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保险就=有了治病钱?你太天真了

最近,拥有460万粉丝的微博大V@休闲璐,在深夜发了一条微博,引发400万人关注,2万多人分享,6万多条点赞。


买了保险就=有了治病钱?你太天真了

休闲璐的亲人最近住院了,她总去医院陪护,亲眼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心里突然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她亲眼目睹了:

一个中年男人带着父亲去看病,要做心脏支架,心脏支架有国产和进口之分,国产的更便宜,这男人就说要国产的。

医生说了一句:你爸爸年纪大了,还不放个进口支架。其实这医生很善良,没别的意思,只是为了病人的健康提了一下意见。

那男人的脸一下子红了,后来在医院门口看到这男人,蹲在地上哭着打电话借钱——借国产支架的钱。


看完这条微博,我心里也是一阵发酸。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朋友,他说:“自己30岁,月薪2万,本来觉得日子还过得去,但上个月我爹被查出癌症,需要一次性先交5万,我一个大老爷们,每晚都躲在厕所里哭。”


或许,打倒成年人的不是工作的压力,不是为人父母的负担,而是家人或自己生一次病。

命是活生生的温热,需要冰冷冷的钱保驾护航。

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保险,想趁着年轻力壮的时候买份保险,在疾病发生时能作为积极治疗的经济支撑。

可是,我不建议你轻易买保险。



因为不懂,很多人觉得单位已经给交了社保,自己就不用买保险了

其实,社保只是基础医疗保障,赔付有很多的限制,起付线以内、封顶线上以上、报销比例外和社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都是要自己承担。


买了保险就=有了治病钱?你太天真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除了努力挣钱,为避免因意外返贫,给自己和家人配置合适保险更是非常负责任的做法。

因为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就拿生病来说:

我国平均每天新增癌症人口1.04万,每分钟有7个人确诊癌症、4人死于癌症。

具体到个人,一生患重大疾病的概率是73%,万一不幸生病,花费动辄几十上百万,医保的报销只是杯水车薪,因病产生的医疗费、调养费、误工费等足以拖垮一个中产家庭。


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使得重大疾病增加了被治愈的机会,对患者来说生存的希望增加了,同时花更多钱的概率更大了。

在放弃与治愈面前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而保险的作用就是在遇到疾病、意外、养老等风险时,帮我们承担风险,把损失降到最低。


因为保险行业坑太多,很多人买了,最后却发现钱打了水漂

在别人的诱导下,以为买保险可以有病治病,没病当投资;

在别人的怂恿下,买各种附加捆绑险,一份保单把重疾险、意外险、门诊、教育金、婚嫁金都承包了。最后发现收益,和银行定期差不多;

市面上均价200~300的医疗险,自己却因为不清楚行情,掏了几千块;

事先没了解清楚理赔程序和条件,等到理赔被拒时,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事实上,很多人买完之后就扔一边了,没几个人会再细看保单上的条款。自己究竟买了什么能保什么,一脸迷茫。到真正发现那份保险是个大鸡肋时,已经过了好几年。

目前市场上的保险机制、保险从业者,普遍走向了专职推销的模式。

保险推销员对卖的产品自己基本是一知半解,见人就直接各种推销说服,签字之前你是上帝,签完字以后也许人都找不到了。


怎么做,才能避免买保险被坑?

自己也学一些保险知识,掌握基本的保险常识,才是避免踩坑最靠谱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