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賣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達5%,比銀行理財高些,我該不該買?

券商賣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達5%,比銀行理財高些,我該不該買?

這也是一個線上諮詢的客戶案例。

趙先生,通過頭條後臺發私信諮詢,說:以前炒股開戶的那個券商,最近在給他推薦一款業績基準5%左右的固定收益產品,還有超額收益,問:這樣的理財產品,能不能買?

在大資管時代背景,券商也開始轉型,市場出現了券商主動管理的固定收益類產品。而趙先生說的這款產品正是此類。

這款產品,在業界,叫“小集合”,它正是正規金融機構---證券公司主動管理發行的產品,屬於集合資產管理理財計劃,風險係數在債券與股票之間,穩健風格的合格投資人,又想追求超額業績的,值得購買。

為什麼這麼說呢?

為讓大家理解這類產品,下面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券商賣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達5%,比銀行理財高些,我該不該買?

一、“小集合”是什麼

1.“小集合”的來歷

證券公司作為資產市場的一個弄潮兒,在證券投資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證券公司的投資業務中,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自有資金投資,另一部分就是代客投資。

代客投資就是證券公司的資管業務。

經過市場的發展,以及監管制度不斷細化,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又分為三類:單一客戶辦理定向資產管理業務;為多個客戶辦理集合資產管理業務;為客戶辦理特定目的專項

資產管理業務。

如果說,投資人辦理資管業務,就像選擇一種交通工具出行:

單一客戶的定向業務,就像乘坐專屬的出租車,一人一車,司機為乘客提供一對一服務,直達目的地;

多個客戶的集合業務,就像乘坐公共汽或者地鐵,一同出行的人可能有很多,一個司機服務幾個乘客,並且按照既定的路線行駛;

特定目的的專項業務,就像特定目的承包專車,比如:需要託運一架鋼琴,司機不僅僅要考慮路線,還要考慮用什麼實現形式託運鋼琴。

過去幾年,證監會對集合資管計劃相關規定,進行了修訂,集合資管計劃被劃分為“大集合”和“小集合”兩類。而隨著2018年資管新規的出現,集合產品要求走向淨值化,投資更靈活,投向更豐富。

2.小集合的定義與定位

“小集合”作為一種新的產品形式出現時,起初定名為“

限額特定資產管理計劃”,一般投資門檻是100萬起步,客戶數量200人以內,其底層產品是基金公司的產品,是專門針對有錢人設立的,投資更靈活、投向更豐富的資管產品。

可以這麼說,小集合、大集合、定向資管計劃,是券商根據客戶的,投資門檻和風險承受能力,所發行不同定位的產品。

舉個栗子:如果,我們把券商的資管產品比喻為:“寶馬汽車”,大集合就是“寶馬3系”,小集合就是“寶馬5系”,而定向資管計劃就是“寶馬7系”。

二、與公募基金、銀行理財相比,"小集合"有這些優勢

相比公募基金,“小集合”具有無比倫比的靈活性;而相比銀行理財,“小集合”則有更大的收益空間。


券商賣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達5%,比銀行理財高些,我該不該買?

1.投資資金起點高

“小集合”的投資門檻要比兩者都高。券商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中,小集合的投資門檻是100萬,一般為大額認購。公募基金的門檻不受限制,有最少100元,甚至10元起投的。而銀行理財的門檻是1萬或者5萬。

2.投資方式非常靈活

公募基金,素有“標準化、規劃化、門檻低”等等諸多優點,幾乎是資管新規的典範,但是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太標準化,導致投資靈活度下降。由於它的嚴格分類,投資比例限制也非常嚴格,比如股票型基金,要求有80%的股票倉位,這種情況,遇到熊市時,將難逃哀鴻遍野。

而銀行理財產品,在資管新規之前,曾是典型的標準化、固定收益類、剛兌產品,期限與收益都是完全確定的。只有部分針對高客的產品會增加權益類資產,因此很多理財產品,就無法在牛市時,分享資本市場的紅利。

而券商理財中“小集合”,它的投資範圍廣,不受倉位限制,能夠踩中股市與債市的步調,實現資產的靈活配置。而且不必每天面對資金贖回壓力,對於資金的使用更為高效。

券商賣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達5%,比銀行理財高些,我該不該買?

