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也很美》:學會接納不完美,是對自己最大的放過

01

不知怎的,在《第二次也很美》的兩個小孩中,我始終更喜歡果果一些,因為這個小姑娘,從出場開始都表現得無可挑剔。

不哭不鬧,認真努力,無論在學習的時候,還是在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果果都是一個真正的完美小孩。

只是無論我們,還是劇中的人物,估計都忘了,無論她多懂事,她充其量都只是一個五歲的小孩,根本不可能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完美。

仔細想想,雖然許朗把果果照顧得很好,但是他只是一個父親,果果所接收到的愛,始終缺失了一塊。

我們都說孩子年少無知,那只是我們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因為很多事情,孩子都是知道的。

就拿果果來說,雖然她從來沒有在許朗面前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但是在她內心深處,也一直希望母親可以陪在自己身邊。

不然的話,她也不會和豆豆一起在牆上亂塗亂畫了。

一直覺得,果果之所以懂事,就是因為許朗的嚴格要求,如果沒有許朗的嚴格要求的話,果果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但是這樣中規中矩的生活,也許並不是果果想要的,畢竟五歲的孩子,他們行為和是非觀,更多的情況下,都是父母意志的延伸。

至於果果自己怎麼想的,只有果果自己才知道。

《第二次也很美》:學會接納不完美,是對自己最大的放過

視頻截圖

02

我怎麼都沒有想到,精英小學面談那一次,果果會那麼緊張。

為了這次面試,爺兒倆提前好幾個月就開始準備,之前和許朗預演的時候,果果的表現堪稱完美,所有問題都能隨口便來。

可是到了真正面談的時候,果果的表現就差多了——

雖然果果回答問題很流暢,比同齡的小孩強了不止一星半點,甚至比我這個三十多歲的老男人還有厲害得多。但是看得出來,整個過程中,她一直非常緊張,不然的話,她的手也不會一直在那兒扭來扭去了。

雖然沒在劇中,但是對於果果的這種表現,卻不是很難理解,無非就是壓力太大了。

此前的故事,許朗一直沒說過要求果果一定要考上什麼的,但是準備了這麼久,他一定是很希望果果考上。

同樣,果果雖然只是個五歲的小孩,但是對於父親的在乎,她是能感受到的。

面談結束後,許朗去給果果買吃的,果果不小心把可樂倒在了衣服上,這本是一件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對於果果來說,卻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於是乎,就那麼幾分鐘時間,果果就不見了。等到安安找到果果的時候,果果正躲在廁所裡哭。

其實我們都知道,許朗不會因為這件事責備果果的,果果之所以會哭,就是因為對自己的表現太失望了,她覺得對不起父親和自己這麼長時間的努力。

03

仔細想來,因為許朗潛移默化的影響,果果也學會了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自然也就會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了。

與果果相比,另外一個小孩豆豆則不是這樣——

雖然在面談的時候,豆豆的表現看起來比果果好一些,但是他的功底,確實比果果差了太多太多,可是就算如此,面談結束之後,他沒有絲毫抱怨,不管是對安安還是對自己。

仔細想來,這一切其實得益於安安大大咧咧的性格——

誠然,安安的人設是個十足的傻白甜,但是跟俞飛凡結婚的那些年,她從來沒有規劃過自己的未來,無非就是天塌了有老俞替她扛著,自然就養成了她從不苛求的性格。

雖然因為離婚,她瞬間從天堂墜入了地獄,但是在對豆豆的教育問題上,從來沒有改變。

就連報考精英一小這件事,也純粹是豆豆自己的主意,而且,自從豆豆做好決定之後,安安也沒怎麼強求豆豆做準備工作。

如果不是看到許朗在急匆匆地幫果果準備,她估計就會讓豆豆毫無準備地去免談了。

仔細想來,這一路走來,安安始終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不強求的真正含義,雖然她的大度過於聖母了,但是正是因為她的這種性格,她才會一直過得那麼開心。

試想想,如果安安像許朗一樣較真,一樣不放過自己的話,估計她早就被自己給氣死了,畢竟無論是離婚還是其它,她自己都有責任。

《第二次也很美》:學會接納不完美,是對自己最大的放過

視頻截圖

04

仔細想來,整部劇裡那些痛苦的人,就是因為不願意接受自己和別人的不完美。

就拿俞飛凡來說,最初離婚是因為安安的作讓他覺得很難,到後來,他明白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結局,他又開始跟自己較真。

後來,在邱天媽媽的幫助下,他一路追到了裸心堡,卻意外知道了安安的心裡已經有了許朗的消息,說不出的扎心。

其實,後來因為安安作品版權之爭,許朗和俞飛凡在會上吵了起來,這件事固然是為了保護安安做出的過激舉動,但我總覺得這裡面有也有著跟許朗鬥氣的因素。

當然,跟自己最較勁的不是俞飛凡,而是男主許朗。

雖然直到目前,我依舊不知道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這些年來,許朗從來都不曾原諒自己,就連他對果果的照顧,也有著太多贖罪的元素在裡面。

從網絡上的文字分析,當年的事情,很可能就是一場意外,但是許朗卻一直把過錯歸結到自己身上,逃避婚姻,逃避感情,就連後來與安安情愫漸生之後,他也不願意承認這一切。

至於其他人,包括最大的反派王蕾,其實就是因為一直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如安安,因為嫉妒因為恨,才會心理變態,搞出這麼多的事情來。

也許這就是個圈,因為不接受自己和別人的不完美,才會這麼偏執,才會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05

這一路上,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追求自己的完美,也期待別人完美,對於那些不完美的事物,我們自然要苛責。

只是我們忘了,無論在哪個故事裡,我們都不是完美小孩。

這些年來,我們也一直在跟自己較勁,這樣做的結果,要麼是我們把自己搞得遍體鱗傷,要麼就是把自己變成了一隻刺蝟,扎傷了身邊的所有人。

也許就像安安所說的那樣,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太較真了,必要的逃避,也許是對自己最好的放過。

畢竟,如果我們一直把自己關在那座牢裡,那就永遠沒有逃脫的機會,只能把自己折磨到瘋掉。

況且,我們的自以為是那些執著,一旦用錯了地方,那就成了偏執。

也許終我們一生,我們都不會變得完美,就算我們一直在追求完美,但所謂完美始終只是我們遙不可及的目標。

想通了這些,自然就會放過當下並不完美的自己,因為現在的我們雖然不完美,但是比當初出發時,我們已經完美了好多。

等到很多年後,再回頭看看現在的自己,你會發現當初跟自己較勁的樣子,到底有多可笑。

想通了這些關節,自然能夠放過自己;當然,既然能放過不完美的自己,肯定也能放過不完美的別人。

那時候,整個世界都會變得更加美好。

《第二次也很美》:學會接納不完美,是對自己最大的放過

視頻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