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在渝中老城的制高點上,有一座由一代軍閥私家花園演變而來的人民公園——枇杷山公園。從通遠門出,沿老城牆,經過興隆街,到了枇杷山正街,再由兩棟戴笠神仙洞公館和軍統辦公室舊址進入神仙洞入口,便是著名的枇杷山公園了。想當年,在陪都時期,枇杷山神仙洞一帶,可不是一般老百姓敢輕易靠近的地方,那裡充滿了神秘和恐懼。

一代軍閥的私家花園,渝中老城的綠寶石


從神仙洞進入,沿著盤山蜿蜒的石板拾級而上,彷彿置身仙境。在這海拔345米的枇杷山上,四周綠蔭參天,百年黃葛樹整齊排列在路旁,樹根躥出地面,牢牢地抓住周圍的山石,仿若一顆遺落繁華都市裡的綠寶石。

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山頂上,亭臺樓閣,園中流水相映成趣,活脫脫的一座江南園林風格。在這高山之上,最負盛名的就是“王園”,那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原國民黨四川省政府主席王陵基的私家花園,其精緻程度可見一斑。據說是在抗戰時期,王陵基在當時還是一片荒山的枇杷山上修建了這座佔地面積30畝的私人別墅,取名“王園”,以獨門幽靜而聞名。

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園中至今還有兩棟小樓,二樓一底的中西式磚木建築“紅樓”,與一棟相距僅百米的黃色精緻小樓相得益彰,綠蔭環繞之下,大樹擁簇下更顯當年氣派。在歷經了近百年風雨之後,依然挺立於高山之上,完美的見證了這座公園的前世今生。

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鄧小平勒令還園於民


在山城解放後,這座建築精美的私人宅院,便收歸國有。而至於成為如今的公園,這中間還有段感人的趣事。

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當時重慶駐有三級機關:西南局機關;川東黨委和行署機關;重慶市級機關。一時間,機關用房需求量大,而山城又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於是剛剛收歸國有的國民政府高官別墅、軍閥公館就成了辦公首選。據瞭解,當時的市委機關起初設在學田灣大溪別墅“潛園”,後因地方太狹小,才又搬進了“王園”。而市人民政府機關進駐的是被沒收的國民黨重慶市長楊森的花園公館“渝舍”。

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隨後,鄧小平知道這些情況後,對重慶市委、市政府佔用可供市民休閒遊玩的花園別墅很有意見,強烈要求還之於民,“王園”就是其中之一。心繫人民的鄧小平更是在一次會議上,直接狠狠的批評了時任重慶市委書記兼市長陳錫聯。直言“你們的群眾觀念哪裡去了?這是脫離群眾,忽視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缺少群眾的官僚主義!那麼大一個重慶,連個公園都沒有,你們居然把這麼大片非常適合人民遊玩的場所佔了!

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限你們搬出!一定還給人民,闢作公園!”

就是這句不容商量的命令,才有瞭如今造福山城人民世世代代的休閒公園。1954年,經過幾年的發展,重慶市委才具備財力物力條件從“王園”遷出,遷出後撥專款把“王園”擴建成枇杷山公園。

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山城幾代人的時代記憶

還園於民後,還在枇杷山公園修建了盆景園,是當時重慶公園中最早建立的盆景專類園。在原“王園”碉堡的基礎上建成了一座紅星亭,亭子呈八角帽形狀,頂上一顆五角星,那是當年渝中區制高點上的標誌性建築。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枇杷山公園還接待過朝鮮、柬埔寨等國家領導人。公園裡一條連接南北兩個出入口的盤山公路,據說就是當年迎接朝鮮首相金日成到枇杷山觀景所建。

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當時整個渝中區周圍幾乎沒有高樓,站在紅星亭,憑欄眺望,賞兩江夜景,俯瞰全城,成了當時十分流行的一景。就像今天的南山觀景臺一樣,站在紅星亭吹著徐徐江風,一覽菜園壩大橋盛景,綠色圓頂壯觀的大禮堂,以及整個老重慶城。

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公園神仙洞入口附近是典型的老重慶街區,爬坡上坎的石板路、各種地道美食、文化遺蹟讓你真切的感受到山城的煙火氣。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曉宇火鍋、地道“吃貨”熱捧的熊貓火鍋、純陽老酒館等都聚集於此。沿著狹長的山坡向上,山上還有長廊專門供人喝蓋碗茶,還有最流行的老年迪斯科,打牙祭還可以去紅樓飯館吃正宗川菜。

枇杷山公園:一座軍閥的私家花園,鄧小平欽點的人民公園

在那個純真的年代,娛樂方式少,遊園就成了最有意思的過節方式之一,院子裡豐富的趣味活動:筷子夾珠子、套圈、矇眼睛敲鑼,擺書展等等,都是現在拿手機的孩子們不能體會的生活。在70年代,公園裡甚至還有幾隻猴子、孔雀,和人們和諧共處,只是後來隨著城市建設,高樓林立,動物們也不見了蹤跡。

這座繁華鬧市裡的綠寶石,山城人民的天然氧吧,已經完美的融入了山城人民的生活之中,不僅成為了一代代人的青春記憶,更是老城區的標誌。相信在未來,這裡也將成為更多人的重慶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