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攜手發改委發佈光伏願景 破解全球“脫碳”難題

時代週報記者 潘展虹

為期12天的第二十五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5)或因故推遲至當地時間12月14日閉幕。推遲原因在於各國與會代表尚未能就最終協議達成一致,其中最大障礙就是《巴黎協定》第六條市場機制的決議,各國仍需就新市場機制的建立,以及如何建立全球碳市場等方面達成最終一致。

隆基携手发改委发布光伏愿景 破解全球“脱碳”难题

事實上,碳減排已迫在眉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此前發佈的《2019年排放差距報告》顯示,除非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0年至2030年期間每年下降7.6%,否則將無法實現《巴黎協定》將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

這意味著,各國需要比目前減排力度增加5倍以上,才能達到以上目標。參加大會的中國代表團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副司長陸新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前緊迫的任務是各方能攜手,以切實行動解決2020年前的減排問題。此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顯示,去年全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累計下降45.8%,提前達到2020年碳減排的國際承諾。

中國正為此努力。大會期間,聯合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隆基股份”)及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佈《中國2050年光伏發展展望》(下稱《展望》),從技術、成本、模式及效益等角度展示光伏為中國乃至全球遏制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作用和影響。

“作為清潔能源企業,我們將持續探索如何從企業角度為綠色地球做出更多貢獻。”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未來將持續並加快技術創新,以進一步降低光伏用電成本,推動清潔能源的普及和利用。

碳減排的“中國方案”

本屆大會會場,“現在就行動”(Time For Action)是隨處可見的標語。

之所以如此迫切,是《排放差距報告》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重要警醒。該報告指出,即便《巴黎協定》所有無條件承諾都能兌現,全球氣溫仍有可能上升3.2攝氏度,由此帶來更廣泛、更具破壞性的氣候影響。

碳減排刻不容緩。中國表示,要在2050年實現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從目前100億噸降低到35億噸以下,以減緩氣候變化影響。中國去年單位GDP碳排放量下降4%,比2005年累計下降45.8%,相當於減排52.6億噸二氧化碳。

這番承諾意味著中國能源結構形式亟待優化調整。數據顯示,當前我國能源結構依然以煤炭等化石能源為主,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佔比超過60%,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比重達14.3%,比例逐步提高但仍處於少數。要完成此前在《巴黎協定》承諾的目標,必須要加快水能、風能和光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從宏觀邏輯來看,碳排除面前就是兩條路,一是減少,二是吸收。”李振國對時代週報記者說,從能源結構的轉變來看,將清潔能源快速導入到能源體系裡就是減的過程。在此進程中達到一定實現階段,就能用清潔能源製造更多清潔能源,例如淡化海水、沙漠變綠洲等就是吸收、固化碳排放,從而實現負碳。

光伏將是推進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力量。上述《展望》指出,高比例光伏發電的發展,將進一步帶來巨大的生態環境效益,顯著減輕環境汙染,從能源供給的源頭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如今,在技術進步帶動系統效率提升等因素驅動下,光伏發電成本將快速下降,其成本優勢將愈加明顯。《展望》提到,2025年前,光伏發電將成為最經濟的新增發電技術之一;到2050年,光伏作為中國的第一大電力供給形式,將佔全社會用電量的近40%。

隆基携手发改委发布光伏愿景 破解全球“脱碳”难题

“長期來看,能源變革是不可阻擋的。當清潔能源佔比提高,能源結構自然就會過渡調整,清潔能源成為現有化石能源的替代,進而成為主流能源。”李振國表示,光伏企業要把自身的基礎打好,包括持續進行技術創新,通過技術管理、成本管理降低光伏成本,讓社會用得起、願意用清潔能源。

當清潔能源佔比大幅提升,就能實現用清潔能源製造清潔能源。去年氣候大會上,隆基股份就提出“Solar for solar”理念,即“以清潔能源製造清潔能源”,展示光伏未來發展模式。例如,在日照資源豐富地區,利用臨海且具有地勢落差的地方,以光伏+抽水儲能結合形成連續性能源,以此實現複製。“目前已在雲南和馬來西亞古晉的產能佈局實現,以清潔能源(水電)生產光伏產品。”李振國對時代週報記者說,目前在做評估和規劃,推動複製以上模式。

加快光伏發展

如今,以光伏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業正快速發展,能源體系佔比逐步提高。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提到,去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1.9萬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比重的26.7%。其中,水電1.2萬億千瓦時,風電3660億千瓦時,光伏發電1775億千瓦時。

“當清潔能源成本降低,社會就會願意用清潔能源,享受綠色能源的同時發展綠色經濟。”李振國表示,如今全球正處於光伏發電實現平價上網的歷史轉折點,有必要重新定位光伏在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角色和重要意義。事實上,已是第二次參加氣候大會的他已感受到全球對於光伏的重視,“從現場參會情況及會議組織者對光伏企業的重視程度看,今年關注度明顯提高。”

中國光伏產業或將乘勢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展望》提到,預計從“十四五”規劃期(2020年~2025年)開始,中國光伏啟動加速部署。2025年至2035年,光伏進入規模化加速部署階段,預計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在2025年和2035年將分別達到730GW和3000GW。

在國內經過10餘年發展的光伏產業,規模得以快速擴張,商用技術屢破世界紀錄,成為具有全產業鏈優勢的科技產業。但要實現以上目標,還需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相關企業合力推動,進一步提供足夠多和性價比高的產品。

以隆基股份為例,去年單晶硅片出貨量34.83 億片,同比增長59%, 單晶電池組件出貨量7.07GW, 同比增長50%。自2016年起連續三年全球單晶組件出貨量蟬聯第一。接下來,隆基股份計劃續擴充產能,預計單晶硅棒/硅片產能2021年底達到65GW, 單晶電池產能2021年底達到20GW, 單晶組件產能2021年底達到30GW,以滿足全球市場對單晶產品的持續增長需求。

與此同時,隆基股份將開放關鍵技術突破工藝如LIR技術與行業企業分享,培育關鍵環節配套鏈成長、曾促進全產業鏈提前進入“金剛線切割”時代,與行業夥伴共同推動光伏發電度電成本快速下降。

“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對於氣候、減排問題的積極態度和莊嚴承諾,是可持續發展目標得以實現的基礎。”李振國認為,作為清潔能源企業,將進一步促進“光伏+儲能”能源解決方案在全球廣泛應用,加速綠色低碳的能源變革進程。

隆基携手发改委发布光伏愿景 破解全球“脱碳”难题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