3.投資收益具有絕對性

如果說公募基金,追求的是相對收益,那麼資管產品的小集合,就是通過資產靈活配置,實現絕對收益。

絕對收益,就是在儘量保證本金不虧損的前提下,實現資產的增值,並且以靈活的投資比例為提前的。 實際中,券商一般會把委託的資金,以“固定比例投資組合保險”的策略進行,又叫“CPPI”策略。

這個策略,把投資資金分為:保本資產和風險資產,兩個部分。保本資金就是投資組合的風險底線,對於嚴格要求保本的投資者而言,保本資產就是全部資產的本金;而風險資產則是用於追求收益的那一部分資產。這有點類似於“保本型的結構性存款”。

比如,現在市場上,豬肉很貴,我們轉而選擇吃雞肉。比如,我們會買兩隻雞回來煮。


如果用投資組合的方式,就會把買回的雞進行飼養起來,只吃雞生下來的蛋或者孵出的小雞長大後再吃。


那最好的結果,就是這兩隻雞會源源不斷下蛋或者孵出小雞,於是就有吃不完的雞肉和雞蛋,還能擁有更多的母雞---這就是風險資產追求的收益。


還要最壞的結果,就是這兩隻雞不下蛋,但是雞仍在,對於我們來說,沒有損失什麼,因為特別想吃的時候,可以說隨時吃到雞---這就是保本資產保全本金。


券商賣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達5%,比銀行理財高些,我該不該買?

4.投資人有超額收益,管理人享業績報酬激勵。

當資產業績超過一定標準時,券商將提取部分超額作為報酬。

業績報酬是資產管理人在投資的過程中,與委託人預定一個業績基點,管理人參與分配收益。

比如,一個產品的業績基點10%,對於超額部分按照20%的比例計提業績報酬。

如果投資資金是100萬元,最後年收益18%就是18萬元,則收益超出10%的8萬元,需要按照20%計提業績報酬,超出的80%,投資人享有超額收益。

這種業績報酬方式,對於資管管理人有很強的激勵作用,對於投資人獲取超額收益也有幫助。

三、市場上產品那麼豐富,投資人該如何選擇?

資管新規下發以來,券商大集合產品面臨整改,今年以來,房地產信託受到嚴監管,加上,當前市場環境下,銀行理財收益率逐漸下行,財富管理領域出現了“資產荒”、“產品荒”。

如何選券商資管產品,這裡提供幾個方向供參考

:“看、查、找、配”四步曲:

券商賣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達5%,比銀行理財高些,我該不該買?

如何選擇產品

1.看資管合同細節,辯真偽

拿到一份合同,首先產品發行方、打款賬戶名和加蓋的公章是否一致,是否為註冊在案的證券公司。

因為,目前市場上有許多非法金融機構為牟取暴利,會將一些劣質項目,以假冒資管的名義向不知情的投資者推銷,甚至部分投資顧問也會為了高額的佣金私自推銷這樣的產品。

因此,投資者在拿到合同前,一定要先看清這些,核實無誤再考慮投資。

2.查發行人背景,辨實力

知道了產品發行管理人之後,通過各種途徑瞭解發行人的股東背景、股東實力、歷史業績、管理團隊專業度等等幾方面,辨別管理人的綜合實力。

一般而言,央企背景比地方背景更強,看資產管理規模大小數據,瞭解股東實力,尤其看主動管理規模情況;至少要對比近三年的業績基準收益情況,看看是否發生過風險事件等等;投資經理的專業性如何,公司在行業裡得知名度如何等等。

券商賣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達5%,比銀行理財高些,我該不該買?

