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結構性缺編?中央編辦:嚴查“吃空餉”佔編制問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不同區域、學校學段、學科之間教師結構性缺員問題較為普遍……”12月16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央編辦四局巡視員、副局長田中介紹了關於進一步挖潛創新加強中小學教職工管理的政策。

“當前我國中小學教職工隊伍總量已經不小,基本能夠保障中小學教育發展總體需求。”田中稱,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人社部四部門的調研結果顯示,城市和農村之間、不同地區之間、不同學校之間甚至同一學校的不同學段之間,因為人員編制配備不平衡、編制調整不及時、人員流動不暢等問題,結構性缺編、缺員問題也比較普遍。此外個別地區還存在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未達國家標準、一些新建學校編制配備不及時等問題。

如何解決不同區域、學校學段、學科之間教師結構性缺員問題?據此,四部門就關於進一步挖潛創新加強中小學教職工管理出臺了有關政策意見。

田中介紹,首先是從內部挖掘潛力、盤活存量,實現現有資源的最大使用效率。例如,結合地方機構改革,推進教育系統職能弱化、任務不飽和、規模較小的事業單位整合撤併,精減收回的編制資源統籌用於補充中小學教育需要。同時,優化各級各類公辦中小學校、教學點設置,合理配置人員編制等。

編制統籌上,應將挖潛調劑出來的事業編制資源,優先用於補充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加大教職工編制統籌配置和跨市縣調整力度,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原則上以省為單位每2-3年調整一次,市、縣根據生源變化情況可隨時調整。

田中還強調,政策要求,教育管理機構及其他非教學單位不得與中小學校混編混崗、佔用教職工編制,不得長期借調、借用中小學教職工幫助工作。從嚴查處中小學教職工“吃空餉”佔用編制等問題,嚴禁公辦學校在編教師長期到民辦學校任教,嚴禁長期空編和有編不補、編外用人等。

四部門還提出了創新人員管理和培養考核方式,例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以縣域或上一級行政區域為單位,統一核定教職工編制並配備人員,跨學校統籌使用教師,提高人員編制效益。推動人員合理流動,支持教師跨校兼課、跨學段任教。

此外,政策還提出,合理保障經費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舉辦教育事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補充中小學社會實踐等課程和教學輔助力量等。繼續深化後勤服務改革,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逐步壓縮使用編制的非教學人員比例。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校對 郭利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