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礦不愁賣!全球主流車企、電池企業紛紛“投懷送抱”

近日,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鋒鋰業”)發佈公告稱,

贛鋒鋰業及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與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以下簡稱“德國寶馬”)簽訂《長期供貨協議》,確定贛鋒鋰業及贛鋒國際向德國寶馬指定的電池或正極材料供貨商,供應鋰化工產品的品種和具體數量,合同期為五年(2020年-2024年),鋰供應源頭來自澳大利亞的礦產,預計訂單總額為5.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2億元)。


保證新能源車的可持續發展和安全性是寶馬集團電動化發展的一項重要議題,寶馬管理董事會成員Andreas Wendt表示,“除了鈷之外,鋰也是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原材料之一,合同簽訂後,寶馬集團將能夠完全保障其高壓電池中的第五代電池所需的氫氧化鋰的供應”。寶馬集團計劃在2023年以前,推出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半數以上為純電動車型,並最遲在2021年,將新車中電動車型佔比提高到30%。


Andreas Wendt認為,“隨著電動化戰略的穩步推進,集團對於原材料的需求將相應增長,預計到2025年,我們在全球範圍內對鋰的需求量將是當前的7倍左右”。寶馬方面表示,希望確保鋰與其他原材料的加工均符合環保標準與社會責任,因此從原材料的提取到加工,寶馬參與了整個電池供應鏈系統,根據一系列可持續性標準審核,最終選定澳大利亞的硬巖礦床開採原材料。


據悉,本次合作始於2018年9月28日贛鋒鋰業與德國寶馬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本次簽約進一步確立了雙方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明確了鋰化工產品的供應量及供應時間,滿足了德國寶馬對電池生產關鍵原材料鋰的龐大需求,為德國寶馬電動汽車產能的提升和成本的管控提供安全的供應保障。


在此之前的2018年,贛鋒鋰業就與LG化學簽訂47600噸氫氧化鋰供貨合同;同年,贛鋒鋰業又與Tesla(以下簡稱“特斯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特斯拉指定其電池供貨商向贛鋒鋰業採購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2019年,贛鋒鋰業與大眾汽車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並在未來十年間,由贛鋒鋰業向大眾汽車及其供應商供應鋰化工產品……據2019年半年報顯示,贛鋒鋰業境外營收佔比已達到36.59%,同比增長90.43%,國際化業務正在穩步推進。


與此同時,電池中國網還了解到,僅2019年贛鋒鋰業在上游礦產方面就有多項佈局:1月,贛鋒鋰業控股子公司海西錦泰競得青海省茫崖行委鳳凰臺地區深層滷水鋰礦預查探礦權;3月,贛鋒國際為參股子公司Exar Capital BV提供總額不超過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8億元)的財務資助額度,用於推動Cauchari-Olaroz鋰鹽湖項目的開發建設;同月,贛鋒國際認購澳大利亞Pilbara Minerals Limited定向增發股份,持有股權增至8.37%,成為 Pilbara單一第一大股東;同期,贛鋒國際收購RIM不超過13.8%的股權,進而持有RIM50%的股權;4月,荷蘭贛鋒認購阿根廷Minera Exar公司部分股權,使其持有股權增至50%;6月,贛鋒鋰業認購Bacanora Lithium Plc不超過29.99%的股權,及其旗下鋰黏土項目公司Sonora Lithium Ltd不超過22.5%的股權;6月底,贛鋒國際全資子公司Mariana Lithium Co.,Limitied,對控股子公司Litio公司提供不超過8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587.84萬元)的財務資助,並延長財務資助期限……


隨著動力電池市場的快速發展,深度洗牌下的頭部企業愈發集中。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為52.47GWh,同比增長20.51%。可見動力電池市場的“香氣誘人”,“一哥”寧德時代11月更是以3.56GWh的裝機量,獨佔國內裝機近6成的市場份額;國內裝機量排名前五的動力電池企業則以4.87GWh的裝機量,佔據當月國內動力電池總裝機量的77.44%,“寡頭”格局明顯。


動力電池企業對供應鏈穩定性和連續性的要求日益提升,而擁有優質穩定資源的贛鋒鋰業成為了這些知名企業的“心頭好”。面對激烈的市場資源爭奪,眾多下游企業紛紛加速佈局,儘早綁定實力強悍的上游資源供應商,以期在利潤空間收窄的情況下,進一步穩固自身的供應體系,為後續技術迭代和戰略升級提供更多有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