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新套路!存银行840万,却告知70年后才能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理财意识也逐渐增强,对于自己富余的钱,存银行是比较安全的,存银行的好处是稳健、随存随取还有收益。但是银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也不能完全相信,高收益背后必然有高风险。

今天好买保将分享“去银行存钱,840万现金理财成了买保险”的案例。

01真实案例

2017年12月26日,康女士去银行了解理财产品,服务人员跟她介绍一款保险产品,说需存5年,期满后本金和利息都能取回,比收益银行定期高很多!

康女士觉得这份保险产品收益很划算,于是介绍给自己的母亲和大姨,三个人一共买了300万的保险,随后,康女士又加保了540万,一共投资了840万元。

后来康女士接到保险公司客服回访电话,了解到购买的产品,不是5年后取回,而是71年后才能取出本金!

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新套路!存银行840万,却告知70年后才能取?

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新套路!存银行840万,却告知70年后才能取?

至于收益,不能保证持续稳定的高收益,于是康女士向保险公司提出退保。保险公司很快就拒绝了这一要求。

当康女士要找当时给自己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时,那位工作人员已经辞职,电话停机。

而且那位工作人员也是保险人员,根本不是银行人员,银行只负责协调具体处理他们也不负责任,如今一切只能按合同说事。

02案例分析

梳理一下,整个过程清晰明了:工作人员介绍产品许下重利;女子轻信购买产品最后发现变成保险,利息极低取钱活到108岁;员工辞职无法证明;银行无责推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合同清清楚楚,一切按合同办事。

这难道不是常见的存钱变保险套路,一切推给员工银行无责,保险公司也无责,最后只能上法院,法院怎么判就怎么解决。

明明是取自己的钱就要费这么大的劲,到底谁来解决存钱变保险的问题?

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新套路!存银行840万,却告知70年后才能取?

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新套路!存银行840万,却告知70年后才能取?

康女士的事也给我们提个醒。去银行存钱一定要小心存钱变保险套路,钱一旦进了保险公司就很难收回来,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这种事情的发生呢?

(1)去银行取钱不要买工作人员推荐的理财产品,如果自己对银行理财产品有了解再买,千万不要买不了解的产品,不了解的可能就是保险。

(2)如果想在银行一次性购买大额理财产品,100万以上的理财产品,就直接让银行行长出来见证,最好让行长当面讲解产品。以免最后变成保险银行一推干净,由员工背黑锅。

(3) 一些保险人员穿着与银行工作人员一样的服装,借此来迷惑存款者,在交谈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把保险产品说成是银行产品,故意不说详细产品介绍,而是夸大产品优点,推销产品。

(4)在银行买理财产品,要看介绍人员的工作证,看是否是银行工作人员,最好全程录音、拍下员工工作证照片以及办理过程照片,保留证据。一旦出现问题,当银行说是保险工作人员时,这就是证据。

03 好买保观点

人们对银行有着天然的信任,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也很少有注意是纯粹的理财产品还是保险理财产品,康女士也是迷糊在这里。那么保险理财和银行理财产品,究竟都有哪些不同呢?

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新套路!存银行840万,却告知70年后才能取?

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新套路!存银行840万,却告知70年后才能取?

(1)主体不同。保险理财主体是保险公司,银行理财主体是银行。

(2)方式不同。保险理财是将财产投资给保险公司以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意外,同时获取收益,属于互助的方式;银行理财则是将财产存储到银行内或投资银行,属于自助的方式。

(3)支取灵活程度不同。银行理财有固定的期限,如果投资者因急用支取,会损失一定的利息,但没什么太大损失,较灵活;而理财保险产品一旦支取,就会给投保者造成较大的损失。

(4)收益不同。保险理财银行理财是单利计算,期限一般固定,收益也相对稳定;理财保险产品大多是复利计算,收益不固定,如分红险,除了保底收益,在每期末,保险公司还会根据盈利情况进行分红。

做投资理财必然要自己先对产品有一定了解,切忌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