生活故事。约会结束说“不用送了,你回去吧”,老实的二月河就像接到部队首长命令一样,止步立在原地“目送女友离去”。就这么一瞬间,二月河的真诚厚道、朴实无华打动了赵菊荣。二月河28岁那年,终于脱单成双。


后来二月河总夸赞凌夫人“有一 双美丽清亮的眼睛,慧眼识人,明辨人心,过目风清月明”。

  

他们宝贝女儿凌晓参军时,二月河哭了。独生女儿要远走高飞,身材高大威武的父亲,此时却像是一个孩子。


父亲走了,青年军官凌晓哭成了孩子。爷爷奶奶戎马一生,爸爸和几个叔叔姑姑们,多是戎马半生,铁血家庭充满着侠义传奇。

二月河,凌解放——


生于晋长于洛成材于宛巨星一轮耀四方,

砺于武磨于史建树于文落霞三部传千秋!


三句话,成就了巨人的一生


链接:

二月河为鼓励原创力,为让穷人读得起书,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减免出版税,降低书价,结果遭到韩寒、阎连科、陈村等的围攻。为此知名编剧汪海林撰写缅怀文章说,"我很后悔当初他们围攻二月河时没站出来……"

曾经,二月河提交"全免农业税"议案。时隔一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全部免收农业税。这件积德行善的事,不知道受益于这项免税政策的中国农民记不记得?

有人秉承“扣帽子”“打棍子”遗风,说二月河有为“帝国话语”嫌疑。请问美国拍的《都铎王朝》把亨利八世塑造成旷世英雄,拍的《罗马》表现了凯撒、安东尼的丰功伟绩,日本历史作家井上靖、司马辽太郎满含深情写了幕府写大名,都是“为帝王唱赞歌的奴才”了?标签到处乱贴,令人骇然。

二月河有见识,有担当,不坐而论道,不夸夸其谈,知行合一,大隐隐于市,有大境界之人,能者不忧,知者不惑……这是我连写5篇怀念巨人作家二月河文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