3.找“業績基準”,辯收益

在確定產品真實無誤後,投資者應該瞭解產品的具體投向,以及超過業績報酬的計提比例。

目前市面上的業績基準是5-6%左右,具體投向也比較標準化,如投向標的是:國債、 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債券回購、貨幣基金等金融資產上,或者是:固定收益類、現金類等標準化債權類投資品種。

在超出業績基準的部分,一般是4/6分成,碰到這種產品的時候,就需要跟客戶經理多瞭解情況,問清楚自己的資金分別投資於什麼領域,對超出部分是如何收取業績報酬的。

4.配合理資產,辨風險

如果前三步,都已經符合投資者的要求,那麼下一步,就要考慮這筆投資,是否符合自己可承受範圍之內。

目前,市場上這裡產品的風險係數是中等風險。

選擇產品前,投資人好好想想“自己這筆錢是否短期不會動用”,“如果有損失,我是否能承受最壞可能”,“萬一有期限延長,是否會影響我的財務計劃”等等。最後再根據自己當前的資產情況,做出選擇。

券商賣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達5%,比銀行理財高些,我該不該買?

根據以上方法,咱們需要活學活用。下面,我來舉個例子。

比如,張先生拿來這款產品:首X證券創贏系列,這個產品在基金網,證券公司、以及財富機構也有在售,我們可以看到計劃說明書、資管合同、風險揭示書等等,根據以上步驟,來進行逐步分析:

1.看資管合同:通過查看資管合同,管理人是首*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資金託管方是: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全國有42家金融機構是託管機構,平安銀行屬於監管要求範圍內),募集賬戶是資管計劃的名稱,管理人與賬戶一致。產品合同真實。

2.查管理人背景:管理人是首*證券,通過企查查可以瞭解到,它成立於2000年,是北京市國資委控股旗下一家綜合類證券公司,股東實力雄厚。在全國有12家分公司、50多家證券業務部,它的資管計劃以固定收益為主,產品收益率都超過業績基準收益率,風格穩健。

尤其資管新規之後,券商集合發行產品量排在全行業第二,很多中大型的銀行都與它是合作代銷關係,在市場也獲得很多榮譽獎項。在業界的口碑也很好。

因此,可以瞭解到管理人的股東背景很強,自身團隊的團隊專業度,也得到市場各大金融機構的認可,綜合實力排名在前。

3.找業績基準:這款產品的類型是固定收益類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當時業績基準是5.4%,期限是112天,起投門檻是30萬,集合計劃的主要投向:固定收益類、現金類標準化債權類投資品種,風險係數小,並可參與債券回購業務。投資人可獲得超出業績基準的以上收益的40%。

根據管理公佈的歷史業績,這個系列產品,在過去在到期日,都取得了高於業績的水平,按期、足額向投資人兌付本息。

4.配合理資產:這款產品風險等級為中等,趙先生符合合格投資人要求。

合格投資人:滿足二年的投資經驗,家庭金融淨資產300萬以上,或家庭金融資產500萬以上,或近三年家庭年收入40萬以上。 

後來,趙先生對現有理財產品梳理,根據這筆資金使用頻度,做出來匹配選擇“98天”的一隻,目前一個月時間收益3.87%了。

券商賣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達5%,比銀行理財高些,我該不該買?

四、寫在最後

前面我們瞭解“小集合”的來歷背景,通過與公募基金、銀行理財的對比,發現“小集合”資管有非常好的優點,並給投資列出選擇產品的

“四個步驟”,相信很多投資者,也有一定思路來選擇一款合適資管產品來投資了。

但最後,也提醒投資者,不管什麼投資,再好的項目也不要押上全部的籌碼,分散投資,規避風險,依賴資產配置獲取收益,才是理財的不二法門。

【擯棄以往,打破魔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伴隨投資者成長,我是 ,如果文章給你一些提升認知,別忘記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